我就不相信

2012-04-08 21:01薛艳丽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2年9期
关键词:金盏花亚细亚亚历山大

薛艳丽

历史是一笔财富,规则是一种秩序,但它们同时又可能是一种沉重而严酷的束缚。要想主宰命运,就必须大胆地摆脱束缚,勇敢地挑战陈规,亚历山大就是这样一个主宰者。公元前333年冬天,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谁能解开城中那复杂的“哥顿神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亚历山大满怀信心驱马前去解结。可是,他尝试了几个星期,却无法找到结的两端。亚历山大思来想去,突然领悟:“我何不自己制定一个解结的规则呢?”于是,亚历山大扬剑出鞘,将“哥顿神结”砍成两半,结被彻底“解”开了。亚历山大最终如愿以偿,亚细亚王的光辉四射。亚历山大之所以成为亚细亚王,就在于他大胆地摒弃了习惯的、僵化的、死板的思维规则,他用独特的思维方式,用快刀斩乱麻的行动,彻底解了神结。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解法。如果说亚历山大是以顿悟和决断来取胜的,那么,下面这位老太太就是以坚韧的信念来取胜的——

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老人想:金盏花,除了金黄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8个儿女讲了自己的想法,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可能?老太太却坚持要干下去。她撒下了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色的。老太太挑选了一朵颜色比较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太太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而且居然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包好这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寄给了那家20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这则启事还是否有效。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太太说,我们看到了你种的花,它确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老太太对着听筒小声地说:“只想问一问,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盞花?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种出来,因为老奶奶不久就去世了。

金盏花,顾名思义,是金黄色的,但老太太不信邪,一定要试试,一定要种出白色的,她花了20年的时间,终于如愿以偿。能不能种出黑色的呢?我想,只要有这个信念,只要像老太太那样持之以恒,就不信种不出来!

“我就不相信!”平时,人们常常这样说,应该说,这话说得非常之好,这是一种挑战意识的表现。这是一种不服定论的创新理念。人不能只是服从,只是相信,不能只是循规蹈矩,人应该有点自己的个性,应该有怀疑,应该有自由,应该有不服束缚的反叛精神,只有这样,才可能创造出奇迹。但是,光说“我就不相信”还不够,还要付诸行动,要像种白金盏花的老太太那样,不但要有始终不渝的信念,还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摘自《科学24小时》

猜你喜欢
金盏花亚细亚亚历山大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金盏花
亚细亚世界的可能构造
《大调和·亚细亚文化研究号》十月号封面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❸A super business girl
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评析
等待20年的金盏花
金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