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

2012-04-08 22:50:02董兴高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免疫学内容教师

董兴高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免疫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病原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和渗透,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1]。因此,免疫学是当代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也是学生反映很难学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抽象、机制复杂、前后交叉、缩写繁多等,让学生有畏难、厌学情绪。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医学生的免疫学教学谈几点体会。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的求知欲,产生想学并学好的愿望,提高学习效果。

1.1用科学家的成就和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时,向他们介绍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展望,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特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历史经过及对医学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使他们受到感染和启迪,并指出免疫学广阔的研究领域,免疫学的发展是当代医学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1.2用免疫学的临床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免疫学与临床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防治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可举一些大家熟悉的临床现象,例如器官组织移植发生的排斥反应、错输血的溶血反应等,然后用免疫学的知识加以解释,让学生从理论上理解这些临床现象,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另外指出临床工作的许多问题也需要免疫学的知识加以解决,例如各种疫苗的研制对传染病的控制所起的作用,免疫学检测技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所起的作用,免疫学治疗更是将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被接受,将某些疾病的治疗发生革命性变化。

1.3用免疫学的前沿性激发学习兴趣免疫学的发展极其迅速,是一门非常有前景的学科,许多新技术、新观点不断更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及完善自己的知识。例如目前免疫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三大检测技术,核酸疫苗的研发,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对整体功能的调节和自身内环境的稳定等。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

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培养能力,对于医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极为重要,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更新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正是授之“鱼”还是“渔”的选择。笔者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

2.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钻研讨论提出的问题要求能紧扣教学大纲,反映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和将要学的知识得出初步结论,并尽可能做到前后内容联系。例如“B型血错输入A型血患者,会发生什么后果,并阐述其机制”等,就能要求学生联系生理学和已学免疫学知识,并掌握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然后让学生在熟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资料,对提出的问题认真准备,得出初步答案,并将自己的所学内容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2.2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是“教”与“学”动态统一的交互教学过程,能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免疫学的教学互动中,采用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序开展教学互动。在互动过程中,首先教师当好导师,让学生们自己备课、讲课、讨论,因势利导,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因情、因材施教,最终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如前面所提及输血反应的问题,学生可能联系血型知识理解为:血型不符的血液在受血者血管内凝集并堵塞血管等,而教师指出输血反应不是凝血而是溶血,此时学生就有了疑问,在大家相互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辅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很好掌握Ⅱ型超敏反应的机制了。这样不仅让学生把握了本学科的重点内容,而且掌握了查阅文献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还可以把互动教学与网络联系起来,建立“网络教室”,能实现更广的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及时进行教学反馈、答疑解惑。

2.3讲授要不断适应免疫学教材的发展现行免疫学教材注重了其发展方向,突出阐述免疫细胞膜型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简化了整体及基础知识理论,显得深奥、抽象。教师的讲解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教师应对教材的内容认真剖析研究,必须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无论是整本教材还是每讲内容重新组合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结构体系,找到贯穿各章节内容的主线(免疫应答),并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讲解,让学生头脑中形成该学科的知识“网”[2],把握其精髓,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滴,即“串点成线,连线成网”,让学生有一幅免疫学的全景图。

第二,讲解详略得当和通俗易懂。其重点常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难点是学生学习的障碍。教师在系统、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讲透难点,往往事半功倍,而对其他次要内容或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则略讲,或者让学生自学。准确易懂的讲解,特别是概念的讲解要抓住关键,彼此联系,引导学生巧妙记忆(如比喻法、口诀法等)[3],让学生易懂、易记。

第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教师除了以介绍教材的知识和理论外,还应通过讲座、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追踪免疫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热点。如近年来,对不同细胞T 细胞亚群的分化、发育、迁移及功能活化的调控机制有了新的认识[4]。

3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免疫学的理论抽象、难懂、机制复杂,单纯用传统的语言讲解和图片展示难以表达清楚,需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免疫学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尤其是将复杂的过程或者机制采用3D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演示,能够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让学生理解,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记忆难度,提高教学的信息容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司传平教授研发的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程和育得优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互动学习平台。教学中还可将一些生物信息学手段应用于免疫学教学[4],使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和相关数据库能实现免疫分子的展示及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免疫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检索文献,了解许多理论的来龙去脉及某些研究的最新进展。

4 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理论教学和科研

免疫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免疫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教材里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上好免疫学实验课可以使学生对免疫学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知识点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经典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针对指定或自选的实验目的,自行组合团队,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然后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如某些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能让学生全面理解机体所具有的免疫功能。这样,既锻炼他们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又能较好地掌握动物致敏、动物解剖技术等实验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总之,针对免疫学科的特点,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授予学生最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现代医学教育目标。

[1] 曹雪涛.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25(1):10-23.

[2] 朱江.框架介绍法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570-571.

[3] 王超,龚权,丁建中,等.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8(1):79-80.

[4] 刘娟,曹雪涛.2011年国内外免疫学重要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1):3-11.

[5] 黄健,王先龙,游自立.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改进免疫学课堂教学的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12):1116-1118.

猜你喜欢
免疫学内容教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