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华,李粤滨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哈尔滨 150001)
近期,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日益凸显,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人们的心灵善性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加强诚信建设,推进诚信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诚信一般指诚实守信。诚信涉及伦理、诚与信、诚信与信用、诚信与信任各种关系,对这些关系的认识,有利于研究诚信经济。
诚信泛指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中,由承诺形成的伦理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学术研究、公共生活等领域中与承诺和践约相关的一切伦理关系,同时也包括因社会制度和法律的遵守而形成的特定伦理关系,一般认为诚信属于道德范畴,诚信道德规则本身的认同和自觉的服从,具有德性伦理的特质。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诚信的民族,诚与信是不可分割的,有密切联系的。王淑芹(2011)指出,诚信是延续了中国传统道德标准,强调诚信的道德基础,行为主体具有“诚”的内在品质和信念,才会有“信”的价值取向和外在行为方式,即诚于内、信于外,中国传统诚信道德文化,强调“内成于心”,“外信于人”。
诚信与信用都是指承诺与践约的伦理关系、规范要求、行为品德。信用主要是指经济活动领域中,出于对承诺的信任而以一定的利益让渡和偿还为条件而形成的经济伦理关系,信用更看重于人们对承诺、遵守的行为结果,而不追求行为动机,具有功利主义的后果论特征。信用更具有西方德目的传统,偏重于守约行为的结果,更加注重外在制度的规约与惩罚,诚信与信用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诚信是信任的基础,没有诚信,就没有信任,以诚信换信任中的诚信是指自身而言,自己的诚信换取别人的信任中的信任是指交往的对方。信任是可靠性的表现,信任度越高,可靠性越大,风险性越小。社会的信任有多种方式,其形成原因也有各异。依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推进社会信任结构的现代转型,也就是应从特殊主义信任、人格信任、价值主义信任转型到普通信任、系统信任及工具主义与价值主义相统一的信任。实现传统信任与现代信任的融合,它既受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也受一般道德伦理、公众舆论的约束,对社会行为具有有力的引导、制约作用。
政务诚信也可称为政府诚信。政务诚信主要指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诚信。在诚信体系中,政务诚信起主导作用和表率作用。政务诚信,主要体现在涉及公共权力层级关系的行政性社会交往中的诚信关系,所以这样形成的信任关系为“垂直信任”。中国社会已进入公共管理时代,对公共机构、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公共精神的关注不断提高,所以政务诚信通过“垂直信任”影响整个社会的诚信。国家机关、政府部门是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行为主体,在社会诚信中起到导向作用。如果政府不讲诚信,对整个社会的诚信影响是不堪设想的。
商务诚信也可以称之为经济诚信。因为它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中,是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领域中的诚信。在市场经济中还有更广泛的领域,也体现在非物质交换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之间更多地表现为日常的“水平交往”,交易性交往诚信占有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经济越重要,商务诚信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利益,所以是媒体关注的重要原因。商务诚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既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规范和道德底线,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和高端源泉,也是社会经济生活得以开展的基础条件,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最深刻的伦理资源。
社会诚信是基础,社会诚信具有更广泛含义。社会诚信主要是指社会公民个体及其集成整体的诚信素养。社会诚信是社会和谐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予人,才有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社会进步。只有全民族的诚信成风、相互合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是相对独立又有区别的,但又彼此渗透相互制约。十七届六中全会还指出必须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只有司法公信,才能保障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有效实施。
一个社会诚信度的高低,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讲诚信则兴,不讲诚信则衰,这是一条经济发展的“铁律”。在1886年到1892年,恩格斯在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美国版、英国版和德国版所写的三个序言中,都阐述了这样一个重要思想:诚信是现代经济规律之一。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富兰克林用“信用就是金钱”来说明“诚信—信誉—金钱”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今天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一般诚信伦理发展成诚信经济,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命题——诚信经济。其内涵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特殊”资源。诚信是无形资产,价值无限。它具有不可代替性和不可移植性。它只能在社会经济中培植和壮大。企业的信誉、品牌的信誉都是在实践中培植的,甚至是长期培植的结果,企业的诚信往往体现在产品的品牌上,它关系到产品的生存。企业诚信和品牌信誉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是社会认可的,是买不来的。许多百年老店、知名品牌,都是诚实守信的结果。不及世界人口千万分之一的犹太人拥有世界财富的30%,其原因在于犹太人不仅善于经商,还因为他们认为商业成功靠的是诚信,诚信是一笔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为以后的经营活动赢得资本,为企业的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也是自由经济,市场经济是主体多元化的经济,各个经济主体有经营决策权。市场经济又是一个社会化经济,经济主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合作的关系,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不能单独存在与发展。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所以诚信是企业合作的道德基础,也是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是企业间联系与合作的精神纽带。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就会无序和混乱,甚至危害社会经济发展。
诚信是企业道德形象的根本,诚信是企业文化优质的要素,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诚信之所以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诚信是企业内部凝结剂,通过诚信使企业成为和谐团结的集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就是竞争力;诚信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诚信能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信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树立诚信经营,做到诚信服务,在消费者中赢得信誉度,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取得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凡是诚信经营、诚信服务的企业,都会稳定发展。例如海尔的售后服务好,信任度高,竞争力就强。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指出,“作为民族工业的代表,燕京啤酒集团一直把诚信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坚持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商。”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不讲诚信,做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夸大功能、空头承诺、制假售假等失信于民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必然导致企业道德形象的毁损,企业可能因此而衰败。如“三鹿奶粉”就是不讲诚信的范例,所以出现严重的“三鹿奶粉事件”,危害了消费者,特别是严重地危害了婴幼儿,结果一个好端端的企业被摘牌收购,在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这是千古不变的经商法则,这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制衡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一定诚信基础上的人与人或人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劳动关系比较复杂,有多种劳动关系,其中一种劳动关系也是最普通的劳动关系——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企业一般体现这种关系。还有国营企业内的领导者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以及民营企业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也有外资企业老板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论哪一种劳动关系都是以某种形式确立和承诺的劳动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存在许多不讲诚信、不合法、不合理的劳动关系。特别是对农民工的拖欠工资等失信行为,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要想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就必须讲诚信,维护劳动者权益,做到公平公正。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关系密切,在分工基础上密切协作。因此,企业之间信息沟通十分重要,如果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不讲诚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就会增加企业成本,消耗较大的精力和资源。商品经济越发展,交易信息就越频繁,如果缺乏诚信,不能形成信息对称的公平关系,就可能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处理信息,造成假信息和无谓消耗,增加产品成本。如果讲诚信,不仅可以避免退货等经济损失,还可以实现免检而节约人、财、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光明日报2011年12月8日报道了题为“无人值守菜摊见证诚信”一文,说的是广西横县百合镇罗凤村“青菜论把卖,菜摊不用守”,不用人看管,交钱自己拿,这种方式售菜已有80多年,这不仅体现了诚信的美德,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农民说“干活、售菜两不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国际贸易中,诚信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国际关系。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对进出口贸易也提供了很多方便。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司长李伟指出,“诚信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而今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诚信不仅可以兴商,还能尽享便捷通关,”“诚信企业就如同一张通关VIP卡,可以享受海关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充分体现了诚信的价值。”诚信获益、失信惩罚的观念也被许多进出口企业所认同,并尝到了诚信经营的甜头。诚信就是企业开启通关的一把“金钥匙”。诚信经营企业货物通关时间不断缩短,物流成本持续下降,经济利益不断提高,这证明诚信就是时间,就是金钱,就是利益,诚信企业的诚信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自然就会增强市场竞争力。
制约诚信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当今诚信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发展诚信经济的对策措施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据现存问题与我国的实际,最主要的是应发挥政府的表率与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依法加强监管,处理好诚信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第一,宣传普及诚信经济的基本知识。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诚信也是经济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每个公民和企业都应遵循诚信这个道德底线和基本原则,弘扬诚信道德模范,树正气,立新风。
第二,宣传普及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明确诚信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诚信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宣传如何落实建设诚信经济的措施,促进社会诚信经济的发展。
第四,通过媒体对造假、售假等商业欺骗、不法行为进行揭露、曝光,以此警示人们诚信守信,不断强化诚信的教育思想,营造诚信守信的社会环境氛围,这也是我们政府和媒体的重要职责。
我国的社会诚信建设,应坚持德法并重,德教为先,以德性伦理的内规和制度伦理的有机结合,对社会成员进行诚信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善化人心,强化其道德自律精神,以诚信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这是社会诚信建设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诚信教育是当今诚信缺失的现实要求,是深化改革、稳中求进的要求。
在诚信建设中政府起主导作用,表现为政府制定诚信建设规划。黑龙江省提出建设“诚信龙江”的宏伟目标,并制定了十二五时期的诚信建设规划。至今为止,黑龙江省十二五时期的诚信建设规划,是全国第一个省级诚信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将基本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为了有力地推进诚信建设,黑龙江省将“诚信龙江”建设纳入省直属各部门和市(地)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体系。我们相信,黑龙江省诚信建设规划,不仅会有力推进黑龙江省社会诚信建设,也将影响中国其他省份,从而推动全国诚信经济发展。
如果说诚信道德约束是软约束,那么法治便是硬约束。软硬结合肯定是效果倍增,也是社会践行中得出的一个最佳办法,适合中国国情。法治应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一是制法立法;二是依法执法。诚信立法即信用立法,需较长时间,有一个渐进过程。美国是一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信用法律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制定颁布的,到目前为止,美国与信用和诚信相关的基础法律、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和信用投资相关法律共20部。信用的法制化,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法律体系。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包括两个方面,即信用管理的核心法律法规和影响信用管理的外围法律法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赊销、信贷、融资等信用交易的多样化、普及化,在催生信用产品需求和发展的条件下,应借鉴国外经验,相应地制订有关法律法规。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考虑两步走:第一步,先用行政性法规或指导性意见进行过渡,以解决急需问题;第二步,建立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对信用管理的外围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如“民法”、“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刑法”、“种子法”、“土地法”等,因为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是执法的要求、法治的要求、监管的要求,是诚信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
法治社会,仅仅有制法立法还不够,违法的惩罚标准也不能过低过宽,必须严格地依法执法,提高执法力度。以往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现象屡见不鲜,违法成本过低,滋长了一些人不怕违法甚至违法惩罚后利益还有所得,结果信用之事屡禁不止。农资市场上售假种子、假农药、劣质化肥坑农害农;食品行业中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甚至是“麦当劳”、“家乐福”等国外知名跨国企业诚信缺失也十分严重。
我国资本市场中也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如“黄光裕”、“董正青”、“李启红”、“刘宝春”等内幕交易大案,“江建中”市场操纵大案、“科龙电器顾雏军”信息披露违法等都得到了刑事制裁。近期查处的“绿大地”“天山纺织”内幕交易、“佛山照明”内幕交易、“李旭利老鼠仓”等案件影响广泛,危害极大。对那些肆意违法的人应严肃处理,让他人财两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严重的退出行业,追究刑法责任。我们必须惩失信树诚信,构建阳光透明的资本市场。
我们党和政府是讲诚信、说话算话、说到做到、承诺不违约的。历史证明,它是取得革命成功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更多的是经济承诺,如民生问题,2011年政府承诺建筑1 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以及医疗改革等问题都进展良好,兑现了承诺,起到了表率作用,说到做到,人民满意。
美国和欧盟成员的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信用等级下降,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实际上是国家诚信度下降的信用危机,造成严重经济后果,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个失信于民的严重后果,我们必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即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必须加大力度,言必行,行必果,坚持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
(1)加快建立以信用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信用管理体系。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建立以信用信息为核心的信用管理体系,详尽地记录信用信息和高效地传递信用信息,通过拒绝交易中的失信行为,从而形成全社会对失信者的联防惩戒机制,不给失信、行骗行为可乘之机,这是解决失信行为的关键,这种措施也是发达经济国家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
(2)有计划地抓好信息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完善信用体系。推进行业、部门和地区信用建设,实现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互联互通,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
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必须抓住重点。
一是加强中小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中小微企业资金支持问题,也是2012年两会的热议问题,只有加强中小微企业信息收集,建设信息系统,才能有利解决融资难问题,才能获得更多贷款支持,同时也有利于金融风险防范,从而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是一个分散复杂的信用地区,现在各银行为信贷都有自己的一套信用评价方法和内容,这种状况不适用于信用信息统一管理。因此,必须考虑整合信用信息,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互通互用,提高信用信息的有效利用和防范风险,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
三是构建与完善电子商务交易的诚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重要交易方式,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电子商务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大量的消费欺诈和诽谤现象。所以,构建和完善电子商务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主要是指完善交易双方互评机制,发展第三方评价体系。应发挥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作用,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资格审查,完善商户诚信安全档案,调动诚信成员的支持与监督作用,培育良好的电子商务的诚信环境。特别希望媒体不传播虚假广告,危害百姓。
四是着力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构建以企业法人库为基础的“国家经济户籍库”,最大限度地发挥信用约束机制作用,这也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应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加强分类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如信息化手段、数据质量、人员素质、保障机制等,这是实施企业分类监管的基础。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企业分类监管的保证,也是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数据采集以及更新制度、信用激励与信用约束制度、信用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再次,企业监管集成化,整合资源是推动信用分类监管集成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键。只有资源整合到位,集成到位,才能实现监管到位,服务到位。最后是推进企业信用达到分类监管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全社会成员都参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形成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监管工作,每个社会成员都认识到对企业的信用监管人人有责。政府在其中应起主导作用,形成讲诚信、守信用的社会氛围。
(1)诚信与权利关系。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要求经济主体行为理性化,而行为理性化要求行为主体权利使用的合理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行为主体都在追求成功的权利,但追求者必须认识到权利和责任、权利和义务都是相互对应的,没有离开责任的权利,也没有离开义务的权利,二者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诚信是一种责任的承诺,它规定和明确了发生信用关系的双方对各自权利的所求都必须在双方相互履行责任承诺的前提下来完成。责任的承诺不是简单的伦理要求,而是要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契约合同等手段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诚信与权利、诚信与责任的制衡关系。
(2)诚信与功利关系。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功利也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追求方式必须合理,功利追求必须以诚信为前提。没有诚信的功利追求不仅违背了基本道德原则,从长远看决不会达到功利的目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讲诚信,不讲道德,毁坏了信誉,也就毁灭了功利。在追求功利和实现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唤起自我的良知和诚信,立足于功利而又摆脱功利的束缚,处理好功利追求和诚实守信的关系。在追求功利的基础上提升超功利的境界,使人们的行为趋于诚实、友善。
(3)诚信与竞争的关系。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规律之一。它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竞争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一大动力。诚信与竞争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对统一的,诚信能提高竞争力,竞争力虽要讲诚信,讲诚信不是不讲竞争,不讲竞争就会淡化诚信,或者一讲诚信就讳言竞争。讲诚信有利于竞争,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也必须更好地讲诚信,坚持诚信经营,使诚信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从而保证合理的竞争。
[1]王淑芹.社会诚信建设要主意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11-11-15.
[2]王小锡.诚信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N].光明日报,2011-11-20.
[3]李福成.以诚做事,以信经商[N].经济日报.2008-10-24.
[4]经济日报评论员.企业诚信经营到底有多重要[N].经济日报,2008-10-24.
[5]周 正.道德是经济社会发展之魂[N].光明日报,2011-11-11.
[6]周伯华.诚信建设刻不容缓[N].经济日报,2011-11-14.
[7]徐 干,等.“诚信龙江”迎春启航[N].黑龙江日报,2012-03-17.
[8]姜晶花.专家学者研究经济伦理与经济竞争[N].光明日报,2011-11-15.
[9]李显龙.新加坡力促劳资政三方互信[N].经济日报,2011-12-12.
[10]杨建华.论社会信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11-02-06.
[11]曾 铮,施 文.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抓薄弱环节[N].经济日报,2011-11-14.
[12]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论古代中国的诚信建设[N].光明日报,2012-02-07.
[13]郭树清.惩失信树诚信,构建阳光透明的资本市场[N].上海证券报.2011-12-06.
[14]丰子义.社会发展呼唤诚信[N].光明日报,2012-03-02.
[15]陈 玲.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M].金城出版社,2006(第一版).
[16]刘春元.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