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的解放问题上的成就

2012-04-08 01:2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政治制度文化

罗 鹏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的解放问题上的成就

罗 鹏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内涵丰富,以人类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社会解放、精神解放为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展开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这四个方面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迈向更高层次的全面解放。

人的解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解放打下了物质基础

针对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 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解放才有了物质基础。马克思同时又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空洞地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人的解放主观化,而人民自身并没有在物质上真正获得解放。邓小平针对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现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彻底解决了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在经济解放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人们不用在长期的饥饿与过度的劳累中工作与生活,这为全面的更高层次的解放提供了物质条件。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最终是不可避免的,但一般说来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基础和历史前提。我国因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和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资本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很不充分。所以,要想实现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解放,我们必须借鉴资本主义在发展经济上的有益做法。其中有些在资本主义社会首先出现的,但并不具有社会属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大胆利用。市场经济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只要有利于实现经济解放,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即使有些东西带有资本主义属性,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也可以在不影响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和一定范围内利用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比如,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用制经济的发展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做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很长时间内,也是有益于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解放的。

但是,我国毕竟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上拥有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先进、更优越和更能实现人的解放的社会制度,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巩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避免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状态。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解放奠定了政治框架

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我们以这个时间点划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这里的解放主要是指中国人民政治上的解放,即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解放出来。从旧的制度中解放出来,如果没有新的制度来保障,解放的成果就会很快丧失掉。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我国社会获得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为先进的政治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政治制度,先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但是由于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经验的不足,这些政治制度并没有在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逐渐使这些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随后,我国逐渐对这些政治制度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同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保障我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始终作为统治阶级,使我国人民从过去几千年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实现人的政治解放上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其他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其一,人民的内涵更加丰富,涵盖政治解放的主体更加广泛。人民不仅包括工人阶级,而且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其二,在表述上更全面,把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统一起来。邓小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一方面,“人民专政”防止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复辟,从而捍卫政治解放的成果,另一方面,“人民民主”则凸显了人民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内部的和谐状态。

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于保证了国家和社会生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中国结束了历史上的人治社会,与此同时,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选举制和任期制取代了历史上一直沿袭的世袭制和终身制,从而在政治上有效地防止了特权阶层的重新出现和政治解放历史成果的丧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失败后的历史必然选择,更好地衔接了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更有利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更有效地实现中国人民的政治解放。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集中人民的意志,又能总揽国家机构的运转,从而能够有效确保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政党制度有利于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有助于社会各阶层中的优秀人士获得与社会地位相一致的政治地位,更有效地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让全社会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政治解放。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我们的政党制度具有更大的政治包容性,能更好地照顾我国历史和现实的情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又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这项制度有利于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解放的政治成果,维护国家的区域稳定。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保障,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民主制度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比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更直接地体现广大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政治生活的有序参与。这对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解放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的解放提升了精神境界

人只有在内心世界有了解放的愿望,才会在外部世界为争取解放而斗争。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先进的文化能够促使人的内心觉醒。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转变成自为阶级,从自发斗争转变成自觉斗争,都有赖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民实现内在的精神解放,从而推动人民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其他领域的解放。

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江泽民曾作过精辟的表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先进文化”是最能反映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文化,是最能促进社会与历史进步的文化,是最能实现人的精神解放的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指完整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因为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行为的解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指新闻宣传事业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人民的精神解放必须通过舆论与宣传来确保政治方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是指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就是说,让理想信念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指繁荣文化事业,创造出更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就是说,让优秀的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这是获得自身解放的主观条件。“有理想”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这位人民的解放事业确立了内容和目标。“有道德”,就是要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在现阶段,我们要提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人的解放和思想道德水平是密切联系的。“有文化”,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文化是推动解放事业的思想力量。“有纪律”,就是要有高度的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与一切违法现象做斗争。没有法制和纪律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无序与混乱,人的解放就无从谈起。“面向现代化”,是指文化要求新,体现先进性。现代化不断为人的解放注入新的内容。“面向世界”,是指文化要对外,与世界接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必须融入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面向未来”,是指文化要有前瞻性,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时代的发展会为人的解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民族的文化”,是指文化要坚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体现文化独立自主,发对文化侵略。人的解放事业既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体现着各民族自身的特点。我们要从民族传统中寻找思想和精神的源泉。“科学的文化”,是指文化要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这就是说,只有从愚昧和迷信中摆脱出来,人的解放才成为可能。“大众的文化”,是指文化的民主性,文化要为占全民族大多数的工农大众服务,而不是为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服务。文化要推动广大人民思想的觉醒,才能促进思想解放的事业,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是指文化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要主导文化的发展方向,又要体现文化的丰富多样,并能够包容异质文化。思想解放既要确保方向,又要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指作为政治文明的法治和作为精神文明的德治要统一起来,共同适应和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的解放并不意味着散漫自由,既要有外在的法律约束,又要有内在的道德约束。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他们所宣扬的“自由主义”作为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体系。他们的核心价值体系都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地位,同时也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压制和剥夺人民大众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自身解放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帮助人民群众从宗教的束缚和资产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为人民群众的解放提供了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人民群众实现自身的解放确立指明了前进方向;民族精神为人民群众的心灵世界建起精神家园,时代精神为人民群众在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上提供前进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民群众的行为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解放成果落到实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从人的依赖关系中获得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民群众不断从物的依赖性中获得解放,从而获得自身的独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群众的个性自由发展准备了主观条件。经济解放、政治解放和文化解放都统一于社会解放的发展过程中。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在人的解放上有两层含义,人民群众既是自身解放的享有者,也是自身解放的推动者。法治意味着,人的解放必须依靠法律的治理来保证,而不能只依靠人的治理来保证。“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其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解放的自由,能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平等对待。“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追求自身解放的同时,能够为他人的解放提供条件。“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实现人的解放,意味着充分释放人的创造潜能。“安定有序”,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也就是说,人的解放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也即是说,人要从与自然的对抗中解放出来,与自然形成良性的互动。

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社会解放重在改善民生,也就是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人的解放必须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经济解放、政治解放和文化解放的成果才能得到切实体现。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种种具体问题,是实现每个人的解放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D619

A

1673-2219(2012)10-0091-03

2012-09-30

罗鹏(1982-),男,湖南衡南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政治制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