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梅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特点及教师角色定位
单玉梅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远程教育的师生关系在新形势下显现出新的特点,相应的教师对自己的角色也要进行更加清晰准确的定位,教师要做自己课程领域的专业者、教学的组织设计者、现代教学技术的熟练掌握应用者,学生学习的合作促进者和监督评价者以及师生情感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边教边学,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更好地为远程教育服务。
远程教育;师生关系;角色定位
远程教育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从函授发展到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介,再发展到现在的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为载体,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持发展极快,尤其是近几年3G手机的出现,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而一个具体任务,就是要“办好开放大学”。要办好开放大学,主要依托远程教育。办好远程教育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是教师,新形势下远程教育的师生关系也体现出新的特点,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为更好地给学生提供服务,教师应该进行更准确的角色定位以适应远程教育的发展。
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校舍并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的学生主要是业余进修的成人,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上课和学习。在借助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条件下,教师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导学、助学、资源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学生主要是以自学为主。学生的学习在网络环境下以远程为主,带有一定的虚拟性。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朝夕相处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准分离状态。这种教学方式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间接影响多于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差异比较大,教师和学生不容易形成较为亲密的师生关系。
由于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职的成年人,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和社会地位等,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并有自我发展的追求。学习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成人学生观念中并不存在教师权威的意识,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只是在身份、责任等方面有所差异。学生的知识、经验常常超出教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表现得比较突出。学生需要向教师学习,教师也同样需要向学生学习。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要尊重学生。在这种尊重的基础上,师生双方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载体,在网络条件下,学生通过搜索可以获得自身所需的各种资源,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教师从导学、助学、督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提供服务。网络的情境虚拟性和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对学生来说不直接面对面地跟教师交流,感觉更方便、轻松,师生之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氛围更容易形成也更浓厚。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依然适用但也有所改变,教师负有教师的职责,在专业上优于学生。学生虽然理论上有所欠缺,但一般都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和教师的知识之间能体现出一种互补关系,在这种形势下教学相长体现得尤为突出。
教师和学生均为成人,所以,情感上呈现一种相对独立性,传统教学中的“师徒如父子”之类的依赖性不明显,教师的权威性也不明显。情感的相对独立性,对于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由于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学习的远程性和虚拟性造成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疏离性。教师对学生不够熟悉了解,学生对教师也比较疏远、漠然。这种疏离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亲其师,信其道”是被实践反复验证了的正确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还是应该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也争取采用各种方式增进师生感情,这样做也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保持联系,如课程论坛、邮箱、微博、微信、电话、QQ等,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非常的便捷和快速。尤其是智能型手机的出现,等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有了一个移动终端。现在的智能型手机功能甚至比几年前的电脑功能还要强大,这给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基本上随时都可以保持联系。当然,这种网络的普及化对教学来说既是契机也是挑战,主要是教师应认真考虑怎样更好地利用这种便利条件为教学服务。
新形势下的远程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其师生关系也显现出了自己的特性,作为远程教育的教师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远程教育,应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在新形势下的远程教育中应承担这样一些角色: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其教学的效果。虽然在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但是,这并不代表不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相反,这种现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教师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必须做一个专业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专攻,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专业,要专业过硬。这种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师生交往,能提升教师权威性,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服务。
由于远程教育是为了适应成人的特点,让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随地学习,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助学、督学。作为教师来说,作好教学组织设计是第一要务。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提供多样的信息资源。并且,教师要做到让学生享用这些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效用;这就需要教师作好资源建设,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所以,资源设计、开发课件、教学设计,这些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努力去做,教师要做好教学组织的设计者。设计出色的教学组织是提供教学服务的有力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远程教育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教育技术与教育要深度融合。作为教师,一定要做现代教学技术的熟练掌握者和运用者。一方面是利用现代技术制作网络课件等资源、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便于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工具,比如个人网页、微博、微信、博客、QQ空间等,熟练掌握了这些,等于掌握了和学生沟通的有利工具。在新形势下,只有做现代教学技术的熟练掌握运用者,才能跟上远程教育的节拍。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学习进行知识的建构。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这种知识体系的重建。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和学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为学生营造个性创新思维的条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同一目标的学习群体。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学习群体的成果可以被师生共享。这种教学过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生学习的有益促进者。
目前的远程教育仅限于教师在线答疑、师生讨论等几种简单的形式,缺少对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关注,没有真正实现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远程学习同时又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这一学习过程又缺少有效的监督手段,为了敦促学生学习,教师还应做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可以通过加强师生交流,统计学生上线次数与在线时间对其进行监督,但这只是一种手段。从根本上讲,教师应充实自我,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要,根据需要进行教学,同时通过教师的专业特长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愿意学,不得不学。另外,学生的一些学习效果和结果需要教师去评价,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评价,无论是发帖,还是其他方面的咨询,都要及时。让评价不单单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工具,还要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评价者。
情感是制约品德和人格形成的最直接因素,具有对行为的直接导向性。作为远程教育的学生来说,大多是成人,情感上对教师的依赖较少。教师和学生之间体现出一种情感上的相对独立性。但是,情感依然会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很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过程,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又由于受远程教育远程性和虚拟性特点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间在感情关系上比较疏远,体现出一种疏离性。这种情感上的疏离性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动机内驱力不足,教师应以丰富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影响学生,把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关怀、理解等情感体现在对待学生的言行举止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这种带着尊重与爱的交流沟通,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价值与尊严。这样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有归属感,增强学习信心与动机。
教师角色的定位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在发生变化,教师的使命和职责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角色定位在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落差很大,当前的形势不容乐观,教师清晰可行的角色定位,能帮助其提高教学质量,在当前远程教育社会认可程度较低、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师一定要边教边学,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更好地为远程教育服务。
[1]张遐.开放大学转型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2]张译之,胡楠.远程教育模式下师生冲突管理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10).
[3]蔺艳娥.主体间性视角下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5).
[4]郭锐,宋江洪,曾丹.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Featur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ers’Role
SHAN Yumei
(Hebei Radio &TV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71,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distanc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veals new characteristics.Teachers get clearer and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on their roles.Teachers should become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their courses,teaching organizers and designers,skilled masters and users of modern teaching technology,cooperative supervisors and evaluators of students’learning and as well as promoters of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Role orientation of the teachers is a dynamic process.A teacher should learn while teaching,advance with the times,constantly improve the self-quality and offer better service for distanc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role orientation
G728
A
1008-469X(2012)04-0015-03
2012-04-18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2010年立项课题《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2010D004)
单玉梅(1976-),女,河北邢台人,教育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