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锋,郭萍倩
(1. 宿州学院 办公室,安徽 宿州 234000;2. 宿州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加上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形势对就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贫困大学生显得焦虑、迷茫,就业观念单一、消极,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学校十分突出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观,是指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意识和态度,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1]研究表明,由于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敏感、孤僻、自卑心理,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观既有大学生就业观的一般性,又有其特殊性。文章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观的特点及成因:
大部分高校贫困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受灾害地区的家庭,他们深知父母含辛茹苦培养自己十分不易,认为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为的就是跳出贫困,改变命运,毕业之后回家乡工作是回到原点,是丢面子的事。加上老少边穷地区在就业机会、生活环境、开放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从而使贫困生迫切希望能够到位于东部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特别是沿海各大城市工作,不愿选择回到艰苦的地区工作。
相关部门统计表明,对于贫困生来说,即便节省,读完大学也要花费2-3万元才能完成学业,然而许多贫困地区的家庭年均收入仅为3000-5000元,甚至更低,贫困大学生的全部学费相当于整个家庭近10年的全部收入。[2]高校贫困生从考上大学之日起就肩负起家庭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希望,这就使他们选择就业单位要具有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特点,所以大部分贫困生青睐的就业单位类型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工资收入水平较高的外资合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则受到冷落。
大学生考研可以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有利于拓展工作后的职业发展空间,许多高校重视提高学生考研率,学校成了“考研基地”,但当前因就业难而去考研竟成了一种时尚,“考研热”成了“就业难”的一种后果,部分高校贫困生面对就业与考研的选择,存在主观上的盲目和从众。毕业时为了规避就业,全力准备考研,觉得只要考上了研究生,就会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他们就因考研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增加了考研失败后被迫择业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部分贫困生对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存在着“身份”观念,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创业,把创业与失业相提并论。有的贫困生认同竞争思想、创业观念,也有创业的想法,但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因缺少支持被迫放弃创业选择。有的贫困生缺乏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对创业期望值太高,或是把创业当作规避就业的手段之一,在创业过程中患得患失、自卑胆怯,严重阻滞了创业向成功的方向发展。
1.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根本原因
对于绝大多数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贫困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有些贫困生却把贫困当作无能、丢人的事,在就业中存在从众、攀比、自卑等灰色心理倾向和盲动的行为。加之部分贫困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种种心理偏差,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表现敏感,自我认识不够准确,一旦遇到挫折,就觉得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产生自卑心理,对就业心灰意冷,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2. 高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是主要原因
高校贫困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较弱,是影响其就业观的主要因素。虽然也有很多贫困生学习成绩很优秀,但由于知识面偏窄,在专业课学习之外很少汲取诸如时事、社会知识、礼仪、经济、管理等非专业知识,致使其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社会适应等能力相对较弱。而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贫困生综合素质薄弱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影响其就业观念。
1. 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部分贫困生从小就接受着家长“跳出农门”、“吃皇粮”、“一定要翻身”的教育,传统的就业观念对贫困生影响很深。另外,他们看着父母的辛勤劳作,急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使得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大,期望值过高,把就业环境、就业区域和工资待遇等作为就业首要考虑因素。
2.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影响
学科建设源于社会需要和实践。当前,部分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盲目增设新专业,由于贫困生入学时大多对专业前景并不清晰,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导致自主择业能力不强。还有部分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口径窄,导致毕业生跨专业就业能力不强。此外,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和指导模式过于形式化和理论化,对当前的社会实际和贫困生的实际需要缺乏了解,学生不能从中有所收获,因此不感兴趣,更谈不上指导就业。
3. 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
亳文化的译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在亳州市政府主导下,其它译介主体积极配合,译介过程中应透彻理解亳文化的内涵,彰显其地域特色,力争做到文化等值最大化,具体的译介策略如下。
当前,大众传媒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报道,会直接影响贫困生就业观念。一方面,媒体大肆渲染“就业难”氛围,比如某某招聘会现场玻璃门被挤碎、电梯被挤变形等;另一方面,戴着有色眼镜报道大学生的“另类”就业选择,比如某某名牌大学的学生卖馒头、养猪等。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所持的矛盾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公众不健康的就业观,这势必会给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一种心理暗示,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焦虑,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形成错误的就业观。
1. 调整就业心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贫困生一定要转变“精英就业”观念,利用多种渠道扩宽自己的就业视野,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清醒把握就业形势,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树立与现实条件、与自身条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金融危机背景相适应的就业观,更新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避免因苦苦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所谓“理想工作”而错失就业机会。此外,贫困生在择业时要保持良好心态,理智面对竞争,冷静对待职业前景、就业区域、就业环境及薪水标准,去除思想包袱,减少因心态和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造成的挫折感。
2. 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即就业素质,它既包括专业素质、技能水平,又包括心理素质、求职技巧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分析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复杂,但就业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是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3]。高校贫困生要清楚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综合能力。此外,对于高校贫困生来说,要树立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竞争进取和成才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断加强自己“最短的一块板”,拓宽自己就业的承载平台。
1. 加强贫困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政治观、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法制纪律观为主要目标”[4]。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缓解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对贫困生不良影响、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成才观的有效途径。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结合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探索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5],把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政策导向、就业素质准备等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创设教育情境,帮助贫困生参加服务社会及勤工助学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应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对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文理交叉、工管相兼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还应针对贫困生的特点和基层一线对求职者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效地扩大贫困生的专业面和就业范围,改变就业的不利因素,为贫困生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3.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教材陈旧单一,授课方式僵化,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性。加上就业指导课教师多为兼职,就业指导课是合班授课,教师对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就业需求及就业实际缺乏深刻了解,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高校就业指导课应与不定期开设的就业培训讲座相结合,探索一些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模式。一是针对贫困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有操作性的培训方案,使贫困生合理规划安排科研、学习以及实习,提高就业能力。二是帮助贫困生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多元就业观。三是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养成正确就业心态。
4. 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
高校贫困生群体在毕业阶段,由于正处在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他们会明显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现实问题,需要高校提供必要的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高校在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应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贫困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引导贫困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勇于到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建功立业。针对贫困生在求职就业时出现的焦虑、恐惧、盲目等负面消极心理,应及时预防、及时排查、及时干预,为贫困生提供有效的职业能力测评、咨询服务、心理测试等就业服务,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我实现的潜能。
5. 发挥辅导员的引路人作用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应着力打造一支既了解就业工作业务、又能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平时应特别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和生活状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励志类活动,帮助高校贫困生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调整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科学的、多元的就业观。同时,辅导员要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将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和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176-177.
[2]岑道权.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6):39-40.
[3]李永苍,吴选忠,陈瑛. 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8):67-69.
[4]靳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5.
[5]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2009(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