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之参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2012-04-07 20:47康桂英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民主革命论战性质

康桂英

(安徽理工大学 思政部,安徽 淮南 23200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检阅革命失败的原因,规定革命的政纲,不得不分析研究中国社会的性质,各党各派为了宣传自己的政纲,打击敌党敌派的政纲,也不得不争论中国社会的性质”[1]210,由此而引发了思想界规模比较宏大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①。

何干之(1906—1969),广东台山人,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是当时众多参与“论战”的学者之一。在“论战”中,他运用丰富的经济史资料力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提出了“新的民主革命”思想,并对参与“论战”主要派别的观点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评述。何干之取得的学术成就,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 力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何干之参加“论战”“大约是从1933年开始”[2]。他曾苦读马列经典,“掌握了研究中国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1]4,非常注意方法论的运用。作为“新思潮派”的一员,何干之赞同潘东周和王学文的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说,针对潘、王“缺乏具体的经济材料特别是现实的经济材料作为其论点的佐证”[3]的情况,何干之运用了大量比较详实客观的经济史料进行了事实论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增加了论证的理论力度。

何干之认为,“论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中国社会经济性质问题的论战”,因为正确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故学者们应“拿出最大的注意力来研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4]。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而言,“所有的一切动乱和变迁,都以鸦片战争为出发点”[1]142。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筑在千千万万的农民的榨取之上”[1]58,此时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已逐步沦为“一个国际资本的半殖民地”[1]49;国内虽出现了一些近代企业,但封建势力犹存,民族企业无从发展。这种状况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为了说明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何干之运用了大量的数字资料进行了事实论证。他列举了当时中国主要煤田、铁矿和制铁业等重工业的资本、生产和所有关系,列举了1927年华商纱厂联合会发表的中国纱厂和外国纱厂的纱厂数、绽子数以及资本的对比情况,列举了1911年到1926年间面粉业输出和输入的比较表。通过对具体的经济数字资料的分析,何干之认为,“中国的重工业,9/10都受英日资本支配,没有重工业,哪里可以建设中国资本主义”[1]53?在外国资本压倒中国资本的现状下,号称中国产业之王的纺织工业已无发展的可能,甚至“金融业方面,外国银行不但统治中国的金融市场,统治中国的工商业,甚至于连中国的政府,也发生了支配的作用”[1]55。且全国62%的耕地属于14%的地主所有,地主和军阀相互勾结,使“中国没有统一的市场,只有地方的市场,只有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半独立区域”[1]71。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上和经济上本就十分幼稚的民族资本和民族产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虽然在“一战”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没有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劳动力原始积累”[1]85,缺乏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而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制度。据此,何干之说,“有人问中国是什么社会,我可以丝毫不用迟疑来答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换一句话说,就是半殖民地化的半封建社会”[1]199,在论证上做到了论从史出,所论有据。

二 提出“新的民主革命”思想

在“论战”中,何干之还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征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未来中国革命的具体方略。他认为,“政治运动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产生什么样的政治运动”[1]158。中国是国际资本主义共同压榨下的一个半殖民地,封建势力僵而不死,这种客观的经济形势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目的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和肃清一切封建余孽以至前资本主义的关系。由于“大革命”失败后的客观形势,已“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的天堂”,也“规定着中国革命不是过去的重演”,所以未来的中国革命必然要有新的内容和形式。何干之把这种包含着新内容和新形式的革命称之为“新的民主革命”[1]165,并从革命的任务、步骤、对象、主体以及联合力量等方面对未来“新的民主革命”进行了初步地理论探讨。他认为,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上的中国革命,其性质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由于革命主体的变化,使中国革命变成了“新的民主革命”;未来中国革命的步骤,应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着”进行,“先完成民主革命,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1]160;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地主、豪绅、军阀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革命的主体是千千万万的民众,是团结了民族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和工人即所谓的“四阶级的联盟”[1]171。其中,农民与工人因其革命一致性使“他们能真正携手联盟”[1]172,而中国工人因其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战斗性而在工农联盟中居于领导地位;虽然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上层虽富于妥协性,容易动摇,常常喊出改良主义的口号,但“下层分子,确可以在前进阶级的指导之下,献身于民族,献身于革命”。

何干之“新的民主革命”思想的提出,“初步系统地宣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5],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到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曾广泛地吸收了何干之“新的民主革命”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步骤、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主体以及中国革命的联合力量等方面的论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理论斗争的方向,这也说明了何干之“新的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三 科学评述参与“论战”主要派别的观点

在“论战”中,何干之不仅积极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对参与“论战”的主要派别即“新生命派”、“新思潮派”以及“动力派”(即托派)的观点进行了较为科学地评述,在客观上勾勒出了“论战”的总貌,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论战”。

首先,何干之驳斥了陶希圣为首的“新生命派”对中国社会性质的错误认识。他说,陶希圣所主张的由于商业资本的分解作用,“中国封建制度崩坏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陶希圣自己所引用的《汉书·董仲舒传》、《汉书·王莽传》以及《文献通考·田赋考》的相关资料,并不能很好地证明其观点,反而表明中国社会在春秋战国后仍是一个封建社会。至于陶希圣提出的“士大夫阶级”统治理论,事实上是“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不论哪个朝代,统治者的治理,都是地主阶级的治理。中国始终没有商人统治的局面,历代在政治舞台上打筋斗的士大夫和官僚,都是地主阶级的构成部分”,“士大夫只是地主阶级的附庸,封建制度的寄生虫”。据此,何干之得出“中国的封建制度在19世纪的40年代,方才开始崩溃,这个时代,正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第一炮——鸦片战争”[1]68的结论。

其次,何干之对“新思潮派”做了评述。作为“新思潮派”的一员,何干之对“新思潮”的评述也相当客观。他说,以潘东周、王学文为代表的“新思潮派”,正确地把握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看到了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对中国经济所起的正反两面作用,也看到了商品经济的过渡形态和封建势力的崩溃态势,“他们对中国社会的了解,确有了划时代的贡献,有极大地历史价值。在八九年前,社会科学刚在萌芽,中国经济理论,也在草创时期,他们居然敢做大胆的尝试,细心的分析,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这功绩是不可磨灭的”[1]214,但由于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潘、王的观点也有不全面的地方,尤其是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特征的认识上,“只提出民族资本当前的两重障碍,对于中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对中国国民经济起着什么政治的经济的结果这问题,反而轻轻放过了”,这就成为日后托派进行攻击的一个口实。

最后,何干之重点批判了托派的错误观点。他说,以任曙、严灵峰为代表的托派,只看见帝国主义在中国建设了一些资本主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现象,就认为帝国主义已经绝对地破坏了中国的封建势力,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只看见了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对立,而没有看见在特殊条件下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联合的表现。由于方法论的错误,他们甚至于把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将中外资本一视同仁,所以不可能正确地认识中国社会性质。面对之后托派分子刘静园的“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说,何干之认为他只是对任、严的观点做了“似是而非的修正”,依然是错误的。据此,何干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托派的本质错误,那就是“只知固执某种东西的形式、数量、一般,而不追求某种数量的性质、某种形式的内容、某种一般的特殊,乃是机械论的标本说法”[1]229。

20世纪20—30年代的“论战”,在一定程度上给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平台。在学术的争鸣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论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从而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调。而何干之参与“论战”取得的学术成就,不但在1930年代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学术生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注释:

①狭义上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是指发生于1928年到1932年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广义上的“论战”指的是发生于1928年到1935年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和中国农村经济性质问题的论战。本文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指的是狭义的“论战”。

参考文献:

[1]何干之.何干之文集:第1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2]周子东,杨雪芳,等.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131.

[3]洪认清.何干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1):56.

[4]何干之.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基本知识[M]//何干之.何干之纪念文集(1906-200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72.

[5]刘炼.何干之传略[J].晋阳学刊,1981(4):60.

猜你喜欢
民主革命论战性质
觉醒年代的一次公开论战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曹刿论战
厉害了,我的性质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第一次社会主义政党特异领导的俄国民主革命败中有成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学校史研究述评
毛泽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