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诊断及鉴别

2012-04-07 16:21:23王学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

王学明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影像科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是颅内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MRI表现有的较典型,有的表现为多样性,因此术前误诊率较高,总结我院6例术前误诊,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对其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9~72岁,平均57岁,临床症状以头痛、语言不清、肢体活动障碍为主,均无及免疫缺陷性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脑内淋巴瘤。

1.2 方法 采用GE超导型MRI扫描仪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和MRI平扫及增强后的信号特点、形态、边界、瘤周水肿。

2 结果

3例术前诊断为胶质瘤,病灶位于脑白质区,其中1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病灶呈明显的团块强化。2例术前误诊为转移瘤,其中1例呈多发病灶,结节状;1例呈小结节灶,水肿明显。1例术前误诊为脑膜瘤,位于中线旁脑表面。

3 讨论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是指不存在于中枢神经外而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淋巴瘤。多位于脑内[1]。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起源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没有淋巴组织,其组织来源可能为脑组织血管周围未分化的多潜能间叶细胞,即继发性淋巴组织。文献报道[2]可能因为脑内靠近脑表面或者靠近中心区的血管周围间隙较明显,肿瘤好发于上述部位。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在MRI平扫及增强上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平扫T1WI与灰质信号相似,T2WI呈稍高或者等信号,与周围水肿形成鲜明对比,其T2信号衰减的病理基础在于淋巴瘤胞质和间质成分少且富含网状纤维,加之肿瘤缺少有意义的坏死、囊变故而含水量少[3]。肿瘤明显强化,由于肿瘤血管周围间隙浸润生长,破坏血脑屏障,致对比剂外漏,且肿瘤少见坏死囊变,所以肿瘤呈较明显均匀强化、边缘稍毛躁的团块状。

4 鉴别诊断

4.1 胶质瘤 I-II级边界不清,强化较轻,周围水肿亦较轻,III-IV级胶质瘤呈不规则的囊实性,实性部分明显不规则强化,囊变边大且不规则,周围水肿明显。团块状明显强化的脑内淋巴瘤囊变坏死少见或较小,原发性脑内淋巴瘤与III-IV级胶质瘤有部分MRI影像表现重叠,需进一步检查鉴别及手术病理鉴别。

4.2 转移瘤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常位于大脑半球及脑表面,强化明显均匀,水肿较轻。转移瘤常多发,常位于皮层下,多呈“小肿瘤大水肿”。部分瘤内伴有囊变坏死。小部分脑内淋巴瘤亦多发,与原发灶未发现的脑转移瘤鉴别有困难。

4.3 脑膜瘤 靠近脑表面及大脑的脑内淋巴瘤与脑膜瘤鉴别有一定的难度,脑膜瘤强化明显,边界清楚,并有脑皮质推移、“脑膜层征”等征象;脑内淋巴瘤为脑内占位、强化程度低于脑膜瘤,边缘毛糙,侵犯脑膜时也可出现“脑膜尾征”。

4.4 其它 散在强化而未形成明显团块的病灶,如脱髓鞘病变、颅内感染性病变的鉴别,首先依靠病史、体征、症状及其它相呈辅助检查,鉴别困难者可复查确诊。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发病率较低,随着器官移植的开展、化疗患者的增多及艾滋病的发展,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加之MRI检查的逐步普及,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对其MRI平扫、增强有了更多认识,典型的脑内淋巴瘤较易诊断,对不典型表现的,要认真分析病灶特点并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就可以明显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1]晏 颖,张雪林,邱士军.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医学杂志,2008,1:11

[2]耿承军,陈君坤,卢光明,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247

[3]沈伟文,陈 爽,高为民,等.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医学杂志,2000,19:605

猜你喜欢
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12
认识儿童淋巴瘤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2015年8期)2015-12-23 08:53:14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0
P21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
凋亡相关基因BAG-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