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利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良好的慈善事业需要公民的参与,更需要企业的支持,因为企业不仅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这是社会对“企业公民”寄予的道德期望。在我国,企业是慈善事业的重要主体,对于动员市场和社会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很有意义。2011年4月公布了中国慈善排行榜,上榜企业共捐赠人民币116.07 亿元,说明中国企业慈善事业有所成效;但一份来自慈善组织的调查同样令人震惊:在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有1 000 多万家企业,而有过捐赠记录的只有1%。意识、价值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企业慈善事业不容乐观的事实折射出企业慈善文化的缺失。
发展慈善事业必须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需要有文化的承载和激励,更需要全社会各方主体的共同参与。慈善主体是指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服务、项目等形式自愿地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个人或组织,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奉献性的基本特征。除了政府、公民个体、各种慈善基金会以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慈善主体。认识企业慈善文化的内涵首先是对文化、企业文化及慈善文化做一个界定。
文化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广义上讲,它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凝结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它大致包括精神、信息、行为、制度、物质等几个层面。在每一种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往往是精神层面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广义的慈善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从事或形成的慈善意识、慈善活动、慈善组织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狭义的慈善文化是指在早期慈善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慈善活动而形成的指引人们践行慈善的一整套价值体系,目的是弘扬慈善理念,促进人与社会的进步和谐。慈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种参与公益的渴望、一种帮助弱者的意识、一种完善自身道德的内在要求、一种使得人们的善意得到发挥和强化的制度习惯。只有从文化层面推进慈善事业,人们才能认识到慈善是一种责任。
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 or 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由于文化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要部分,具体形式包括企业的创新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诚信文化、慈善文化等。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的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是企业的灵魂和精髓,甚至决定着企业本身的成败兴衰。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慈善文化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表征;企业参与慈善事业,也是一项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社会投资。因此,企业慈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慈善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奉献精神就是企业家最大的善。企业家最初的动力可能源于自身和家族的生存和繁衍,但是超出这个之后就成了对社会的奉献,因此,有人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因此,只有通过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才能为建立“慈善家”队伍创造条件,推动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
1.企业慈善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征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的热门话题,是市场经济制度化完善的结果。“从事各种类型的慈善捐赠活动,是企业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1924年,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但迄今为止,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并且其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丰富和完善的。新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在国际化趋势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定义。比如,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国际标准化组织正积极推进制定社会责任标准,并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以道德行为为基础,遵守法律和政府,并全面融入企业的各项活动。”欧盟在经过几次修正后将其定义为:“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他们的经营运作以及他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可见,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有很多种,这也印证了此概念的内涵丰富,并富有动态的时代感。企业虽然不是慈善组织,但却不能没有爱心,缺乏爱心就意味着社会责任意识的欠缺。企业在当代社会拥有庞大的经济力量,完全有能力承担部分社会公共责任。而企业慈善文化就是突出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回报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应该让其主动做出将取之于社会的部分财富返还给社会等行动,为慈善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企业慈善文化体现了“企业公民”的理念
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美国商业界对企业不良行为的思考,引发了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概念的生成,80年代进入理论研究领域并逐渐开始在全球广泛传播。20世纪70年代,英国企业公民会社提出了“企业公民”概念,认为企业是国家的公民,不但具有相应权利,而且还应承担相应义务;另外,还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定义为“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作为一类“特殊公民”,企业就应该和自然人一样,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其中道德责任主要是指支持社会的公益活动、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社区建设等活动。作为“企业公民”,企业慈善文化是履行其道德责任的重要价值观。“企业公民”理念是企业和社会双赢的互惠理念,就是将企业看作是一个社会的公民,企业和普通公民一样,应该为社会尽一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是要把“企业公民”理念主动溶入企业文化,企业的成功不再仅仅是超额利润的经济目标实现,更应该有为建设一个和谐、稳定、公平的社会而努力实现的价值目标。
3.企业慈善文化是企业“经济德性”的实现方式
麦金太尔认为,“人类的各种地方性共同体,家庭、邻里、工作场合、各种行业性协会都需要德性来维持。在这种共同体中,人既需要独立性的德性,也需要依赖性的德性。”可见,在企业与社会的互动活动中就会产生“经济德性”。“经济德性”是属于经济伦理学的范畴,“是以精神利益、声誉、收益乃至终极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利他和互利来谋求企业共赢共荣,从而获得长远的、广泛的利益。”每个企业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市场变化的风险以及各种不确定性,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也都需要社会公众和别的企业给予“非计算性”的援助和支持,共同抵御风险和各种不确定性。在这里,“非计算性”指的就是不以交易或盈利为目的自愿自觉性的帮助。经济德性打破了经济领域漠视道德伦理的偏见,并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慈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正是“经济德性”的实现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慈善蓝皮书》指出,境内捐赠者中企业仍然是最主要的捐赠主体。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各类企业捐赠总额为131.27亿元,占境内捐出款物总额的58.45%。国内个人捐赠总额为68.27 亿元,占境内捐赠总额的23.40%。但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整体参与度不高,表现平平,总是少数的几个国有垄断企业出现在慈善捐赠活动中,而新的面孔比较少。还有一个问题是,企业参与慈善的主要动因仍然是政府倡导。我国企业慈善文化面临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一些消极和负面的价值理念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缺少应有的规范,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分化的现实使企业缺乏正确的导向,难以实现从利益最大化向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的慈善参与理念不像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那么成熟,有些还停留在单纯利他的初级阶段。许多企业的慈善活动大多出自企业领导者“造福社会、回报家乡”的朴素感恩观念或者追求自我实现的成就感,这类慈善行为与公司的价值目标无关。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慈善活动往往都带有民族情感和个人意愿成分,虽然它更注重人类的社会需求和精神层面的平衡,却由于缺少理性考量而缺乏制度性的贯彻和长远的可持续性。虽说中国自古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慈善美德,但现代慈善理念和制度还处在启蒙、孕育阶段,把慈善做到常规化、可持续性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许多人在大灾大难的危机时刻才显伸手,甚至不少企业将慈善与公关、品牌建设、企业家名誉捆绑为一体,视野难免狭隘而偏颇。
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是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时,企业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必然相结合的产物。“当代中国企业的慈善活动往往表现出一种突发性和短期性,这样使我们的慈善捐助往往建立在脆弱不稳定的基础上,使慈善事业的发展困难重重。”根据零点公司2008年的《中国企业公益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企业慈善缺乏战略部署,计划性和系统性不足,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点而形成系统和完善的企业慈善战略。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战略方向易受到外界需求的影响以及行为具有临时应对性,这些都是中国企业长期慈善战略缺乏的原因。从国内外企业捐赠的理念和行为比较来看,在慈善行为的决策驱动力上,国外企业“内部驱动力”占主导,而国内企业“外部驱动力”占主导;在慈善行为结构上,国外企业策略性强,国内企业实用性强;在慈善行为效果上,国外企业重视管理和评估,国内企业管理不足、评价普遍偏低。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实践方式单一,理论水平层次还比较低,这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紧密相关的。
慈善组织或慈善机构是公民或企业从事慈善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西方国家,各种慈善基金组织的存在使慈善事业得以蒸蒸日上。一方面,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其数量十分有限,加之政府对慈善组织缺乏引导,远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局面。慈善行为渠道的不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慈善行为。我国慈善机构自身在管理与运作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由于缺乏透明度,导致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出现危机。以2011年“郭美美事件”为聚焦点,它标志着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大爆发,由于广大企业对其慈善捐赠的去向及使用情况不甚明了而挫伤了企业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另外,社会整体的慈善文化氛围不佳。清华大学NGO 研究所所长王名教授说:“如果一定要评点公司的社会责任,首先是经济责任,有效率地提供合格产品;其次是法律责任,必须遵纪守法;再次是道德责任,公司每一个成员有义务公平、公正、正确地行事;最后是慈善责任,公司通过社会公益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民众对企业慈善期望过高,“唯道德主义”思维对企业造成强大压力,部分公众对企业慈善动机持否定态度,这也说明公众对“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缺乏理性认识。
现代慈善事业离开了企业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必须加强慈善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构建企业慈善文化,需要内外两方面共同着手。企业内部应大力加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慈善理念、企业文化等,外部应提高慈善捐赠透明度、慈善公益公信力、税收激励政策,等等。内因是问题的关键,下面就企业自身应该如何提升企业慈善文化提出一些建议。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获取自身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而且还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其他主体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统一体。”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支持,在聚集财富的过程中,他们占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这实际上是社会和他人做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因此,他们通过慈善活动适当回报社会,应当说是合情合理的。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而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因此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提供应有的服务和回馈;社会赋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因此企业也应以合乎道德的行动服务社会。企业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企业的慈善行为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表现方式,对企业慈善文化的社会价值认识越充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就会越高。
在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内,优秀的“企业公民”必然是自觉履行慈善责任这一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公民,以塑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赢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公众形象实现经济收入的最大化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正义并不取代爱或团结,正义理念中并没有什么内容会阻止人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了帮助他人而放弃自己的正当权利。正义只是为了确保,这些决定的确以自愿为基础;正义支持爱的关系”。随着全球商业竞争的加剧,出于资源和成本的考虑,企业开始改变传统的社会公益行为,而转向把公益慈善整合到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之中,以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实现企业与社会双赢的“企业公民”理念是企业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最佳选择。企业应该与慈善组织合作,促进企业文化与慈善文化的有机结合,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开发企业慈善资源,在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目前,中国企业的慈善理念还停留在“回报社会,造福桑梓”上,这虽然没错,但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的慈善行为停留在间歇性的捐赠上,企业没有完整的连续的慈善行为。”为了将企业的盈利目标和企业的慈善行为真正做到合二为一,最佳的途径就是运用“善因营销”手段。所谓“善因营销”,就是指作为盈利组织的企业与慈善公益组织和政府组织就共同关心的论题或事件展开合作,企业出钱或商品,包括慈善公益组织和政府组织提供自己良好的美誉度、公信力以及强大的组织力,来共同完成一项社会慈善公益项目。通过这种“善因营销”,可以从真正意义的战略性角度来思考企业的慈善活动,企业可以利用慈善活动来改善自己的竞争环境。“善因营销”可以造成一种“双赢”或“多赢”局面,全球知名企业多采用这一方法介入慈善领域。由此,能够使企业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统一起来,并能够使公司的长远业务前景得到改善。
政府应当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解决制度层面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实施企业慈善税收优惠措施等,给企业慈善行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确立完善的、统一的慈善财税制度。真正让企业、个人等向慈善机构捐赠享受税前扣除的待遇成为全国统一政策,让慈善机构合法提取运行成本,使社会参与慈善的环境得到改善。其次,建立一套公平的社会评价系统。需要加强媒体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公众对企业慈善行为有正确的态度,不盲目地对企业慈善行为横加指责或批判。企业慈善在今天的中国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部分企业在开展战略性慈善活动时,都希望有所回报,以提高企业声誉。如果活动得到的评价是负面的,对企业的声誉就没什么帮助。再次,要规范慈善组织,重新定位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关系,提高慈善组织的自主性;慈善组织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与运作机制,加强本身自律性,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这些对于优化企业慈善文化的外部环境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总之,要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慈善文化,从企业自身做起,政府给予制度和政策的支撑,营造良好的企业慈善文化氛围,实现企业慈善行为从单纯的经济、法律责任向兼有社会道德、慈善责任转变,使企业慈善理念从朴素的不求回报向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的观念转变。
[1][美]托马斯·唐纳森,托马斯·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4]范宝俊.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J].社会保障制度,2001,(10).
[5]谢培栋,金作良,王保畲.慈善事业与企业文化[J].武汉学刊,2006,(6).
[6]迟爱敏,王 琪.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7]蒋福明,黄梅芳.构建企业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J].企业文化,2009,(8).
[8]黄家瑶.社会责任视野下的企业慈善捐赠分析[J].东方论坛,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