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走向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策略探析*

2012-04-02 19:25王希普任启平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生源山东省考试

● 王希普 王 玲 任启平 卢 旺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走向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策略探析*

● 王希普 王 玲 任启平 卢 旺

根据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与特点,提出了加大西部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力度,实施“按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专业招生计划”的策略。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高教招生考试;改革策略

一、根据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大西部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力度,实施“按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专业招生计划”的策略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内高等院校的生源结构,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高等院校的生源结构就越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则区域内高等院校的生源结构就越差。山东省东部高校的生源结构明显优于西部高校的生源结构。西部高等院校应积极应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新变化,紧密结合西部经济发展新需求,优化学科与专业结构,深化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第一,要加大高等院校自主招生的力度,尤其要加强高等职业学校的自主招生力度。根据山东省高等院校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应首先给予西部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尤其是给予西部职业高等院校以更多的招生自主权。这样,才能增强西部高校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其招生专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其生源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

第二,按区域产业需求制定专业招生计划。由于制定招生计划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招生专业、招生人数、招生地域的最优组合实现生源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因此决定了这个系统的开放性质,外部的经济发展环境必然会影响到招生计划的制定。山东省西部高校应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适当调整招生计划。如,山东省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里面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主要包括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业,还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在内的海洋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装备业、汽车零配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纺织装备业、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等)和轻纺工业(纺织、造纸等)。山东省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就应根据这种发展规划与需求制定专业招生计划,增加与高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业和轻纺工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实施这种“按区域产业需求制定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策略可以促进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还可以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

二、根据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实施“考试+档案+个性展示”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招生策略

山东省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对高层次人才提出了创新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考察与评估必须实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招生录取方式,即在实施标准化考试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定性的评价方式。

我们认为,“档案+个性展示”的评价方式是一种可行性、操作性和客观性都较强的定性评价方式,它与标准化考试相结合,可以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效结合。“档案”是对学生成长历程的一种记录,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素质,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时可以依据的比较可靠的资料。“个性展示”是指学生可以用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我,也可将代表自己特长或创新性想法的作品进行展示,以使报考学校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高等院校亦可凭借考生的“个性展示”对考生的创新素质进行评估。而“考试”可以是选拔性的考试,也可以是水平性的会考,具体采取什么形式的考试,可以根据高等院校的性质来决定。一般来说,普通高等院校可以采用选拔性考试,而职业高等院校可以采用水平性会考。

三、根据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实施“高校+学院+企业”联合参与录取的招生策略

为培养工业调整振兴所需人才,山东省于2009年提出,将通过调整、新设专业的方式优化高校工科专业结构,规划用3年左右时间,根据企业需要新设置50-100个相关工科专业。为实施工科专业企校共建,山东省规定新设工科专业和课程设置要按照产业、企业人才需求确定,做到育人与用人相统一。高校要积极与企业在工科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习实验设施及建设经费等方面加强合作;企业要及时向高校提供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操作规范、成功案例等内容,并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教学实践岗位。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联合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途径。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如果不加选择、不加鉴别的进行招生,必然会有学生与专业学习或职业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出现,这样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人才发展的一种遏制,在高等教育招生环节上,做好考生应用素质,或称之为职业素质的甄别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笔者建议实施“高校+学院+企业”联合参与录取的招生策略。高校、学院和企业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的视角:高校代表着高等院校整体发展的视角,注重考查的是考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学院则代表着学科或专业发展的视角,注重考查的是考生的专业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而企业则代表着社会实践的视角,注重考查的是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这三种视角的结合不仅可以大大提升高等教育招生的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引导考生或高中教育关注社会实践,注重职业发展规划。更为重要的是,让企业参与到高等教育录取工作中来,也是为高校、学院与考生创造了一次共同了解社会实践需求的学习机会,以便进一步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四、根据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实施“涉农专业+高新专业”配套录取的招生策略

面对我省对农业人才的紧迫需求,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以达到快速提升涉农院校与专业的吸引力,增加农业人才数量与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了“涉农专业+高新专业”配套录取的策略。所谓“涉农专业+高新专业”配套录取是指凡报考涉农专业的考生都可同时申报一门与高科技或新兴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来攻读。被录取者由涉农专业与高新专业联合培养,毕业授予双学位证书,这类学生毕业后必须到农村工作3到5年,政府给予这部分毕业生提供特殊就业补贴。这种双专业配套录取策略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家长与考生的报考积极性,而且在“高新专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还有利于吸引高质量的生源来报考,彻底改变在高等教育招生过程中,农业高等院校为其他类型高等院校“接漏”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实行涉农专业与高新专业的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具有现代农业思想,并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人才的成长,这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来说亦是十分有利的,对高校发展来说,这也是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要想实现这种招生策略,首先农业高等院校要加强对高新专业学科的建设,这对农业高等院校是一个挑战,实行“涉农专业+高新专业”的配套招生对农业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也将提出新的改革要求。

[1]陈国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

[2]胡举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分析[J].甘肃农业, 2006,(11).

[3]廖君瞒.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高校生源结构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5,(32).

[4]徐清照.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

*本论文是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招生考试科学研究专设课题”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山东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8ZK0069。

王希普 王 玲/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任启平/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卢 旺/济南大学服务济南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生源山东省考试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山东省即墨市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