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休闲意蕴

2012-04-02 16:55李晓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马克思发展

李晓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杭州 3111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休闲意蕴

李晓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杭州 3111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隐喻了精深的休闲观。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要人类达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休闲的实质是使人成为人,在这个意义上,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休闲作为一种实践的生活方式,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关系、能力、个性和需要的发展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全面发展;休闲

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休闲学诞生的标志是1899年凡勃伦《有闲阶级论》一书的出版。其实,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结合当时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实际状况,对休闲现象尤其是休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作出了非常富有远见的前瞻性研究。对于马克思在现代休闲学上的开创性地位,《国际社会学科学百科全书》曾经非常明确地表示,“能够预见到休闲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思想家是马克思”[1]50。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研究休闲问题,也没有明确提出“休闲”二字,只是在近似的意义上使用过free time(我国通常译为“自由时间”)、闲暇、余暇等概念,但是他的休闲观就隐含在他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中,隐含在他“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理论成果之中。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他一生所关注的具体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但在深层次上都服从于一个最根本的理论关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休闲的研究与实践找到了一个圆满的注脚,即休闲不是因为劳动的需要而存在,而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必然。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普遍有闲建立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严格地讲,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应该完整地概括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有机统一,其实质就是要人类达到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按照学者们的习惯,将这一理论简约地概括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2]120,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就是要实现一种完全自主的劳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是直接地存在于扬弃了异化的自主劳动之中的人。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核心的内容,只有人的社会属性全面发展了,才是从本质意义上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理想是,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世界历史性的人就是能够享有全人类共同财富、享受全人类共同文明的人,就是他的社会关系遍及全世界、他的一切文明素质也惠及全人类的人。

人的自由发展,即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展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只有在成为自身主人的情况下,才能够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全面地发展自己。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曾举过一个例子,“每一个有拉斐尔的才能的人都应当有不受阻碍地发展的可能”[3]458。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仅仅由于劳动分工、地域和民族等差异而造成的艺术家不能够完全发挥其才能的现象终将消失;个人仅仅局限于艺术当中的某一个领域,因而人们只用“画家”、“雕刻家”等某一个称谓就足以表明其身份的现象也终将消失。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并不是把绘画、雕刻等某项技能作为自己的一项职业,而是将其作为发展自己能力的多种活动中的一种。

二、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表征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能力和素质、个性以及需求等多方面的社会属性,同时这种发展又是自由的,人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要人占有自己的全部类本质,使人类达到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而存在的,它体现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的一种理想和追求,在目前来看还仅仅是以一种抽象的状态而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那么,要如何判断人们是否实现了全面发展的理想呢?抽象的事物总是要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同样,作为一种抽象理想而存在的人的全面发展也不例外。而休闲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正可以作为这样一种具体、量化的指标,作为衡量人们是否达到了全面发展的一个尺度。休闲具体是指人在可自由支配的非劳动、非工作时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从事某些活动,从中获得身心愉悦并实现自我发展,其实质是使人成为人,在这个意义上,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们通过休闲活动,需求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升,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性得以发展,而这些内容正是人的全面发展所要求的,并且休闲具有人的全面发展所要求的自由本质。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表征。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能够实现目的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曾经提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4]81。共产主义是消灭了私有财产的社会形式,因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彻底扬弃了异化,实现了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了全面自觉的人性的复归。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5]760。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实现,也就意味着人的休闲自由的全面实现。在未来理想社会,休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将拥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发展自己的多种潜能。关于未来社会劳动的情境,马克思有这样一段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6]85。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不会被限定在特定的范围里,而是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活动,可以进行生产性劳动,也可以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等活动。人不再被限定在某一个职业的框框里,你很难判断某个人的形象,每个人都有多种不同的可能性。“打猎”、“捕鱼”、“畜牧”和“批判”……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也是人轻松劳动、从容休闲的写照。

三、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

休闲是人们在摆脱了自然必然性、完成了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之后的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生存需要之后将自己的精神发展需求见之于实践的一种活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理想目标,但其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结合。休闲生活正是人自由地发展人类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是走向自我实现道路的一种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社会活动空间,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人们不只是自由地生存,还可以自由地发展自我以向人性的完满靠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休闲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36,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现实地包含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人的社会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还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3]295。休闲具有社会性,因此在开展休闲活动时,每一个个体只要乐于介入,其活动内容自然就会逐渐扩大、增广,个体间的交流频率也会随之大大提高,如此一来,人与人交往的时间就会增多。同时,不同的休闲个体,之所以乐于介入某一休闲活动,其前提总是因为彼此对这一休闲活动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人们在交往中能够获得知识、信息和情感的互动,使心理更加成熟,使智慧得到启迪。因此,只要人们一介入、实施这种活动,成员彼此间的关系就会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深入不断加深、融合,通过逐渐了解熟悉后,这种因休闲而建立起来的关系会慢慢得到加强。而休闲的自由性和非功利性使人们的交往形式不拘一格,交往内容丰富多彩,交往的对象也多种多样,人们突破地域、民族、职业、宗教信仰等条件的限制,进行普遍的联系和广泛的交流,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理解关怀、团结互助,从而充实、丰富、完善人的本质,形成全面、丰富、合理的社会关系,从而有益于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

第二,休闲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330。人生来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天赋,同时具有生产、消费、认知、交往、道德和审美等多种潜能,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激发人的各种潜能,使人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与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而休闲作为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可以在多方面帮助人们激发潜力,促进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休闲可以帮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自由地支配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学习和训练自己,以激发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在休闲活动中,人们可以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在相互交往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能力互补,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并且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们还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休闲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哲学意义在于个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支配或控制,使个人成为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主人,因而它表现个人的主体性内容”[5]421。个性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品格,用以表明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对外部世界和自身拥有自主支配权的人才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才能够在自己意愿的支配下,自主选择发展方式,才能够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向着全面发展迈进。休闲为人的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休闲中,人们可以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由活动就是要使人不断地超越自然必然性的束缚,从外在压力中摆脱出来,获得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最终获得丰富自由的个性。

第四,休闲促进人的需求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他们的需要即人的本性”[3]514。人不仅具有其他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的需要,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社会性的需要和精神发展需要等,这些需要都是人的类本质的一种确证。休闲的自由是对生命必然的一种超越,是满足生存的“第一需要”之外的“新的需要”,是人们享受生活、体验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实践活动,休闲内在于人的需要的发展与满足过程之中。

休闲使人回归自己的心灵,展现自己的个性,休闲是人的积极意义所在,它既是享受生活,同时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创造生活,人们在休闲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个性化的自我,人的自由发展在休闲生活中得到实现。

四、结语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问题的关注始终是其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线索。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设想的人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休闲观的目的和归宿,因为马克思的休闲观就根植于他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之中,根植于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分析和设想之中。在未来社会,人们普遍有闲,人人都享有休闲自由,休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表征和实现形式,而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则是从目的意义上真正实现了休闲。

[1]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Leisure Opinion in Marx's Human Overall Development Theory

LI Xiao-feng
(Departmentof Sociology and Culturology,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Zhejiang Province Committee,Hangzhou 311121,China)

There is a profound concept of leisure in Marx's theory of hu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A successful footnote is found in th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leisure.Leisure exists tomeet the needs of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The essence of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o achieve freedom ofmankind,establish human's principal status in theworld.Leisur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have internal consistency.Leis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as a form of practice,leisure is a reflection of self-realization.Leisure is an importantway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arx;overall development;leisure

A811

A

1008-2794(2012)11-0037-03

(责任编辑:徐震)

2012-11-01

李晓峰(1988—),女,山东临沂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马克思发展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