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有效发展研究

2012-04-02 15:21许朋汝顾佳滨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东莞办学校企

●许朋汝 顾佳滨

一、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转变

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技能型人才比较匮乏,例如,光伏太阳能、软件外包、电子技术等高素质人才,这样就严重地限制了我国产业转型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我国人才结构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比较匮乏;产品研发人才、高科技人才、国际化人才以及创业型人才均比较匮乏;高级技能人才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现代服务业人才非常少。以现代服务业人才为例,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以及软件出口人才的需求量就高达300 万人。针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置了计算机或者软件等有关专业,然而,规模比较小,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也存在着比较薄弱的缺陷。

二、人才结构的需求转变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的技术层级不断快速升级,尤其是职业岗位在技术层次上的不断分化、岗位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岗位技术含量的持续升级以及劳动内涵的极大丰富,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也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从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迅速提升了,以上变化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挑战。针对高职院校目前的状况,应该依据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加入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不断地培育符合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服务业快速前进需要的不同类型的技能型以及应用型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用现代技术服务无锡经济社会的辐射和示范中心。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动力不足的缺陷。过去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型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这样就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仅重视认知培养,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限制了高职院校的有效发展;高职院校已有的校企合作模型,通常情况下是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积极地争取企业的扶持,然而,对于大部分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是在实习基地上为高职院校提供资助,没有形成应该实现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产业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有效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创新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创新办学机制。积极地探索建立高职院校理事会的运行机制,充分地发挥地方政府机构、各类行业企业以及高职院校各方在产业配置、经费使用、先进技术利用、兼职教师招聘、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企业员工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地增加高职院校专业有效发展的社会参与度,建立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密切协作的机制。以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平台,在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等方面相互协作,不断加强改革、合作、特色以及质量等方面的发展,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力度,建立校企合作的教育体系,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建立现代高职院校体系。不断健全党委统管下的校长制,积极地探究构建理事会指引下领导、校长治校的高职院校管理体系,充分地体现教代会和学代会功能,确保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参加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以及民主监督的职能。构建合理的、完善的评估体系,引入社会专业中介部门对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就业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质量评估。应该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依据高职院校全方位发展的基本理念,参考国际较好的高职教育模式,不断发掘中外合作的办学思路,持续提高中外合作的办学能力。积极地和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和沟通,积极地利用校外智力以及教育资源。

(二)构建适应我国产业调整需求的区域特色高职教育有效发展体系

长期以来,东莞的高职教育发展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因此高职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都不能适应东莞产业发展的需求。东莞作为制造业中心,本市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直依赖“外援”,人才缺口很大,需要着眼未来开展针对性的战略规划,提前规划和开展东莞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储备工作。因此,东莞必须根据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适应东莞产业调整要求的区域特色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以战略为引领,明确东莞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东莞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定性战略目标是遵循“规模扩展、质量提升、层次延展、结构优化”十六字方针,提升东莞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和竞争力。东莞市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到战略高度,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建设与布局作为重点工程。

(三)充分利用优越的产业条件,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专业有效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实现飞跃发展的关键渠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属于一种优势互补的高职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之间在人力资源、教育资源上进行深入地资源共享,并且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的技术资源和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应该以服务社会经济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以及企业实际需求为引导,以教学质量为关键依据,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地推进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在不同方面更深入地进行合作,并且建立一条适应我国产业转型需求的校企合作之路。

(四)高职院校应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关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不断健全有关政策体系,全方位地招聘高水平专业人才以及技能人才,不断优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体系。积极地进行教师技能大赛,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境外培训力度,积极地输送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鼓励高职院校教师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从全方位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断地评选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积极地打造教学团队,制定完善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从而能够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高、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该促进高职院校管理队伍的发展。以建设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型”管理团队为目标,着力培养创新理念,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创优活力。按照高职院校专业有效发展的需求,合理地设置管理岗位,提高培养水平,建立一支愿意学习、不断创新、管理水平较高的管理队伍。最后,完善考核机制。推行绩效工资改革,进行合理的岗位配置,健全岗位聘任以及分配体系,完善激励保障体系,加强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分类的业绩评价体系。

[1]徐爱玲.创新、创业、就业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词[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 :49-51.

[2]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10-13.

[3]李运庆.生源减少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2):46-48.

[4]徐元君.谈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与发展高职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2):19-20.

猜你喜欢
东莞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