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淑玉 张萌园(Michelle Zhang)
公益慈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对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2008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华慈善代表大会上强调,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生活和谐的崇高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国慈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1]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已成为世界潮流,公益慈善事业包括社会义工、志愿服务等活动。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都表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及一个民族的素质修养,而且能有效实现“第三次分配”,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亲和力。总之,公益慈善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育人功能,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其他国家在培育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理念与做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体系,培育具有公益慈善意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公民,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是一个公益慈善文化较为发达的国家,美国慈善家把回馈社会、帮助穷人作为义务与道德准则;1927年美国通过立法把捐赠人纳入税额减免的对象;1935年又对公司的捐赠实行税额减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指出:“富人出钱救济穷人不是慈善,而是尽一份社会责任。”基督教的“罪富文化”,即富人要想进入天堂的唯一途径是将自己的全部财富捐赠给穷人;美国设立各种慈善基金会,作为政府社会福利保障的补充,并组织庞大的志愿者队伍。[2]
美国学校重视学生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如对在校生有明确规定,即学生必须修满参与公益活动的学分才能毕业,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了了解美国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情况,笔者对美国加州洛杉矶一所高中Whittier Christian high school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并对该校校长(BoB Brown)鲍勃·布朗先生及其他学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深度采访。
美国学校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公益慈善意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创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互动的平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培育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合力。美国学生在公益慈善活动中,独立性、自主性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营造出充满兴趣、意义、团队合作的公益慈善实践过程,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公益慈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格的发展。
第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慈善活动。笔者还记述了亲自参与一次公益活动的经历:“周五Whittier Christian high school全校同学停课一天,去参加社区服务。我们去了food bank也就是穷人食品救助中心。我们在这里的具体工作是打包食品,然后送给穷人,这些食物给需要的人带去温暖,这让我非常的感动。救助中心的负责人对我们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次社区义工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尽管做了这次义工活动我的胳膊腿会疼,但是以后有这种活动我还是会积极参加的,不仅是为了修学分,更是为了多了解美国偏低层人民的生活,也了解这种非盈利组织的活动,美国的义工服务是非常贴心的、真诚的,在参与社区义工服务的时候,我被这种真诚的气氛所感染……”可见,美国学校重视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公益慈善意识,注重学生道德情操、身心素质等等的全面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益的志愿服务激发学生的主观体验,将书本的“知”转向实践的“行”,加深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开发了自身的潜能,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美国学校对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美国学校对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有硬性规定并计入相应的学分,否则学生不能顺利毕业。美国高校在录取新生时,将新生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在其他学分相同的情况下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多的学生会被优先录取。笔者采访了美国加州洛杉矶Whittier Christian high school的校长(BoB Brown)鲍勃·布朗先生,在回答学校对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有没有明确规定?鲍勃·布朗先生明确回答:Whittier Christian high school是教会学校,在校生必须做20个小时的义工才能毕业。在回答学校如何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时,鲍勃·布朗先生回答:“学校经常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不同的公益活动,活动的类型有去敬老院给老人读书,去教堂打扫卫生,去图书馆整理书籍等等。”鲍勃·布朗先生还说他的儿子在高二高三时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懂得了给与与关心。他还说,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有机会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产生去帮助别人的心理触动,培养了帮助别人的能力。笔者还对该校在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100%的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在回答:“参与公益活动的收获”时,有的学生回答:“学会了如何介绍自己。”也有的学生回答:“交到了新朋友,学会了与陌生人打交道。”有的学生去社会、去教堂演唱圣诞歌,为“能给别人送去祝福和希望而感到高兴。”
总之,公益慈善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延续,能促进学生自尊感和价值感的提升,对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社会活动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美国家庭教育重视孩子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据统计“2009年美国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平民家庭,有65%的家庭向慈善事业捐款”。[3]美国学生的父母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运作,有的家长会将学校教育视为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了了解家庭对孩子公益慈善意识培育的做法及认识,笔者采访了洛杉矶山东同乡会会长邵闻先生一家。邵闻先生非常热心公益慈善活动,他对笔者说:“中国汶川地震时,洛杉矶山东同乡会通过卖画等等形式募得善款20.1万美元……”邵闻夫妇重视孩子的道德、学业及综合素质的培育,邵闻先生的女儿瑞贝卡.邵受家庭影响是一个热心公益慈善活动,乐群、充满活力的高中生。一见面,她自我介绍到:“我是PISF(帕萨迪那市独立学校基金会)的成员,这是一个把好学生集中起来的组织,教给学生慈善博爱,回报社区……”瑞贝卡.邵说:“我也会去社区做志愿者,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做40个小时的公益才能毕业。”瑞贝卡.邵曾经利用假期到中国山东的曲阜义务教当地孩子英语、介绍美国的情况,自己写教学计划等等,这一经历使她的能力和责任心有了很大提高。
总之,美国中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学会与团队成员、服务对象、社区义工管理人员、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群体的交流沟通,感受到社会期待力量,并获得尊重、支持与肯定,促进个体自尊感、成就感和价值观的提升。
13世纪西方国家就存在由教会主持的慈善赈济活动。如以色列是神奇的国度,培育的若干位诺贝尔得主和世界级杰出人物。以色列的教育也是神奇的……在学校“每个孩子都必须做义工,每年至少义工60小时,医院、警察局、敬老院、福利院等都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义工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实施。”[4]到了20世纪,慈善事业在西方更是风起云涌,成为一股强大的世界潮流,涌现出一批像盖茨、巴菲特那样闻名世界的慈善家。国外的中小学培育学生公益慈善的做法,可以为我国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提供借鉴。重视学校教育,充分发挥社区义工管理以及媒体慈善的宣传,弘扬公益慈善文化,重视发挥家庭对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影响,创建学校、社区、家庭的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平台,是美国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培育的理念、途径,对我国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培育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中小学校应将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规范化、制度化,在课程、教材及课外活动中渗透公益慈善文化教育,并与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喜的是,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新纪元慈善教育基金开发的《慈善读本》小学版、初中版,日前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的精神,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组织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
高校更是培养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重要基地,以世界名校耶鲁大学为例,该校将每年的5月14日定为 “耶鲁服务日”,口号是 “Give a Day.Change a Life.”可译为“献出一天,改变一次生活”。[5]在这种奉献自我,服务社区(他人)的精神,使耶鲁大学园弥漫着崇高而又纯净的学习环境,培育了多个国家元首如大小布什……
第二,学校要为学生多提供机会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加强公益慈善实践环节,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校纪校规,如学生必须修满参与公益活动的学分才能毕业等等。让学生们了解社会、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互动合作,畅通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途径渠道等。美国中学生参与志愿者、社会义工活动,具有活动领域广泛,包容性强的特点,学生参与活动的途径多元、规范,选择性强的特点。义工的内容涉及到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公益事业、绿化造林、救灾救助等多个方面。
第三,学校应以多种形式对教师培训、组织交流,开展公益慈善文化征文和慈善知识竞赛等活动,在中小学师生中培养、树立、宣传公益慈善先进典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激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并自发地组织公益慈善活动,体现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第四,学校在对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评价时,应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既注重团队,也重视个体。学校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学生根据不同的发展需要、不同服务对象和不同社会需求而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实践与学习。其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都应在考虑范围,使公益慈善活动规范化、个性化、过程化、经常化。
第一,发挥媒体的作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倡导公益慈善文化,营造全社会公益慈善文化环境。特别是在我国公益慈善文化意识萌发与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2月5日的中华慈善代表大会上指出的,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培育公益慈善文化需要大众传播媒体的“高调”宣传,营造公益慈善意识培育的舆论环境,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慈善模式。
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公信力。中国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但是现实中由于慈善机构公信力问题和及捐款人善款善用的心愿,急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并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优化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制度环境。
第三,培育青少年的现代财富观与消费观,促进青少年的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了众多的中国富翁,但我国传统家族财富遵循的是“血缘内继替、代际间分配”的继承原则,而非将资产捐献社会,这种“血缘继替”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得我国的慈善事业因为缺乏资金来源而举步维艰。培育青少年一代公益慈善意识能带动全社会公益慈善意识的提高。慈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风尚,如果单靠一个或几个富翁,即便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救助所有困难群体,所以培育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带动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其次父母应该鼓励支持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例如,巴菲特的3个孩子受父亲影响,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把钱看得很淡。他们过着舒适但绝不奢侈的生活,但是他们都热心于公益慈善基金会工作。“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是巴菲特家族传承三代的“祖训”。比尔·盖茨夫妇决定将全部家庭财产580亿美元投入到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并表示:“我们决定不会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6]
公益慈善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虽然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表现形式与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是其精神内涵及目的是一致的:培育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倡导社会主流道德规范,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 “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指出的,“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7]
[1]赵伟.媒体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与责任[J].慈善,2010,(1):54.
[2]莫文秀,邹平,宋立英.中华慈善事业思想、实践与演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8-254.
[3]陆镜生.慈善教化是养成慈善信仰[J].慈善,2010,(3):48.
[4]贺雄飞.传授知识、慈善和爱——以色列教育考察散记[N].南方周末,2011-5-12-27.
[5]苏炜.献出一天 收获几何[N].新闻晨报,2011-5-6.
[6]郭秀红.家教对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培育的作用[J].青少年研究,2012,(1):20.
[7]杨亚男.后世博时代志愿者精神传承对上海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