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面向教育

2012-04-02 13:52张楚廷
大学教育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经济

□ 张楚廷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说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育不只是与时俱进,教育还要想着未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未来的事业,或者干脆就说教育是未来的事业。

但是,三个面向的说法也有其不足。当然,不应当苛求一位政治家讲得那么周全,那么充分。不过,其不足之处也还是要予以注意的。而且,这些不足之处,邓小平本人在另一些场合的讲话也可被视为是作了一种弥补的。

一、“三个面向”是正确的,却是不够的

其主要不足可能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育不仅要面向未来,也要面向历史;不仅要面向现代,也要面向传统;不仅要面向世界,尤其要面向中国,立足中国。教育的面向应当是全方位的。这也表明,教育肩负的使命是重大的,多重性的,全方位的。教育本就是关乎全社会、全民族的事业,它的作用是全面且深远的。

第二,除了这三个面向外,最应提到的是面向人本身,面向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因而也是一切面向的基础。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有赖于人的发展的。这些发展,既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又以人的发展为归宿;既是立足点,又是归结点。

第三,三个面向都是指教育去面向别的什么,还有别的什么应当面向教育的吗?教育只是面向者,教育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被面向、都不是被面向者吗?

就三个面向本身来说,也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比如说,面向未来与面向现代,这两方面是相关的而不是平行的。教育是站在现代去面向未来的,面向未来远比面向现代的意义更重大、更深远。

如果只是说现代化,那意味着我们与现代有距离。这显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其实质在于承认我们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当代相比已很落后。如果只是指时间,我们不是也处在现代或当代吗?

并且,就算是我们现代化了,赶上了当今世界的某种先进水平,可是,这就立即成为过去。今日之现代化到明日又不一样了。

从逻辑上讲,有了面向未来,就不必再提面向现代。况且,现代化并不一定就是一个确切的目标。面向现代,肯定不应当意味着告别传统。

经济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应当是有意义的,我们在这些方面落后了。然而,文化的现代化是什么意思呢?

当代文化一定比近代好吗?近代文化一定比古代好吗?

古中华文化,需要传承、发展、发扬,但这叫做现代化吗?至今我们都赞美古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能把它“化”掉吗?

古希腊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古希腊那一群圣哲们所达到的高度,让今人仍有高山仰止的强烈感觉,想达到那样的水平还很不容易。在它面前说现代化是什么意思呢?

看来,仅仅说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是远远不够的,笼统地说面向未来也不够确切。并且应是立足当下,把今天的事做好,既是为了当今,又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同时,立足中国,把中国自己的事做好,首先是把中国建设做好,否则,拿什么去面向世界?

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世界是一个空间概念,时空都说到了,还算相对完整,只是相关于时间并未说到源头,相关于空间并未说清楚起点。时空也是有边有际的。教育于其中亦必是有源有流、有本有末的。明白了这些方面,就可能更清楚教育的面向。

二、最应面向的是人

人的发展是社会中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社会的一切方面的发展又都应是为了人。故而,一切的面向都应是以面向人及其发展为基础,首先思考的都应是面向人。

问题还不止于此。所谓未来,应当也是人的未来,所谓世界,首先也是人的世界。因而,人不只是一切面向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并且可以说,面向人就是问题的全部。由此亦可进一步看到“三个面向”的不足。

最应当看到的是人,最先应看到的是人,所有的思考与观察,根本都应是指向人的。人是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教育岂能不看到人?若不看到人,那岂不是没有看到根本?人是根本,难道不也是教育的根本吗?

人似乎是最应被看到,最先应看到,似乎也是最易被看到的。但现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可能正相反,最不容易被看到的正是人。近6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以政治为中心;到80年代初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人靠近一些了;直到21世纪初,才比较正式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直接看到人,并以人为本位,这个过程来得是多么不容易啊。并且,实实在在地来到可能还任重而道远。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认识人自己。提出了认识人自己,仅就这一点而言,就很了不起。而提出了认识人,还不等于认识了人自己,这一过程还十分漫长。

卢梭算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提出了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观念。他把人与自由、平等联系在一起,把人的权利视为人本身。

这样,受教育,享有教育,也构成了人的权利的一个基本部分。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也就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政府有实施基础教育的义务,公民也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这种教育,就不是面向别的什么而是面向人自身的。如今,在我们国家也实施了义务教育,虽然相关的法律晚于1986年才出现,但毕竟出现了,诞生了。恰如,人权观念早已出现,而在我们国家,直到本世纪才写进宪法,但毕竟写进去了。

为什么要认“人、手、足、刀、尺”这些字?为什么要算加、减、乘、除?为什么要学一些历史、地理、天文?不为别的,就为了做个人,为了成为人,就是面向人自己。

因而,我们看到,越是在教育的起步阶段,越能感觉到教育的本真,而越往后走,走到专业教育,甚至职业教育,就多了谋生、就业、寻找人生出路这一类事了。虽然就业糊口、安居乐业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根本点还应当不变,还应当是立足人自身发展的。在衣食住行、就业谋生中,也不忘了人的发展。

这里,我们就需要看到,虽然人一生的发展可能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但所有的阶段最好贯穿一条红线: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其基础或前提就在于,人的一生都是可以而且应当处在发展之中的。也许,到了一定时候之后,不再是靠他人的教育而主要是靠自我教育。可是,在自我教育之中,也少不了与他人的交往,并继续从这种交往之中获得教益。

这种交往的形式之一是阅读。阅读某一著作,也相当于与该著作作者在对话或交谈。

从这个较长的过程和线索看,作为起始点的教育面向人自身,是可以延续终身的。

三、教育更应被面向

有过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说法。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合理的、先进的政治是为教育服务的,而不是教育为之服务。

也曾有过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说法。这也是颠倒了本末。应当是经济为教育服务,而教育可能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教育具有前提性、根本性。

经济、政治、艺术、科学……这一切,与教育相比,谁更靠近人?教育和艺术与人最近。这一切之中,可能经济与人也很近,然而,经济是从物的方面靠近人的,教育是从神的方向靠近人的,其意义还有所不同。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有赖于教育的。教育对于人,有更高的价值。

科学可能是天然靠近教育,并通过教育而进一步靠近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后继有人,而后继者必是在接受某种教育和训练的经历中才得以承继的。教育让一项学术事业得以持续并发扬光大。

艺术、文学、雕刻、绘画……这都是直接表现人的,都是直接来自人的心灵的,能不特别靠近人吗?

文、史、哲、艺术之类正是人文科学的主干,有关人文科学的教育在教育中亦应具有特别的地位,因为这些学科是直接关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学科在人的培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文教育应当在各种教育中享有更为崇高的地位。

在我们中国社会的近60余年里,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以经济为中心直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

在以政治为中心时,我们经历了不断的动荡,此时,人民陷于贫穷,社会处于停滞,民众经受苦难。在这个过程中,受折腾最严重的正是教育,受冲击最厉害的正是从事教育的知识分子。

政治与经济相比,是处在末位的;经济与人相比,经济是处在末位的。人乃本之本,政治乃末之末。中国社会正在摆在自己的位置。

当我们的社会真正以人为中心,一切面向人的时候,它一定会处在持续的繁荣发展之中。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更充分地显示自己的巨大作用。

面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面向繁荣,面向发展,面向未来,也能更好地立足世界,让中华民族更好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自己更伟大的贡献。

四、面向教育,就是面向人自己

教育不只是影响经济、推动经济的发展;教育不只是保持和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教育首先是有自身独立的目标,即改善人自身,发展人,完善人,教育独立的、根本的目标是提高人自身的素质。

因而,面向教育,就是面向人自己,就是面向根本。

在所有人类文化活动中,教育伴随人类的历史最为悠久。这个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本身也说明教育与人最近,也说明了面向教育就是面向人自己的道理。

因此,教育不只是面向者,更应当是被面向者。教育不是工具,因为人不是工具,教育不是拿来面向的。相反,经济应当面向教育,科学应当面向教育,社会应当面向教育,政治尤其应当面向教育,否则,那种政治就需要变革、改革。

谁来面向教育?谁都应当面向教育,都来面向教育。这样,我们的社会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才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健康、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时代。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政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