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总目次
第30卷 2012年12月
第1期
嬾版诒祥——苏东坡终老常州的前前后后 …………………………………………………………… 陆岩( 1 )
论春秋淹城文化乐园的后期开发 … ………………………………………………………… 印兴娣( 5 )
缤纷的一树——略论彦火的游记创作 ………………………………………………………………… 陆士清( 9 )
成长之旅——重读徐讠于《江湖行》…………………………………………………………………… 计红芳(14)
近三十年香港女性小说研究述评 …………………………………………………………… 王艳芳(18)
典雅与风雅——浅论士大夫与文人的不同雅化追求 …………………………………………………… 李霞(24)
苏轼咏茶诗词浅论 ……………………………………………………………………………… 李雯(28)
论《屋顶丽人》和《A&P》中的戏仿 … ……………………………………………………… 张莹波(32)
“叙美派”文学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 石英(37)
设计本源——设计的真实目的 ……………………………………………………………… 吴卫,吴文治(40)
小议《兔侠传奇》对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 ……………………………………… 陆小玲,秦佳(45)
中华成语文化主题公园的创意及可行性探析 ……………………………………………… 莫彭龄(48)
简论成语文化中的情绪养生 …………………………………………………………………… 伍婷(52)
《世说新语》中的情感态度称谓系统 ………………………………………………… 刘芊,王建军(56)
基于关联理论的《壹周立波秀》中幽默的研究……………………………………………… 周漫莉(62)
《中国商标法执行条例》(英文版)和《美国商标法条款执行法案》的文体学考量 ………… 赵波(67)
论医疗违约与医疗侵权竞合时的民事责任 …………………………………………………… 周艳(71)
民事行政争议关联案件处理模式探讨 ………………………………………………………… 荣荣(76)
思想路线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先导 ………………………………………………… 张建(80)
简论人类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价值 … ……………………………………………… 周晓东,许健(85)
常州市天宁区居民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何可凝(89)
内地西藏班(校)初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 冉苒,戴玲玲(93)
胡适科学教育思想的现代阐释 ………………………………………………………………… 徐稳(97)
论师生课堂对话有效性的提升 ………………………………………………………………… 胡娜(103)
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 董爱华,尹立鑫(107)
需求分析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建设——以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 ………………………………… 马明蓉,田国民,吕丽贤(112)
注意理论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 毕政(117)
第2期
论洪亮吉骈文的创作艺术 …………………………………………………………………… 路海洋( 1 )
简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盛宣怀与清廷的关系 ………………………………………………… 王明磊( 7 )
荒诞世界的身体镜像——评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霜降》………………………………………………………… 胡贤林(14)
狭缝中盛开的花朵——对施雨《刀锋下的盲点》人物和意象的解读 … ………………………………………… 赵艳(19)
台湾“外省女作家”访谈录(一)——访谈袁琼琼 …………………………………………………………………………… 司方维(23)
“海东朱子”论《九曲棹歌》…………………………………………………………………… 金银珍(27)
王翃词作的冷色调简析 ……………………………………………………………… 王文娟,孙英(30)
布莱克诗歌中的生态思想 …………………………………………………………………… 吴海霞(33)
从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看美国南方文化的悲剧 … …………………………… 施云波(36)
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 陈珍(40)
促进常州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思考 … …………………………………… 钱明霞,梁俊平,张舒华(43)
常州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秦佳(47)
双语词典编纂中术语的处理原则 … ………………………………………………………… 朱月兰(50)
从meme汉译看术语音译中的选字问题 …………………………………………………… 周政权(53)
法律术语的英译问题探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为例……………………………………………… 金晓燕(57)
禅宗语录“(××)汉”称呼语的语义语用分析——兼论“汉”的历史来源及情感倾向…………………………………………………… 鞠彩萍(63)
网络歇后语刍议 ……………………………………………………………………………… 刘禀诚(70)
汉语演讲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以温家宝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为例 …………………………………………………… 王会凯(74)
简析日本审理程序中的口头主义 …………………………………………………………… 植婵露(79)
论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中调和制度的构建 …………………………………………………… 张加林(83)
提升高校干部执行力的思考 … …………………………………………… 陶岩平,朱锡芳,徐建方(88)
提升大学生村官任职能力的路径研究——以常州工学院大学生村官为例 ……………………………… 宗蕴璋,李帅,张琳,朱爱花(93)
2000年以来常州城区新增人口变化趋势分析……………………………………………… 孙钦荣(97)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基于高校视角的策略分析 … ……………………… 付志荣(1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美学运用 ……………………………………………………… 丁枫(106)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边弹边唱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尹绯(110)
以内容为依托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 … ………………………… 魏际兰(113)
母语负迁移引起的从句错误调查分析 ………………………………………………………… 江悦(118)
第3期
论庄存与的治经特征及传承 ………………………………………………………………… 邵鹏宇( 1 )
张惠言词学与易学关系论略 …………………………………………………………………… 谭坤( 4 )
1960年初的澳门文学——《澳门文学编年史》(节选)…………………………………………………………… 古远清( 8 )
在地记忆与全景视野——评《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 曹惠民(14)
苏轼题画文中的空间意识与生命情怀 ……………………………………………………… 苗贵松(16)
“民族形式”论争与毛泽东战时文艺民族化构想 ………………………………… 夏文先,张巧凤(23)
打工文学写作困境浅析 ……………………………………………………………… 胡丹,刘玉平(27)
论《亚瑟王之死》的世俗性与宗教性…………………………………………………………… 陈莉(30)
福州角梳概述 ………………………………………………………………………… 吴琼,张丽娜(33)
“表现”与“表现主义”——《墨葡萄》与《呐喊》之比较…………………………………………………………… 王雅琴(38)
游离于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艺术之真 ………………………………………………………… 祁劲松(43)
常州市光环境的文化表达与发展策略 …………………………………… 王新军,秦佳,史洪,等(47)
茅盾故乡方言成语的魅力 …………………………………………………………………… 俞允海(52)
论成语对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 ………………………………………………………… 李琳(56)
发语词的功能及其与虚化的关系探讨 … …………………………………………………… 孙园园(60)
《诗经》词头的计量研究及对比分析…………………………………………………………… 刘萌(65)
《西游记》中的“V得O”结构研究 … ………………………………………………………… 江蓉蓉(71)
公司登记机关变更登记行为的反思与重构 ……………………………………… 黄建文,薛向阳(76)
论国家承认对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影响 ………………………………………………………… 李缓(80)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及对策思考 … ……………………………………………………… 雷媛媛(85)
论日本终止对华日元贷款的意图与影响 ……………………………………………………… 伍悠(89)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与优化——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 冉育彭,刘俐丽,曹其,等(93)
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目标定向、归因与学业自我设限的关系研究 … …………… 包海兰(97)
丹麦的社会教育专业课程:框架、特点与本土化 … ………………………………………… 程妍涛(101)
校企合作培养文秘人才的路径 ……………………………………………………………… 董长春(106)
从教师的视角看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 黄炎秋(110)
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 毛亚英(113)
法学案例教学法探讨——以行政法课程为例 ……………………………………………………………………… 何虹(117)
第4期
浅谈吴文化的源流及其影响 ………………………………………………………………… 耿健钢( 1 )
毗陵庄氏概说 ………………………………………………………………………………… 庄小虎( 6 )
《呼兰河传》的家园建构 …………………………………………………………… 计红芳,何艮艮(12)
美国华裔文学中文化属性与身份的自我追寻——从《喜福会》中看文化身份重构……………………………………………………… 段晓芳(18)
元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中的悲剧意蕴……………………………………………………… 王慧(23)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另类”叙事——《孤独者》与《伤逝》的另一种并置阅读 … …………………………………………… 钱亚玲(27)
论汪曾祺小说“性描写”的文化倾向…………………………………………………………… 陈英(33)
论王尔德童话的“变态美” … ………………………………………………………… 贺莉,王少辉(37)
地区文化与旅游商品设计融合的价值取向——基于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文化影响与审美批评的空间思考 … ……………………… 杨帆(40)
动漫形象和文化特征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 …………………………………………… 周嘉禾(45)
拓展城市夜景功能的研究——以常州市的夜景规划为例 ……………………………………………… 史洪,王新军,秦佳(48)
第三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综述 …………………………………………………… 赵贤德,郭晓阳(52)
简论“不A不B”格式成语……………………………………………………………………… 刘敏(55)
成语中的植物文化 …………………………………………………………………… 刘曈,唐雪凝(59)
文化语用学视域下的公示语及其翻译 … ………………………………… 唐兴红,戎林海,魏际兰(64)
高校外事翻译标准刍议 ………………………………………………………………………… 毕政(69)
副词“横竖”的词汇化历程及现状考察 … …………………………………………………… 徐晓蕾(73)
文字学理论的又一次探索——《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评介 … …………………………………… 李晓亮(78)
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篇互文性阐释 ……………………………………………………… 戴丽琼(81)
论恢复和完善录音制品的“准法定许可”制度——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6条的法律解读 ………………… 鲁寅(86)
少年帮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 刘茵(92)
孙中山训政理论与中国宪政 …………………………………………………………………… 刘蕾(97)
高校贫困生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的有效整合 … ………………………… 杜珊珊,李丹虹,屠晓梅(1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的学理阐析 …………………………………………… 张朝松,唐哲(105)
文化创意背景下常州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刘松(108)
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华平(11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创新 … …………………………………………………… 张香萍(117)
本刊声明 … ……………………………………………………………………………(11)(63)(91)(104)
第5期
论梁元帝萧绎的寓言 ………………………………………………………………………… 陈蒲清( 1 )
从跨文化能力角度解读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向 … …………………………… 韩燕(3 )
作为“一代宗师”梁实秋的艺术——以《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为经典个案………………………………………………… 吴周文( 7 )
蔡源煌:台湾后现代小说的代言人 ………………………………………………………… 古远清(11)
他者的想象力——评陈河小说《沙捞越战事》《米罗山营地》… …………………………………………… 李健(15)
从“军师”到“母亲”——凌叔华小说《小刘》解读………………………………………………………………… 崔涛(19)
有限的超越与无限的创造——两类“右派”叙事作品文学观的比较………………………………………………… 张春歌(23)
溯悲探美:解读《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思想 ……………………………………………… 高淑红(28)
清代乾嘉学派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 林茂森(31)
传承经典传神书法——评羿耿庵的书法艺术 …………………………………………………………………… 邓凯(34)
国画诗性意境的建构 … ……………………………………………………………………… 陈必聪(38)
数字艺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矛盾体 ………………………………………………………… 王健(41)
论大学生戏剧实践的文化价值 ………………………………………………………………… 曲师(45)
异体成语琐议 … ……………………………………………………………………………… 王建军(48)
“衣锦还乡”的深层文化意蕴………………………………………………………………… 冯盈之(52)
《贤愚经》中的评议句………………………………………………………………………… 许晨晨(55)
隐喻理解,概念隐喻理论还是范畴包容模型? …………………………………………… 唐世民(62)
教师话语中的元语言现象与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 …………………………………… 时常珺(67)
盗窃行为犯的既遂未遂问题研究 ……………………………………………………………… 赵明(72)
加强基层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以常州市高新区检察院办案实践为视角 … ………………………………………… 沈安琪(77)
论财产公示“零投诉”背后的公众“政治冷漠”问题及其消解途径 … ……………………… 徐静娴(82)
美丽的谎言——刘丽川之托词论 ……………………………………………………………………… 施伟国(86)
常州纺织服装企业大学生员工离职的实证研究 ……………………………………… 赵兢,金政(90)
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与其心理韧性的关系 ………………………………………………… 杨玲(95)
论当代合唱类型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 …………………………………………… 乔邦利(100)
地方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探析 ………………………………………………………… 李一青(105)
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多维习得与综合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 李梁(109)
常州地区非专业日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考察 …………………………………………………… 李哲(113)
论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兼容能力的培养 ………………………………………… 印兴娣,毕翔(117)
本刊声明 ………………………………………………………………………………………………(27)
第6期
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方言保护与传承的影响——以常州“口头非遗”为例……………………………………………………………… 金丽藻( 1 )
常州传统祭祀概说 …………………………………………………………………………… 邵建伟( 5 )
戚墅堰区樟村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初探——兼说江南农村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 …………………………………………………… 陆岩(12)
常州发展数字标牌产业的思考 … …………………………………………………………… 赵红阳(15)
解读李碧华的宿命论——以《生死桥》为例……………………………………………………………………… 戴小霞(18)
论基督教文化与《放逐伊甸》的宗教主题对位………………………………………………… 刘敏(21)
桥梁·触角·心田——评陶然主编的《香港文学》选集系列………………………………………………… 曹惠民(25)
“墓庭的光景”——徐志摩诗文中的坟墓意象解读 ……………………………………………………… 杨俊国(28)
试析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林语堂现象 ……………………………………………………… 刘奕华(32)
试论李劼人作品中的民间文化元素 ………………………………………………… 蒋含璐,杨晖(37)
单身、禁忌与狂欢:《单身男子》中的三重主题变奏 … ……………………………………… 温军超(42)
现代产品设计中中国元素与造型的契合与实践 … ………………………… 朱兆华,高瞩,吉晓民(46)
设计中的“相反相成”与“相辅相成”………………………………………………………… 吴文治(52)
招贴设计的逆向思维分析 …………………………………………………………………… 刘毅飞(57)
绘画空间表现研究 …………………………………………………………………………… 胡伯忠(60)
成语韵律漫议 ………………………………………………………………………………… 于广元(64)
《红楼梦》成语的文化透视 …………………………………………………………… 周锦国,施敏(67)
汉英语篇翻译中的结构调整 ………………………………………………………………… 周政权(72)
大师已逝 风范依存——纪念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 …………………………………………… 戎佩珏,戎林海(77)
试论法语习语及翻译方法 …………………………………………………………………… 刘千千(80)
“十年词汇”共时嬗变对20世纪现代汉语词义的影响 …………………………………… 唐余俊(84)
名词“眉目”的词汇化历程及其机制探究……………………………………………………… 秦晴(88)
论“两高”最新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司法解释的缺陷及完善 ………………………… 吴舟(93)
简析文化建设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 熊焱生(98)
丹麦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特色及启示 ………………………………………… 付延风,张建波(10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观赏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王燕(105)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美电影与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 … ………………………………… 刘吉林(109)
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杨娟(113)
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探析 … …………………………………………………… 刘海鹰(117)
本刊声明………………………………………………………………………………………(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