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形象和文化特征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

2012-04-02 07:20:53周嘉禾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动漫性格特征

周嘉禾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性格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如刚强、懦弱、自信、乐观、寡断等。性格虽然随着个体社会实践的开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但又以个体生理素质为基础。由于具体社会生活的不同,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的特征,性格与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等,是相互影响的,性格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对于儿童来说,性格左右着他们兴趣的发展方向,制约着他们能力的发展水平。

性格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性格是可以塑造的。儿童良好性格及健全心理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父母影响、社会风气等因素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动漫产业飞速发展,动漫产品层出不穷,对于动漫产品最大的受众群——儿童来说,其性格的发展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动漫产品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漫形象特征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即儿童对动漫形象(尤其是人物)性格的模仿和复制;二是动漫文化特征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即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产品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影响了儿童性格发展的方向。

一、动漫形象特征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动漫形象(尤其是人物)的性格往往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出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对这些动漫形象的偏爱,儿童往往会模仿这些动漫形象的角色行为,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体现和反复演练。所谓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仿照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模仿”一词仅用于个体模仿或再现另一个体的行为和身体动作,它属于一种心理过程,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儿童在模仿过程中,再现了他人的一些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主要是语言、姿态、动作和行为。这些特征、行为方式、语言、姿态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合理的情绪倾向性[1]。

儿童对于动漫形象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模仿,其实就是他们受到非控制的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与社会生活中某些人的行为相类似。模仿的影响力,取决于榜样的崇高威望和地位,也取决于榜样行为的大众化、新颖性和实用化的程度。动漫产品中的大部分角色形象是正面的,他们往往代表了正义、和平、公正和文明,儿童在模仿这些形象的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体验到了合作、分享、团结、成功的快乐,这种双向的刺激促使儿童模仿的兴趣不断增强。心理学研究认为,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呈螺旋式的反复上升的态势。没有模仿,就没有儿童的成熟和进步。儿童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将动漫形象中积极的行为特征内化成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形成一种乐观、开朗、向上、善良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接受和继承了动漫形象正面化的性格特征。

与此同时,动漫形象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方式和外部特征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儿童,阻碍了他们良好性格的塑造。尤其是在当今动漫产品多元化的时代,动漫产品层出不穷,动漫形象好坏不均,很多带有暴力、色情、散漫、双面甚至多面性格的动漫形象也被缺乏明确价值判断能力的儿童所喜爱。一方面,由于儿童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他们极易受某些形象造型独特、画质精美华丽、音效引人入胜、内容却空洞乏味的动漫产品所迷惑。尤其是一些日产动漫人物描绘老练,表现手法成熟,而内涵却很空洞。如被儿童所熟知的《樱桃小丸子》中的主角形象行为具有很大的煽动性,很多行为是不能被社会所认同的;再如所谓的日本经典动漫《圣斗士星矢》中的双子座撒加这一形象,其性格具有很强的两面性。对于缺乏明确价值判断与足够鉴赏能力的儿童来说,若长期接受此类动漫产品,将会对他们良好性格的塑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走向歧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动漫产品至今未设置严格的分级制度,一些成人动漫、劣质动漫乘机传播到了儿童中间,儿童从动漫产品中过早地接触到了在他们这个年龄本不该接受的内容。令人奇怪的是,许多国内外的一些所谓动漫“大片”,不仅儿童喜欢,成人也都乐于和儿童一起欣赏,在成人的休闲与娱乐中,大大增加了儿童接触不良动漫形象的机会,影响了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二、动漫文化特征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动漫文化特征是动漫产品的灵魂,任何动漫产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其民族文化特征。国内外的动漫产品在文化差异方面非常明显,日本动漫文化在各方面都居世界领先水平,欧美国家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制作水平紧随其后。而我国的动漫文化仅处于初级阶段,与动漫强国的差距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提起动漫文化,很多人自然就会想到日本的宫崎峻,美国的梦工厂,而回想我们自己,最多也就是很早以前的《牧童》、《哪吒传奇》、《小蝌蚪找妈妈》和近年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为数极少的几部。中国当年的水墨动画是世界一绝,但却未能保持。缺乏创新、简单模仿、一味说教,不仅让我们的动漫产品没了市场,更让我们的动漫产品失去了应有的文化特征。

动漫文化特征的差异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是很大的,日、美两国的动漫产品各自包含了多样化的文化风格,又各具特色。我国的动漫产品更多地强调了集体主义的文化特点,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则非常强调个人主义。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动漫产品对塑造儿童性格具有积极作用,它可以使儿童从小学会关心他人,体会到友好、信任、合作、帮助、分享的快乐,将个体发展融于集体发展之中。与此同时,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儿童性格的塑造也具有负面影响,他们喜欢选择从众,不愿意表现出自己过强的能力。而在个人价值优先的国外,个体利益超越集体利益。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其动漫作品中展现的自由与平等是最重要的特征,动漫形象善于展示自我能力,而权威意识很弱[2]。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动漫产品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十分明显,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主要是能促进儿童从小就形成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消极的方面则是容易养成儿童过于自信、主观武断等不良性格。

当然,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国外动漫是儿童开拓视野、了解外来文化的一条捷径。国外的动漫产品作为一种人文思想的表达形式,也在时时刻刻展示着异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比如说日本动漫产品中强调的团队精神,美国动漫产品中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这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是很有利的[3]。但其中有一些充满排外、暴力、色情、歧视等倾向的动漫产品,比如美国动漫中强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这种思想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被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在无意中接受,滋生不良后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和家长能对这些外来动漫产品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目前,不仅有部分国外动漫产品被列入了黑名单,更有一些国内动漫产品也被禁止传播。

从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至今已有200余部优秀国产动画片获得了推荐。这些动画片内容较多地选择了历史题材、神话传奇、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政府部门希望通过这些优秀的国产动漫来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坚强、勇敢、自信、善良等性格。但对于儿童来说,国外的动漫产品,尤其是动画片和漫画书,无论从思想内容、情节设计、人物造型、画面质量上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这种差异使得儿童更愿意接受外来的动漫产品。

三、结语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们的作用,既可以助人走向成功的彼岸,也可以将人推入失败的深渊。人没有完美无缺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有长处与短处,都反映着一个独特的世界。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产生了诸多影响,而业余时间的增多、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儿童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多元化的动漫产品,这给他们性格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造成了儿童性格差异的扩大。优秀的动漫产品能塑造儿童良好的性格,培养他们开朗、活泼、自信、勇敢、独立等品质;而劣质的和带有显著文化差异的动漫产品则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黄艺.论模仿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2008(12):116-117.

[2]何小清.中美价值观差异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126-128.

[3]李三强.中美动画文化精神之比较[J].电视研究,2007(1):63-64.

猜你喜欢
动漫性格特征
猫的性格爪知道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抓住特征巧观察
动漫二次元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48:27
锋绘动漫
看天下(2016年23期)2016-09-02 18:45:06
开口笑
故事大王(2016年1期)2016-04-21 17:49:25
锋绘动漫
看天下(2016年5期)2016-03-14 22:43:42
性格反转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