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与回归: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然走向*

2012-04-02 04:35葛小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套路武术

成 英 葛小军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云南 楚雄 675000)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它蕴涵着异常丰富的哲理和中华民族探究人体和生命的文明果实,数千年来,武术依托着武术教育这一重要手段传承发展至今。然而,伴随着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步伐,武术教育受到了西方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体系的猛烈冲击,并逐步走上了以培养运动技能为核心的西方式体育教育轨道。这场教育模式的“和平演变”引发了诸多的实践问题和文化问题。因此,探究武术教育现实之困境,剖析造成武术教育现实困境的深层原因,正确把握武术教育的应然走向成为中国武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迷失:武术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1 重竞技武术,轻传统武术

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它融汇了几千年中国人民的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变的技击方法,有踢、打、摔、拿、击、刺等,而且不同的击法又有不同的劲力要求与技巧变化,各拳种流派又有许多独到的方法与风格,从而形成了一个林林总总、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庞大技术体系。[1]然而,我国当前的武术教育却重视竞技武术的教学,轻视传统武术的教学;重视竞技武术中规定套路的演练,轻视传统武术中各种拳种技击动作的学习;重视培养掌握标准化技术动作的武术运动员,轻视培养熟悉传统武术技巧和内在功法涵义的武术人;重视武术动作“高、难、美”的艺术效果,轻视传统拳种“巧、灵、异”的风格流派。这种竞技化的教育倾向不仅造成了武术体系日趋狭小,武术动作套路日趋长拳化,武术动作方法日趋技巧化,武术运动伤病日趋多样化,还改变了武术的传统功能,使武术向着舒展优美、准确工整、快速流畅的“难、美、艺术性”体育项目转变,并逐步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附庸。

1.2 重技术教学,轻理论教学

武术被称为“国粹”、“国宝”,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它涵盖了中华传统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等国学内容,表现了整体观、阴阳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注重内外兼修,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需要代代相传。然而,我国当前的武术教育只重视技术教学,轻理论教学。据调查,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每学期有6—8学时的武术技术教学,没有武术理论教学课时安排,甚至在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学中,理论课课时所占总学时比例基本不超过20%,一般为8%—12%,而且,理论课的教学基本围绕技术课进行内容安排,关于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学课时更是少之又少,不足5%。这种“重技轻理”的现象虽然渐渐融入了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却渐渐隔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光彩。

1.3 重套路教育,轻攻防对抗教育

武术教育是武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武术技术与武术理论的传授或熏陶,从而达到对武术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2]武术教育要重视具体方法的讲授,更要重视受教育者的攻防对抗意识和武术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受教育者能切实体验武术之技,领悟武术之道,从内心真正掌握攻防技巧,接受武术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这才是武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当前武术教育逐步走进了“唯套路论”的教学怪圈,教师填鸭式地进行套路技法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练习着一招一式技术动作,有关攻防对抗的见招拆招、实战对抗教学很少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体操化的教育倾向不仅淡化了武术防身自卫的功能,降低了武术的魅力,更无法展现武术之博大精深,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无法使学生形成自学、自练、修身、养性的自我锻炼习惯。离开了具体的攻防实战对抗,也就离开了主体对武术的心理体验和理性加工,仅通过课堂上的套路教学,无法使受教育者形成牢固的记忆,也很难使受教育者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武术人。

1.4 重知识性教育,轻理念性教育

当今武术教育应是一种素质教育,或是一种理念教育。武术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注重武术技术和理论知识的灌输,更要注重全民参与愿望和民族文化自觉等武学理念的形成。武术技术和理论知识只是形成武学理念的基础,武学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国人对武术知识的主体感受、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信念。要统一武术知识和武学理念,就必须强化武术的文化意识和内蕴价值精神。然而,当前武术教育只重视知识性教育,轻理念性教育,套路动作技术要领的讲解大于攻防涵义的分析,统一标准化的练习多于自我练习与体悟,外在表现形式的培养多于内在武学理念的熏陶,教学的重点是武术技法的练习,而不是武术之道的升华。这种具体化的倾向掩盖了武术的本源、本体和客观规律,淡化了武术的民族文化意识,削弱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使武术渐渐成为一项“纯技术”的体育运动项目。

2.反思:造成武术教育现实困境的深层原因

2.1 中外文化的争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种文化思维的碰撞愈演愈烈,逐步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文化战争中,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渗透和争夺,显得力不从心,逐步走入一个失落与尴尬的境地。“文化娱乐化、历史虚无化、语言失范化、艺术消费化等不良的文化生活方式,正在消解着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3]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武术在西方体育文化和外来武技文化如跆拳道、空手道的双重夹击下步履维艰,国人也渐渐漠视中国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始简单模仿,过度借用现代体育的文化理念去改革武术,标准化的技术动作和规定的套路逐步被创编出来,显著的“中华民族文化标识”正在褪色。中国武术教育在西方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遮蔽下改变着传习方式,家庭式教育,师徒式教育逐步远去,大一统的体育教学开始占领着武术教育的高地,武术也渐渐成为体育项目的一种,沦为西方体育文化的附庸,并逐步走向边缘。文化的争夺往往经历着失落、冲突和再生的此起彼伏,中华传统武术与外来体育文化的争夺也不例外,正处于低谷的中国传统武术,虽然一时迷失了自我,但是只要勇敢的拾起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内在灵魂,就不会永远失落下去,一定会再现往昔的盛世景象,重新站立在世界文化丛林中。

2.2 价值认同的偏离

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和一个独特的人体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全息元”,全面地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定势、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4]武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健全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国外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经历了两次价值认同的偏离。在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武术超越了本身价值,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和“强种救国”之必要,关乎着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武术教育也被抬高到谋求国家富强的地位。在自然体育观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武术被看作“卫生之方”和“最良好之运动法”,将武术看成“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忽视了武术的文化价值。当前武术教育仍然是一味“不筑墙”式的西化,走进了西方体育文化发展轨道中,武术被体育化,武术教育也演变成体育技术动作教学和休闲娱乐方式培养的过程,而武术的社会属性、文化价值、技击价值、美学价值和修身养性价值在武术教育过程中渐渐被遗忘,武术教育陷入了没有文化底蕴的困难境地。只有重新审视武术教育,全面把握武术的功能价值,既不盲目,不提倡民族主义的文化自大,又“自觉”地继承民族文化的精粹,摒弃一些落后、封建的东西,才能使武术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可持续发展下去。

2.3 教育模式的异化

武术的多样化是武术长盛不衰的根源,各地区风格迥异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武术拳种文化,如中州武术文化、齐鲁武术文化、燕赵武术文化、巴蜀武术文化等等,它们是各地域武术文化的表现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多样化的区域武术文化在家庭式和宗派式的传统武术教育的传递、保存和活化下维持并发展着。门派内的传习、门派间的切磋使得各种武术拳种既保留了自己的风格体系,又互相融和,取长补短。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武术教育模式开始向着大一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转变,在教材一致性、培养方法一致性、比赛规则等同性等条件的促使下,武术教育虽突破了区域界限,却淡化了教育的区域性,陷入“一个世界,一个声音”的迷茫境地。统一就是异化,武术教育本就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花园,而不是同一色系的单调画板。[5]同时,武德是武术之根基,传统的武术教育以德为先,将武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置,并贯穿武术整个教育过程,如今武术教育以身体素质为先,动作技能习练为主,忽视了武德的教育。丢弃即为异化,武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培养优良品德、坚韧性格的德育过程。改变当前异化的学校武术教育就需要立足于武术的多样化,因地制宜,积极开设地域性武术课程,重视武德教育,将修身养性置于武术教学之首要。

2.4 代际传承的断裂

由于工业现代化、网络信息化、交通便利化和人口的流动化促使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日渐开放化、多元化,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迅速传遍中国大地,成为主流体育文化。青少年自小开始感受主流体育文化的魅力,追逐足球、篮球、赛车等时尚运动,接受现代体育教学,逐渐疏远了武术的继承。同时,由于认识的偏差,当下父母更愿意自己的独生子女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愿意他们学习枯燥、无味、且没有前途的中国传统武术。就这样,中国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和传承者日渐稀少。另外,在符号消费商业化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中国传统武术价值观也悄然嬗变,学习武术是为了竞技武术运动员和影视武打明星的梦想,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价值,这种被异化、扭曲和变形的武术传承思想不是传统的赓续,而是实质性的毁灭,它剥离了武术与传统文化,偏离了武术的本源和价值根基,使武术成为断了线的风筝,漂浮在怯魅化的现实世界中,最终走向消亡。传统武术代际传承的断裂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嬗变,只有重拾文化自信,回归武术本源,才能使中国传统武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3.回归:武术教育的应然走向

3.1 立足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以武修德

千百年的锤炼,武术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繁荣的一个显著象征,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严密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技击理论、独特的人体模型、完整的锻炼体系,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御敌、制人取胜等一系列功效,而且还依托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跟军事、宗教、教育、医疗、艺术、嬉戏等活动紧密相连和相互渗透,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哲学智慧、社会心态、风俗民情、审美观念、艺术情趣、思维定势、行为方式,[6]处处彰显着优秀的道德伦理。“尚武崇德”、“文以心评,武以显德”,中国武术历来倡导重道德、尚伦理,以武修德,以武传承民族文化。武术教育理应承担起繁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倡导“以武修德”,将尚武与崇德这两个方面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在传授武术技能方法的同时,注重武术文化的教学,将“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等武德信条和“阴阳、动静、八卦、五行、太极”等哲学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不断强化“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3.2 重视体悟,技道并重

将玄妙之大道下达于具体而微的格斗技艺,又通过物质世界的技法演练参悟精神领域的天地大道,才是中国传统武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技道合一。[7]和西方体育相比,武术不仅重视人体的外在表现——技的练习,更加注重内在的运动——道的升华。道是武术的本源、本体、客观规律,是蕴涵在武术技巧中的中华民族思想,它“进乎技矣”,是一种思考,一种哲学。它的升华需要在持久习练功法技能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才能得以体悟。武术之成就非一日之功,它的修炼重在过程,重在潜移默化。因此,武术教育理应倡导“技道并重”,将练技与悟道这两个方面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强化习练者自主学习意识,鼓励终身习练,引导习练者不断探究武术技法的文化内涵,将情感享受和主体感受经验融入到习练过程中,使其在旷日持久的积累中体会武术的技法、价值、道理和规律,感悟武术之真。同时,武术教育还应培养习练者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其在不断参与武术的过程中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又调节心理,提升文化修为。

3.3 还原技击,淡化套路

武术原本是一种技击术,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其技术核心。从历史角度看,技击性是亘古不变的武术教育主导思想,套路运动只是武术广博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虽然近些年在武术教育中占领着主导地位,但是长年累月、千篇一律的程序化长拳套路,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都缺乏其他的武术内容渗透,不仅不能全面展示传统武术“体用兼备”、“打练结合”的特点,也不能提高习练者的兴趣。因此,武术教育应深刻理解武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全面把握习练者的习武需求,充分发挥武术运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还原技击,淡化套路,剔除过去一些程式化的套路结构和组合,从传统武术流派中选取一些比较实用的招法进行组合,从散招入手,进行单势技法、组合技法学习,再进行对抗练习,最后进行套路串,[8]并在此过程中还要明确攻防涵义,既要讲解单个动作的技击性,又要阐明整个套路的攻防变化,让学生在“舞对合彀”的打练结合中运用攻防技术表达动作意向,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地运动表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9]

3.4 会通中外,创新发展

武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武术正处于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一方面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快速冲击下和外来武技文化如跆拳道、空手道的文化渗透下,传统武术受到了严峻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经过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滋润和数代武学大师的打磨,武术不仅根基深厚,还可以海纳百川,在世界体育文化大碰撞中,武术有重振自己活力的能力。费孝通教授曾说:“文化创新要以我们的生活和研究实践为基础,但也离不开对于异质文化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样,我们就能既把自己文化的优秀部分发扬光大,又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不断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武术欲求超胜,必先会通。因此,武术教育要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超越短视的观念,积极地激发、调动、改造内在资源,能动地与国际接轨,既不固步自封,又不盲目效仿,用平等的文化视野、开阔的文化胸襟去会通中外优秀教育思想的理念,从而创新发展,建构出更具生机、更具后劲的动力体系。

4.结束语

“在当代国际社会竞争中,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民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竿重要标尺,保持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继承性,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0]文化需要救赎,传统武术在文化争夺的时代浪潮冲击下正逐步消解,象征时代符号的现代武术给人们带来眼花缭乱的刺激和快感的同时,也逐渐忘了自己来自哪里,将去向何处。武术教育的目的是借助传统武术这一载体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因此,武术教育理应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还原技击之本性,并按照自身的文化逻辑,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精神,融会古今,贯通中外,不断创新,构建起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文化体系。武术只有把握自己的文化根脉,才能在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走向美好的未来。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

[2]李龙.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 [D].上海体育学院,2007.

[3]李舫.寻找文化中国 [N].人民日报,2005-2-16.

[4]王岗.武术发展中的“文化围城”现象审视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28—1331.

[5]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 [D].上海体育学院,2007.

[6]薛晓媛.现代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崩离与融合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7):50—53.

[7]曾小月.由技入道——论中国武术之体道思维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7):54—57.

[8]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J].体育学刊,2007,14(7):66—68.

[9]徐林川.以攻防格斗为主线的武术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34(2):191—194.

[10]子彬.国家的选择与安全[M].上海:三联书店,2005:140.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套路武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