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之思路

2012-04-02 04:25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对象化手稿黑格尔

唐 瑭

(南京大学 哲学系,南京 24100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理论部分,时至今日,对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如何历史地看待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我觉得首先应该从思想史层面厘清“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渊源,再从文本本身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这样才能回归到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原初语境。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在思想史上到底是对黑格尔的异化劳动理论的继承,还是对当时对它影响更大的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理论的继承?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里认为,不仅仅是异化劳动理论,就整个手稿而言,都“处于费尔巴哈总问题”的影响之下。这个评论有些武断,因为在手稿创作过程中,马克思的思想也是不断发展的。

在第一笔记本中,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基本上属于费尔巴哈的思路。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57;而“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1]57;最后,“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1]57马克思这里还是深受“类哲学”的影响的,劳动相对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异化的。

接下来,马克思是从四个层面,展开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论述。

(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51“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技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53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是私有财产中人与物的主客对立关系。“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1]85马克思是从物对人的异化来论述的,他已经不把物单纯地看作自然神赋的,而是把物看作积累的劳动的结果,而生产的产物又成为进一步生产的前提。但此时的马克思仍然摆脱不了人本主义思维,他虽然想从英国国民经济学家物我对立的思路中找出异化的根源,可是他仍然用人的类本质异化的武器批判主客颠倒,最后只能是五十步笑百步了。

(二)劳动活动与工人相异化

劳动本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主体生命的本质体现,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恰恰阻碍了工人的“自我实现”,无法使得“人的类本质”实现。这实际上又推导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另一方面,即人与自己的类本质异化。

(三)人与自己的类本质异化

人之所以要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因为人本身就是对象性的存在,而对象性存在物的根本特点是,它不仅自身是一个对象,而且还要统帅自身之外的对象,“这些对象是表现和确证它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1]105。因为“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106;所以,马克思说:“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1]88。劳动本身是人的本质,但是这个本质成为人自然需要的手段,类的本质成为满足个体的手段,本质与手段的颠倒使得人与自己的类本质异化,不过这种异化还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缺乏使得这种异化成为可能,要改变这种现实,必须通过自身的自我反思实现。

(四)人对人的异化

即个人与个人的相互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动物性生存相异化。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同个人的存在相异化,个人可以不劳动,但却可以拥有类本质,拥有物质财富,不劳动也可以过得非常好,资本家就可以通过剥削工人过上很有体面的生活。这样,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对立,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外在直接差异变成了内在的对立。这里,马克思是站在主体间的关系看待“异化劳动”的,他用法国的主体平等观念来批判这种“非人”关系。

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手稿本身呈现出三国理论范式。异化劳动的第一方面,是从人与物的关系,即主客关系探讨异化,体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思维;第二和第三方面,从自我反思、自我实现的角度探讨本质与手段的颠倒,体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第四方面,从主体间的法权关系谈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呈现出法国式的思维方式。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三国理论范式何为主导?马克思的思路将何去何从?到底是用“人的本质的异化”来说明主体间不平等以及主客颠倒,还是用“自身关系”统帅主客体、主体间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直接决定着手稿自身的定位。

其实这个问题的分歧和困惑,关键在于马克思“异化劳动”中的“劳动”该如何理解。关于“劳动”的问题可以溯源到黑格尔那里,早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黑格尔就论述过主观需要和客观性的问题,他把主观需要的满足——即达成其客观性——的手段把握为以下两端,即(1)通过外在物,(2)通过活动和劳动。后者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中介。这里,主观需要是通过外在物确认的,或者说,主观需要的满足是通过与“他者”发生关系来确认自己的,但是发生这种中介和关系的恰恰是劳动。

除了《法哲学原理》外,引起马克思进一步触动的文本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因此,我们对“劳动”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必须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即从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开始”[1]97。在《精神现象学》的第四章,黑格尔谈到,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这里的“自我意识”并不完全停留在纯粹的抽象意识中,是需要通过劳动这一中介,自我意识实现自身的确认,但自我意识又如何通过劳动来实现自我确认?黑格尔是用历史变迁中升华主体的奴隶的自我意识来论述的。在黑格尔看来,真正的自我意识是具有欲望的,双方相互承认,但是在主奴关系中,主人从来没有平等地看待奴隶,奴隶虽然承认主人的意识,但是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而改变这一局面的,正是通过劳动。在主人面前,奴隶感觉到自为的存在只是外在的东西或者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在恐惧中他感觉到自为存在只是潜在的,而在陶冶事物的劳动中,自为存在则成为他自己固有的了,他开始意识到他本身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奴隶据以陶冶事物的形式由于是客观地被建立起来的,因而对他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即是他自身;因为这形式正是他的纯粹的自为存在,不过这个自为存在在陶冶事物的过程中才得到了实现。因此,正是在劳动里(虽说在劳动里似乎仅仅体现异己者的意向),奴隶通过自己再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才意识到他自己固有的意向。”[2]131也就是说,在劳动中,自为存在通过劳动获得了自我确认和自我实现。黑格尔在这里已经看到了劳动的重要性,看到了只有在劳动过程中人才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意识,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我们发现,黑格尔的异化劳动理论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表述形式有相似之处。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正是劳动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所以,海德格尔评价道:“劳动的新时代的形而上学本质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已预先被思为无条件的制造自己安排自己的过程,这就是通过作为主观性来体会的人来把现实的东西对象化的过程。”[3]384但问题的症结也出在这里,“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1]102

黑格尔把作为内在本质的观念同作为对象的存在联结起来,“黑格尔理解到——尽管又是通过异化的方式——有关自身的否定具有的积极意义,所以同时也把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的外化、人的非对象化和非现实化理解为自我获得、本质的表现、对象化、现实化。”[1]113黑格尔实际上是将异化看成了自我意识证实自己本质力量、完成自我复归的一个必然环节,是通过扬弃异化来实现自己对自身本质的重新占有、自我的重新确认。劳动在黑格尔那里表现为自我规定的无限活动——精神从它自身出发,经过它的异在又返回自身。这样,通过劳动中介实现了作为内在本质的观念同现实的对象的联结。

在笔记本三中,马克思虽然批判黑格尔但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他认为人在对象化劳动,即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并扬弃异化,通过劳动实现对简单的物的超越;现实的人只有通过劳动走向自然的对象化,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马克思在此高度评价黑格尔:“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101

我们并不能因此认定马克思放弃了对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虽然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理论功绩,将劳动作为中介把人类历史串在一起,但马克思仍然没有放弃对黑格尔的批判,他认为:“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101黑格尔把构成哲学本质的那个东西看成劳动的本质,他依然遵循着本质主义的思路,把本质与对象封闭在自我扬弃、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精神内部运动中,而马克思此时的逻辑实际上还受着费尔巴哈的影响,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从精神内部的逻辑演绎中走出来,走向具体的现实。

马克思在手稿最后的增补部分开始从需要、分工和货币三个层面探寻“异化劳动”问题,马克思的思路也似乎要从形而上的探索走向现实问题的分析,但是他能否对自己固有的逻辑清理,实现自身逻辑的扬弃了?这恐怕不是马克思一厢情愿就能改变的事,因为马克思的理论批判负载着理论抱负——追究异化的根源,这个思路一直从“宗教异化”到“政治异化”再到“经济异化”,可以说是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探寻“异化”的基础。

到了手稿的后面,马克思开始用分工(主体间关系)来批判异化,面对国民经济学家分工交换的循环论证,马克思认为“极不明确并且自相矛盾”[1]134。“平等不过是德国人所说的自我=自我译成法国的形式即政治的形式。”“异化的扬弃总是从作为统治力量的异化形式出发:在德国是自我意识;在法国是平等,因为这是政治;在英国是现实的、物质的、仅仅以自身来衡量自身的实际需要。”[1]128英法思想家追求主体的解放和自由,但是,国民经济学家却把解放的砝码压在能获得更多物质财富的物上,主体的解放变成了主体的物化。黑格尔则从历史生成的角度推进对“主体”的改造,用国家主体外化活动取代英法市民社会的抽象主体,更为重要的是,他用“劳动”这一概念搭建内在本质与对象存在的中介桥梁。马克思从黑格尔异化劳动理论汲取了营养,但又试图跟着费尔巴哈从“对象化”角度复归感性的自然,这种类本质的思路决定这种探讨还是在抽象的王国里打转。

劳动异化相较于政治异化、财产异化已经使问题的聚焦点收缩得很形而下了,但是“劳动”作为中介只是为寻求异化的本质开路的,“所以,它只能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1]128可见,马克思最终还是无法摆脱自己固有的德国人的思维传统,诉诸于“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1]9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原初语境是对国民经济学家理论的摘要,国民经济学家希冀通过物的解放来实现人的解放,但是这种解放路径是建立在物的崇拜与抽象的人崇拜统一的基础上的,当时的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还很难完全消化,只好继续诉诸于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资源。手稿笔记本一依赖的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理论,在对黑格尔批判的同时,他又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尤其是劳动理论的历史性生成,帮助马克思把人的解放同抽象的历史活动联系起来,并且以“异化”为线索,不断拆解历史活动的“抽象性”,从宗教到政治再到经济,直至“劳动”,并试图从经济活动的需要、分工和货币来探究异化根源,但马克思仍然走不出自己憎恶的抽象王国,走不出自我设定的抽象人的崇拜。于是,他只能用“共产主义”理论寻求突围路径,他坚信“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因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得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任何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的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34由此看来,马克思手稿最后依赖的还是德国古典哲学包装的“共产主义”理论,他希望“共产主义”成为解决劳动异化的重要武器,这种解决路径仍然是没有现实基础的形而上的幻想。

实际上,马克思一生的理论追求都没有放弃对异化问题的批判,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批判的现实逻辑有没有生成,马克思在《1857-58年经济学手稿》就强调:“劳动可能是必要的,但不是生产的。”[4]26这实际上把劳动具体化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而价值关系本身正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劳资关系的对立。因此,这种异化劳动的批判就不再是抽象的历史演绎,而是基于现实根源的批判;但是,我们不能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过高要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我们也要看到马克思试图改造黑格尔“异化劳动”理论的努力,但马克思的理论探索仍将继续。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对象化手稿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丢失的手稿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手稿
论对象化及人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