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强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国运转昌,翻译事业繁荣正未有穷期,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对翻译人才的旺盛需求。这就在全国范围内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与提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面对国家的需要,加快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在2006年决定在复旦大学等三所高校进行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试点工作,就此正式拉开了我国高校翻译人才正规培养工作的序幕。这些年来,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试点院校在不断地增加,已经扩展至四十余所,表明这个新专业的确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有必要对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冷静的思考,以期对翻译专业的建设形成贴切的、带有前瞻性的共识,最终有利于本科翻译专业走上健康而又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下管见,意在抛砖。
在申请设立翻译专业之初,曾经遇到阻力,这种阻力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观点之上:
第一,既然已经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还有必要再设立翻译专业吗?懂外语的人就应当会搞翻译;
第二,翻译专业因其各方面的基础要求较高,不适宜在本科阶段设立,而应定位在研究生层次。后来经过相关专家的反复讨论、甚至力辩力争,才使持这两种观点者逐渐改变看法。现在有关的专家与教师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即懂外语与能搞翻译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来说翻译人才(包括口、笔译)都是要经过专门的严格训练才能从事职业工作。这就是翻译专业最终获准试办的基本理据。
解决了翻译专业可否设立的问题之后,紧接着就是要回答其在本科阶段的设立是否合理的问题。不错,在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的一些高校,基本都是在研究生阶段设置翻译专业的(我国除传统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有翻译研究方向外,从2007年始另外设置了翻译硕士专业,即MTI)。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国外、境外的情况与国内、大陆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在本科阶段设置翻译专业完全出于具体国情与实际可行的考虑。首先,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向纵深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更强劲地走向世界,对于翻译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的需求都是前所未有的。多出翻译人才,快出翻译人才,是国家、社会、各行各业客观的需要与呼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其次,我们必须看到,翻译人才既可以有层次与领域之分,更存在天赋与成才条件的差异。因而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应当是单一的。有条件的地区、高校,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最发达、对翻译人才最急需的地区和高校,应当允许在培养口、笔译人才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再次,我们还应当意识到,翻译人才的好苗子在我国其实是大量存在的。相当多的青年学生由于较优越的家庭条件或个人天赋,进入大学时语言的基础已经相当不错,不一定非要等到四年之后再考研才进入翻译专业。只要培养方案合理,课程设置恰当,本科翻译专业是完全可以建设成功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与现实的状况,目前我国的本科翻译专业都是在外语院系内设立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本科翻译专业就一定只能设在外语院系之中,更不能认为,凡是外语院系就一定有资质试办翻译专业。能试办本科翻译专业的外语院系应当具备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在其历史的发展中有没有浓厚的翻译传统,有没有一些(或一代又一代的)有影响的翻译家或翻译研究学者,有没有一批为社会接受、为广大读者称道的翻译佳作,有没有公认的为当地的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活动做出过显著贡献的翻译将才。我认为这四个”有没有”,对于新建翻译专业是不是从根本上具备良好的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语言专业有浓厚的翻译传统,说明它一定有相当的翻译积累,包括对翻译认知与翻译实践的积累,对翻译本质认识的积累,以及对翻译这种特殊的写作过程中的辛酸与甘甜的积累。一个语言专业产生过有影响的翻译家或翻译研究学者,可以证明这个即将试办的翻译专业有自己的灵魂人物,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对学习翻译的青年学子会产生积极的号召力。一个语言专业曾经为社会奉献过为广大读者称道的翻译佳作,可以说明这个新专业的试办是在前人翻译成就卓然的背景下开始的,也预示着前辈翻译名家的译风将会得到传承。一个语言专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对外活动有否显著的贡献,一般都体现在是否有几位不可替代的翻译将才活跃在重大的翻译场合或翻译任务(项目)中,他们或是当地重大文化、外事翻译的定稿人,或是首席传译专家。有这样的翻译领衔人物作为翻译专业的核心师资力量,这个专业的教学质量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的。
当然,上述的四个基础条件也不一定要全部具备方可试办一个翻译专业,但是起码要部分具备才可以考虑能否建立一个翻译专业。不然的话,仅靠一股子热情,或出于功利之心来办翻译专业,只能是基于沙滩建大楼的行为,最后的结果不是“楼危危”,便是“楼倒倒”。
专业建设,特别是人文与社会学科的专业建设,往往与传统有相当的关联,而传统往往左右一个专业的特色。我认为特色又将决定新建翻译专业的生命力或发展前途。中国人的思维比较容易走向“大一统”。但是在高校专业或学科建设问题上,“大一统”的思维不一定是可取的。在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上尤其如此。全国那么多的外语院系,如果大家办翻译专业都追求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书(教材)同种,课(程)同类,那绝对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把这个专业的建设引入死胡同。道理很简单: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准不整齐,教育教学资源不均衡,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统一,这种现状将决定各个地方的翻译人才培养肯定是有不同规格的。
翻译专业的特色问题之所以特别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这个专业的长久生命力,也关系到翻译专业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专业的特色实际关乎学科的特色。谋划好一个翻译专业的特色也就同时为相关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我们对相关高校的现实情况作一个观察,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有条件办翻译专业的外文院系,必然有其强项,或者说它们必然已形成在翻译实践或翻译研究方面的某种特色:有的可能是文学翻译历史悠久,有的可能是科技翻译人才济济,有的可能是法律翻译颇有传统,有的可能是社科翻译独领风骚,有的可能是经贸翻译自成体系,有的可能是同传口译领跑全国,有的可能是典籍翻译一马当先……总之,特色问题在我们筹建翻译专业伊始就应当予以重视。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个翻译专业所在的大学性质也往往左右或影响这个翻译专业特色的形成。不顾自己大学的整体特色、特长来设计翻译专业的具体走向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由于地域与高校性质的不同当然很难以同一种模式来设计。但是尽管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可以开设不同的课程,一个总体原则应当得到共同遵循,即课程至少百分之六十必须是技艺课程(skill courses),其余课程,也就是知识课程(content courses)(Nida 2001:128)的总量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四十。翻译专业培养的是能够“拳打脚踢”的口笔译实用人才,如果没有大量的课内外实践操作,肯定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这就需要有多门以实践(战)为导向的课程来确保。我所说的技艺性课程包括训练各个层次上的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知识课程的体系内,翻译理论课程应有一定的学分保证。这是因为,翻译专业毕竟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不同:在学习翻译技艺的同时,学生对于翻译本质的认识也需要在理论上得到升华,对于翻译技巧的习得也需要在策略层面进行总结归纳。换句话说,翻译学习者需要知道如何翻译,也需要明白何以如此这般地翻译。翻译者既能掌握翻译的技巧,并运用自如,又能有宽广的视野来看待翻译,逐渐具备学者的眼光与才识,这才是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理想的结果。而要达到这样的结果,不仅知识课程体系要设计得好,就是在实践环节的各门课程中,也应当穿插精当的理论归纳或理论阐述。总之,翻译专业学生的学业应当“技”与“道”并进。
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二十一世纪培养翻译人才,决不能只单纯重“器”,而忽视“识”。翻译专业的学生应当通过一整套合理搭配的知识课程,来获得比较广博的知识,加强翻译过程中的思辩能力。无论一个翻译专业的培养方案如何制定,这一点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科翻译专业既然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它就必须有一个师资团队来担当各类课程的授课任务。其中最核心的口笔译课程尤其需要资质优良的教师来担纲。我以为,翻译的技艺课程如果让没有翻译真功夫的教师来占据讲堂,这个翻译专业恐怕只能是徒有虚名,既征服不了学生,更培养不出合格的翻译专业的学生来。因此,当我们聘用翻译教师时,一定要坚持一条,那就是,翻译教师必须自身具有相当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或经历,善于“拳打脚踢”。就笔译课而言,任课教师本人起码应有几十万字象样的翻译实践,而口译课的教师更应当在口译实践(战)方面久经沙场。也就是如中国人常说的,打铁者自身得过硬。不然,翻译课就失去了神,难免滑入照本宣科、念参考译文的乏味流程。
提及翻译专业的师资团队问题,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翻译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脱胎于外语专业。但是从长远来看,翻译专业的师资必须重新打造或构建,这是因为,翻译专业从性质上毕竟有别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其课程设置,特别是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置,与语言专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因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与文化,同时要兼顾杂学知识面,现有的外语语言文学专业内很难提供全部合适的师资力量。所以,在我们讨论翻译专业建设之时,一定要把如何造就或形成一支理想的翻译专业教师队伍放到一个战略位置加以思考。窃以为,一位理想的翻译教师应当具备以下三方面素质:(1)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精通翻译的一般策略与技巧;(2)有宽广的翻译理论视野,熟悉译论的国内外发展动向;(3)有持久琢磨翻译的激情,懂得教学的互动与循循善诱。尤金·奈达(Eugene Nida)在为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ApproachestoTranslation一书写的序言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Wide acquaintance with the literature on translation theory,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obvious expertise as a translator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this well-illustrated and highly useful contribution to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he many phases of the translator’s task. (2001: ⅶ)
根据奈达的看法,纽马克之所以能对翻译研究做出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是因为第一,他对翻译理论有广泛的接触;第二,他有许多年教授翻译技巧的经验;第三,他本人有很高的翻译造诣。台湾的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曾说:“理论上说来,外文系的人凭藉的是外文,可是实际上,外文出身而业翻译的人,至少有一半要靠中文。外文系的翻译一课,系方和学生似乎都不够重视,其实它日后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同时,这一课的教授,绝非仅通英文的泛泛之辈所能胜任”(余光中2002:47)。《余光中谈翻译》质而言之,一个理想的师资团队是一个翻译专业能建设成功的最终保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外语专业毕业生不一定都能搞翻译;有外语院系的高校不一定都有条件办翻译专业;外语教师不一定都有能力上翻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课。这是我们在讨论翻译专业建设时必须要意识到的三种现实情况。而正是这样的现实情况,才构成我国本科翻译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我们在这个挑战面前依然任重道远。
Nida, Eugene. 2001.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Newmark, Peter. 2001.Approachesto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余光中.2002.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