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o与智慧图书馆

2012-04-02 03:12谢蓉刘炜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服务

□谢蓉 刘炜

上海图书馆,上海,200031

1 引言

SoLoMo是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于2011年2月提出的概念[1],意为社交(So:Social)、本地(Lo:Local)和移动(Mo:Mobile),具体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基于地理位置并结合社交网络(SNS)特点而提供的网络服务。SoLoMo概念一经提出,立即成为硅谷创业的热词,被认为是Web2.0以来最具颠覆性的应用模式。

SoLoMo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它所代表的事物并不是横空出世,在 Web2.0大行其道的四五年前就已现端倪。由于社会性网络与移动互联网发生交融碰撞,产生了一批基于地理位置的“混搭”(Mashup)应用,这可以看成SoLoMo的源头。当时流行的手机天气预报应用,能根据你出差或旅游的位置,提供当地的天气预报。从图书馆行业来说,目前有不少OPAC系统也具有SoLoMo的特点,如OCLC的WorldCat,可根据上网的IP地址,“就近”推荐附近的图书馆,有些还能告诉你“借了这本书的读者,常常也会借某某图书”,等等。

近年来移动图书馆的开发在业界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和服务都能够通过手持设备来实现,以RFID为标签的“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开发也不断见诸报道。但是“智慧图书馆”不应仅限于提供物理馆藏的定位管理和无人值守的自助式服务,还应该能够根据读者在社会性网络活动中的偏好,结合地理位置和情境信息,提供即时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图书馆界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还刚刚开始,各类新技术的组合应用还不是很多,互联网产业正兴起的SoLoMo商务模式可以带来很多启发,LBS有望成为图书馆IT应用的下一拨热点,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当前图书馆界各类新型LBS应用的探讨,探索SoLoMo在图书馆应用的前景和可能性。

2 SoLoMo应用和研究现状

2.1 背景

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宣告我们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今年年初宣布,截至去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总数达59亿[2],而2011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已达4.877亿台,首次超越PC(包括平板电脑)[3]。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今年初的一项研究显示[4],美国已有近1/5的成年人拥有了平板电脑。苹果公司最近宣布,其后PC设备(iPhone、iPad、iPod touch)2011年的销量为1.72亿,其移动服务iCloud的用户已突破1亿人[5]。

这些数据表明目前SoLoMo有巨大的市场基础。当前美国有68%的社会性网络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已有28%的美国成年人是SoLoMo用户[6]。近年来各主要的社会性网络应用(如Facebook、Twitter等)随着移动Apps的推出而获得飞速增长,目前Facebook已有8.45亿注册用户[7],Twitter的注册用户也突破了5亿[8]。我国的微博应用也得益于庞大的手机用户基数而获得惊人的发展,目前微博用户已有2.5亿之众,说明近半数的中国网民使用微博[9]。这些都为SoLoMo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2 概况

SoLoMo可以看成是社会性网络(SNS)与移动应用混搭的产物。SNS是 Web2.0的重要内容,而“本地“(Lo)是由移动带来的属性,因此SoLoMo可以认为是Web2.0中的SNS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基于位置信息的应用(LBS),也就是说:SoLoMo=SNS+LBS。任何社会性网络,如果不能在移动平台上使用,或者开发的移动应用与位置信息无关,都不能称为SoLoMo应用。

与Web2.0相似,SoLoMo既不是一项具体的技术,也不是一种固定的商务模式,而是一类有着共同“社会遗传基因”(Meme)的网络应用的总称。目前SoLoMo的核心应用,基本是那些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服务,它们建立起一个虚实相联的广阔空间,能够为各类商家品牌推广、建立与客户的社会化联系服务,例如Foursquare、街旁、四方、切克、Yelp、SCVNGR、FoodSpotting、Groupon & LivingSocial等;也有以提供照片、视频和兴趣爱好等分享为主,但背后有地理定位支撑的应用,如Pinterest、Instagram,Viddy等,还有一类很受欢迎的音乐分享网站,如Spotify和虾米网等等也可算作此类。除了上述“核心”应用,大量 Web2.0时代声名显赫的社会性网络,都争先恐后地跻身于移动互联网,变身为SoLoMo,像 Facebook、Twitter、Google+等,凭借数量庞大的用户优势后来居上,加入地理定位功能,创新无数,令SoLoMo呈现无限风光。

SoLoMo应用大多建立在为数不多的LBS平台之上,而目前提供LBS平台的多为外国公司,其服务国内大都无法正常访问。由此便在国内产生一种独特现象,国内以模仿为主的应用甚至比国外的被模仿对象发展得更快。2011年5月,新浪推出基于位置服务及社区互动的LBS产品“微领地”;2011年8月,街旁网最早在国内实现了近场通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应用,NFC签到全面覆盖了街旁网商户平台;2011年11月,开心网发布的Android和iOS客户端新增“位置服务”功能,支持“附近”活动的提醒和签到活动。

2.3 类型

从应用架构上看,SoLoMo应用可分三层: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和地图数据的为第一层,称为位置数据服务商(L-DaaS:Location Data-as-a-service),在美国主要有 Factual、SimpleGeo、PlaceIQ、Fwix和ESRI五家;提供基于位置的活动平台(LBEP:Location-Based Engagement Platform)的为第二层,例如Facebook、Google、Twitter、Foursquare等,它们往往是由 Web2.0互联网应用巨头转型而来,国内也有这样的例子,例如新浪、腾讯、百度甚至大众点评等,都开始跻身LBEP;第三层就是形形色色的基于位置的应用服务商(LBEA:Location-Based Engagement Application),数量不胜枚举,较著名的有Instagram、Yelp、Pinterest等,国内有街旁、高朋、虾米、切客、推图等等。

从现象上看,目前国内外SoLoMo应用主要有基于位置的搜索,如图片上传、签到(check-in)、就近服务、信息告知、咨询、广告、微博等。若从应用类型上对它们进行分类,大致可分成:游戏、网络与终端工具、生活信息、内容(多媒体)消费和办公软件等5大类。这5类应用中,以游戏类应用数量最为庞大,用户数也最为庞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竞争也最激烈;内容消费类应用基本上是PC互联网巨头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移植,我国将其归入“手机出版”行业,2011年大约有35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颇具规模;而办公软件方面以国外传统软件巨头(如苹果公司)或者实力强大的开发者团体(如EverNote)占据主导。

2.4 技术

SoLoMo并非全新的技术,它是技术的一种综合应用,涉及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社会性网络、数据挖掘、智能感知、物联网等多种技术门类,这种综合本身也是一种创新。相关技术还有:数字地图、移动定位、近场通讯、二维码(QR)、群体智慧、云计算、IPv6、语义网等新技术。当然,每一个具体的SoLo-Mo应用并不会涉及所有这些技术。

上述SoLoMo的相关技术可分为5个方面:

(1)定位技术。移动定位技术是位置服务的核心,目前主要有卫星定位、地面蜂窝网络定位和混合定位三种方式。其中,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即GPS)、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已经在一定精度上提供了开放的服务接口,基本能满足So-LoMo的发展需求。而利用二维码和手机拍摄功能的定位、采用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建立的接触式定位等,是目前定位技术的热点,正在成为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技术。

(2)智能位置感知技术。经过数据挖掘、地图匹配、用户交互模式分析、用户环境判定等方式,得到用户的确切位置,还要把与此位置相关的、与用户的身份、兴趣、特征相关的社会性属性也呈现给用户。该服务依赖于具有位置感知的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服务。

(3)海量社会性知识发现技术。与地图信息、用户轨迹信息、位置知识和社会性网络信息相关的数据往往是海量的,其相关信息的关联、结构化、知识挖掘和发现技术也是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包括网络信息(文本、视频、音频、图像)的位置知识发现技术以及未知位置的预识别技术。

(4)近场无线通讯技术和体验技术。这类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位置服务终端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让用户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有助于“本地化”服务的开展。体验技术还包括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增强现实技术、三维显示技术等。

(5)公共平台支持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位置SaaS服务化接口技术、隐私保护技术等。

2.5 研究现状

与SoLoMo的应用实践相比,目前学术界对SoLoMo的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期刊库、会议库及博硕士论文库进行查询,得到以“SoLo-Mo”为主题的文献仅37篇,大多来自经济类和IT通信类期刊和报纸。首篇文献发表于2011年5月的《中国图书商报》[10]。在图书馆领域,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学者发表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会议论文,指出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图书和相关资料[11]。国内图书馆界尚没有直接论述“So-LoMo”及其应用的论文,但与SoLoMo相关的、图书馆2.0方面的研究文章近年来大批发表[12],移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也大量出现,智慧图书馆研究也在崭露头角,例如王世伟认为[13],智慧图书馆的要素是“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任何时间可用”、“任何地点可用”和“任何方式可用”,可见智慧图书馆的需求正是SoLoMo的功能,换句话说,SoLoMo提供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技术。

3 图书馆的SoLoMo应用

SoLoMo与商品零售、餐饮、团购、旅游等行业领域的结合,在商业促销、广告等方面已显现出精准直达的特点,显示出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图书馆虽然不是营利性机构,但却是内容消费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信息公平和知识自由、培养和维持公民基本信息素养的职能,在整个产业链中具有一定的渠道整合能力。

3.1 图书馆应用SoLoMo的意义

近年来很多图书馆开展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很多商家也针对这种需求,推出了解决方案。然而,是否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移动化,实现以手持设备来完成诸如查询、流通、阅览、预约和咨询等功能,读者就能纷至沓来?换句话说,是不是图书馆一旦有了用于移动服务的短信号码、WAP网址和Apps应用下载,读者就会蜂拥而至?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图书馆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有资源和提供简单的传播方式,而要跻身于各类媒体和通道的竞争中,参与媒体、通道、交互方式与资源的结合,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嵌入到读者的信息环境中,这正是图书馆2.0的灵魂,也是图书馆应用SoLoMo的价值和优势所在。

SoLoMo实现了互联网从技术性向社交性的转变,以及从内容平台向活动平台的转变。对于图书馆而言,SoLoMo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具有了时空性,隐含在图书馆馆藏体系内的时空特征经由语义技术而得以组织和揭示,与用户需求的时空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使图书馆加倍具有了移动性,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社交化,更易于实现无所不在的贴心服务。

SoLoMo使支持移动设备成为所有应用的必须,而桌面应用反倒成了一种特例。就这一点来说,SoLoMo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前的上网方式、信息获取、互动交流方式,也改变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方式。

3.2 SoLoMo应用的特点

上世纪90年代末,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进入Web时代之后,出现了两股发展潮流:2.0化和移动化,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两股趋势逐渐合流,SoLoMo就是合流的产物。可以认为SoLoMo在图书馆的应用就是移动图书馆的2.0版。其主要特征是:在各类功能初步实现“移动化”之后,进一步实现基于移动的“社会化”、“互动性”和“个性化”。

图书馆2.0业已实现了社会化,在Facebook、Myspace和Second Life中处处可见图书馆的身影;也具有了互动性:OPAC2.0允许读者注释、评分;“我的图书馆”彰显着个性化。引入SoLoMo之后会有什么独特之处呢?SoLoMo应用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它并不直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是通过更多的情境信息的匹配,获得资源与需求兴趣的聚类参数,反过来应用于资源和服务的推荐或发现,这种基于情境的服务,让SoLoMo具有了智能的特征。社会化交互越是充分,个性化服务就越是准确。这也带来一个必然的要求:系统必须充分开放,否则就无法从其他服务中获取足够的情境信息,特别是这里的“我的图书馆”,必须方便地与各类网络应用(特别是2.0应用)交换数据甚至引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个人体验,使图书馆的服务融汇于无所不在的社会性网络中,随手可得、随处可用,并在不知不觉中提供服务。

“位置”、“实时性”、“身份”和“交互性”是移动互联网有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关键特性,是移动互联网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的根源。这些特点与位置服务“随时、随地为所有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宗旨是天然吻合的。SoLoMo应用场景首先要解决5W 问题:who、what、when、where和why。对于图书馆来说,“Who”的主体就是读者,可以包括提供服务的馆员;“What”就是阅读,提供资源和服务;“When”可以是此时此刻,也可以预约;“Where”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设施,也可以是图书馆的虚拟空间;而“Why”除了通常的借阅需求,以及近年流行的“作为一种场所“的需求,可能还有很多由于读者参与而被发现的、图书馆员意想不到的功能,图书馆都可以挖掘和探索。

3.3 SoLoMo在图书馆中可能的应用

(1)签到服务

签到服务是大多数SoLoMo服务的第一步,没有签到,就无法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定位,从而就无法提供社会化的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存在大量类似签到的动作,例如进馆(甚至进入阅览室)要刷卡,办理借阅等手续需要出示读者卡或输入读者证信息等。

此外,内容的交互是SoLoMo的灵魂,而交互的好坏也有赖于签到系统的数据积累和挖掘。而有些应用也需要用户补充兴趣信息、上载图片、贡献内容等。因此,在不侵犯读者隐私的情况下,要让用户乐于签到,尽可能收集与读者个性化行为相关的独特信息。很多SoLoMo平台在发展初期,实现了“签到”功能之后,有一段瓶颈期,这时系统的黏着性就成为关键因素,服务和激励机制(例如积分奖励、证章获取和级别升级等)必须跟上。

签到,不仅是一个图书馆,也可以是整个城市各类图书馆服务点、阅览室乃至自助服务机的签到;不仅是图书馆的签到,每本书也可以签到,每个讲座、展览、会议、事件、设施、特殊的服务都可以签到。签到之后与“我的图书馆”功能相结合,享受各类个性化服务,以及各类奖励(证章、特别的服务等)。签到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图书馆信息终端(包括自助终端)进行,也可以用读者卡、二维码、NFC识别设备等。OPAC2.0曾经有个很好的设想——为每个馆藏对象生成一个单独的页面,人们可以留言、评论、标注等,但参与者少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SoLoMo通过一定的社会化参与和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问题得到改观。

签到服务的核心技术是资源定位,要解决各类资源(如地点、事件、人、物)的定位,首先要解决资源(终端设备)的自动识别问题,涉及到地理定位、RFID、NFC、二维码、数据挖掘、个性化服务、隐私保护,跨系统用户交叉认证等技术。目前RFID技术已经在图书馆界开始运用,其他技术尚未引起重视,综合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阅读推广

品牌营销和产品推广是目前SoLoMo应用最多的领域,可以直接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经典的阅读推广往往局限于书目推荐等,引导读者更多的阅读,却并不注重图书馆品牌和读者“忠诚度”的培育。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让图书馆界普遍感到了危机,而商业化的SoLoMo推广为图书馆员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传统的“阅读”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即图书线索-查询-选择-获取(或购买)-阅读,而网络时代的数字阅读,是一个各种方式、媒体交叉的碎片化过程,其路径是一个网状过程:各种来源的线索-社群评价-媒体选择-网络搜索-各类(包括P2P)获取方式-各种阅读方法-交流评论,等等。读者这时的阅读,不仅仅是内容的阅读,关于体验和满足更多需求的媒体形式和阅读方式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通过“内容-交流(对话)-行动”达到目的,而SoLoMo提供了满足这类综合需求的理想环境。

图书馆可以借助SoLoMo系统地、有计划地举办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并通过软件平台跟踪和记录参与活动的每一个读者的有关情况,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估。结合新书推广、主题日或专题活动,对积极“签到”各类活动的参与者设定进阶“荣誉勋章”、评选“阅读达人”,赋以特殊权限,如赋予借阅更多书籍的权限、获赠讲座展览会门票或纪念品、积分可用于免除罚款或免费复印等等奖励;也可以配合图书馆年度工作目标,利用已有资源(例如免费外借的电子书阅读器),策划“饥饿营销”或其他类似方式,介绍朋友注册超过一定数量就可以成为图书馆荣誉志愿者、授予“阅读推广大使”荣誉称号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图书馆从单一的信息传播、单方面的推动中走出来,深度融入读者的日常生活,借助SoLoMo平台的交流、传播和互动,使读者的阅读成为一种社会化的互动阅读,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实现读者对图书馆的情感认同,最终实现对图书馆品牌价值的回报。

(3)本地化社区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面向读者推行的活动,而SoLoMo能够提供良好的“读者俱乐部”平台和工具,帮助读者自发建立交流空间,通过支持读者在空间中的各类相关活动,收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内容,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反过来促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如果图书馆不具备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建立这类本地化社区的条件,可以利用已有的SNS或So-LoMo服务,例如利用豆瓣社区。豆瓣这类应用是非常适合的平台,便于营造氛围、提供话题。通过允许读者发起话题或事件,以及购买、收藏等行为或喜欢(like)、表态(赞)等方式可以展示私藏或兴趣爱好。中国国家图书馆在豆瓣上的小组成员,已达5000多人,话题近万个。上海图书馆也与豆瓣建立了初步合作,目前主要是基于书目、封面、评价、评论等内容的揭示以及品牌显示度的互惠合作,并探索在豆瓣中建立“上图小站”,为今后上图读者进行社区的互动探索新的方式。

(4)作为空间的图书馆

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空间,可以提供展览、阅读、会面、交流等;而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体系则构成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通过SoLoMo可以提供就近的借阅、上网等信息服务;图书馆的馆藏也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空间,根据读者及其同好的查询、借阅习惯,提供馆藏推介或知识发现服务等。并可以根据虚拟空间的“签到”、“检索”、“利用”和“下载”等,绘制出学科热点地图,分析搜索趋势等。

线上线下(即O2O:Online to Offline)的空间建设和关联,能够为读者的互动提供无缝的体验。线下空间主要指图书馆作为一个物理场所所能提供的服务,线上空间则一般在社会性网络中建立。读者群落可从虚拟空间很容易地过渡到实体空间,系统需对空间位置等各类属性进行管理并提供工具。图书馆O2O模式可以通过二维码、RFID标签等方式来实现,利用支持二维码应用的智能手机实现各类签到功能,并获取服务信息。“我的图书馆”也可根据读者的二维码,与读者的个人兴趣、借还历史绑定,并且读者即使不带卡也能随时享受服务。

(5)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特征,它不仅仅指采用了RFID技术、实现了自助办证、自助借还、智能盘点、馆藏架位智能管理、智能安全门禁等服务功能,而且能够实现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的关联,以及随时、随地、随心提供服务[14]。这种“智能”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的每一个方面,需要图书馆IT系统照顾到每一个细节需求。

与物联网相似,自动感知、情境相关和基于语义,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的三大特点。SoLoMo扩展了智能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使智能服务真正名副其实。目前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是割裂的,资源组织与用户需求缺乏动态关联,图书馆的各个业务子系统也缺乏相关性,信息搜索不能基于位置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等等。虽然不是说采用了SoLoMo,就能够立即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但至少是向智慧型服务前进了一步。

图书馆要实现智慧服务,首先需要将自己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任何已有的SoLoMo平台中去,攻城掠地,争取足够的疆域、接触面和曝光率。通过进驻“街旁”、“切客”、“四方”等,在各类社会性网络和地理信息平台中让图书馆“无所不在”,让读者方便地找到图书馆和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应该珍视自己的品牌,积极组织各类活动,进行品牌营销。众多微博、人人网等SNS社区也是发布信息、联系网民的渠道和读者互动的空间。

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联系正是SoLoMo着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智能感知和情境相关的实现。SoLoMo的大量技术都是关于位置感知的,这也是它最大的突破。基于此,才有以签到为基础的各类自动感知服务的研发和应用,并且正在混搭出为数众多的充满创意的服务。

3.4 SoLoMo应用的解决方案

SoLoMo不具有统一的解决方案,它的应用建立在平台之上,而平台建立在更基础的地理信息服务之上,这种分层架构,也是SoLoMo的重要特点。这要求系统保证足够的灵活性,各子系统独立,且必须遵循业界标准,开放接口,才能有利于实现混搭,为后期资源的开发和服务的整合需求提供必要的条件。

图书馆可以利用已有的LBE平台,开发自己的LBE应用,也可以与现有的任何SoLoMo应用进行混搭,使自己现有的服务SoLoMo化。后者相对容易些,但对外部服务的依赖性很强,一旦某个应用发生大的改变,就需要做相应的改变。应用混搭的效果与自己原来的系统架构是否灵活有关,有时需要先升级改造原有的应用,才能符合Web混搭的要求。当然,在进行SoLoMo改造时也需要首先支持现有的业务功能,在满足传统功能基础上升级为基于地理位置的系统。如,搜索功能增加基于位置的搜索,查询增加社会性推荐和就近馆藏推荐,阅览和获取能支持就近推荐和预约功能,并可在社会性网站中推荐朋友、人脉等。

4 结语

所有的信息都以某种方式与时间和空间发生关系,不论是已经作为图书馆馆藏或即将成为馆藏的信息,也不论这些信息以什么方式存在。智慧图书馆不仅使自己的馆藏知识化,将馆藏从文献形态转化为知识形态,标注、挖掘出地点、事件、时间、人和物而加以有机的组织,并通过智能化的感知系统,主动地参与到读者日常的知识交流过程中去,以一种平台、空间或工具的形式而泛在,通过提供各种搜索、发现、存储、传播、组织以及再创造的服务,使自己与人类社会的知识创造体系融为一体。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使知识独立于载体和传播方式、内容消解于无形的网络空间之后,图书馆必然的存在方式。

SoLoMo正在成为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如同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已成为物联网的主要人机界面一样,通过它们,读者能够扫描二维码甚至识读RFID标签,与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各类设施与服务进行完美交互,直接服务于人的任何信息需求。而图书馆则继续默默地在虚拟的知识宇宙中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实践自己亘古不变的职能。

1 Matt Murphy,Mary Meeker.Top 10Mobile Internet Trends.2011-2-10.[2012-03-07].http://www.slideshare.net/kleinerperkins/kpcb-top-10-mobile-trends-feb-2011

2 中涛.全球手机用户量已达59亿,韩国宽带速度超10MB.2012-1-5.[2012-03-07].http://tech.qq.com/a/20120105/000256.htm

3 悦熠.智能机去年出货4.877亿台,首次超越PC.2012-2-6.[2012-03-07].http://tech.ifeng.com/telecom/detail_2012_02/06/12314245_0.shtml

4 李丽.美国五分之一成年人拥有平板电脑.2012-1-24.[2012-03-07].http://www.ithome.com/html/it/9701.htm

5 苹果全新iPad发布会:数字篇.2012-3-8.[2012-03-09].http://tech.163.com/mobile/12/0308/14/7S33Q01V0011665S.html

6 Sandy Carte.Mobility Panorama:Three Headed Monster.[2012-03-07].http://www.e2conf.com/santaclara/2011/presentations/free/67-sandy-carter.pdf

7 Facebook用户数8.45亿,广告营收比重85%.2012-2-2.[2012-03-07].http://it.sohu.com/20120202/n333465446.shtml

8 Twitter注册用户数突破5亿.2012-2-24.[2012-03-07].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0-d1023759046.html

9 CNNIC:微博用户达2.5亿,近半数网民使用.2012-1-16.[2012-03-07].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2_01/16/12006555_0.shtml

10 厉峥.刘大卫:“SoLoMo”是街旁重要方向.中国图书商报,2011-05-20

11 Aittola M,Ryha nen T,Ojala T.Smart 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2003(5):411-415

12 范并思.纪念图书馆2.0运动5周年.图书情报研究,2011(4):21-24,20

13 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 智慧图书馆.图书馆建设,2011(12):1-5

14 同13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用户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