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论观照下的翻译能力研究①

2012-04-01 09:07甄晓非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文本

甄晓非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互文性理论观照下的翻译能力研究①

甄晓非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与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翻译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的核心标准。互文性理论作为后结构主义语篇解读的标识性理论,为翻译能力的界定和阐释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构建科学可行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互文性;翻译能力;培养模式

翻译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相互促进的接口和纽带,它一方面引领翻译教学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又搭建了翻译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能力培养和激发是当代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与此同时,翻译教学模式逐渐将重心转向更具开拓性和实用性的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模式。翻译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翻译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储备以及效能测试评价的根基和原则,翻译能力内容的解析和模式构建也成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焦点。

一、翻译能力的界定

翻译是一种涉及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协调应用的复杂活动,它不仅仅是用另一种语言解释原文的语言符号[1](P233),也不等同于两种语言能力的简单相加[2](P215)。它涉及“一套语言符号到另一套语言符号的‘意义’转移”[3](P267),同时,由翻译所生成的译语文本必须保持与源语文本相同或相近的功能目标[4](P39~48)。除此之外,如果考虑翻译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翻译也可以被看作一种在某社会语境中发生的交际过程[5](P3),因此,它在本质上应体现跨语言文化的对等[6](P4)。

上述界定对翻译关注的视角和维度不同,所以其描述也各有侧重,但无疑都有助于我们对翻译本质的解读,同时也体现了翻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翻译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7](P394)一个成功的译者必须要审慎考虑影响翻译的多种因素,才能真实地转换和再现源语文本的意义和社会文化语境,同时还要保证译语文本同源语文本之间的对等和功能目标。鉴于翻译过程的复杂程度,翻译研究领域普遍认为:翻译能力由一系列相关联的成分能力所构成[8],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多种能力的总和。这些能力要素相互作用,同时又各自对应翻译活动和实践中的影响因子。

虽然翻译能力构成的多元性已得到普遍认同,但涉及其具体构成要素,则呈百家争鸣之势。Nida强调,译者的知识和能力应包括:双语能力(bilingualism)、双文化能力(biculturlism)以及足够的文本知识能力和有效的写作能力[2](P135~136)。Roger Bell认为,翻译能力是多种能力的总和,包括目标语知识(target-language knowledge)、文本类型知识(text-type knowledge)、源语知识(source-language knowledge)、客观世界知识(real-world knowledge)、对比知识(contrastive knowledge)以及解码和编码技能(decoding and encoding skills)[9](P43)。Christina Schaffner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文本能力(textual competence)、语域能力(domain competence)、研究能力(research competence)和转换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10](P143~156)。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进行翻译能力培养和评估的研究小组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将翻译能力界定为“翻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潜在系统”,包括双语能力、百科知识能力等六种能力[11](P609~619)。该小组首次借用管理学中系统论的观点,以可视模型的方式构建翻译能力的各个构成要素,不但界定了翻译能力的具体内容,同时也直观地阐明了翻译能力系统内各子能力的相互关系。

上述阐释虽表征不同,但本质却异曲同工。从Nida的“文本知识能力”到Roger Bell的“目标语和源语能力”,再到Christina Schaffner的“文本能力”和“语域能力”,和PACTE的“知识和技能的潜在系统”,都是对翻译文本处理能力和过程的不同诠释和解读,而且这种处理文本的能力并非静态的,而是一种动态的、交际的、跨文化的能力。

二、互文性与翻译能力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式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12]。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总结和延伸了索绪尔和巴赫金的语言理念。首先,她对互文性的阐释置换了巴赫金的人本主体,将更多的关注投射到文本当中,但这种文本并非单一性文本,它是其所处时空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其次,互文性理论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纯的文本分析,而是将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中。互文性理论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多的影响文本解读和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这种特点恰好对应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翻译能力构成的多元性。

20世纪70年代,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首次把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他将文本意义的特征归结为“延异(différance)”和“撒播(dissemination)”[13]。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文本和意义的相互转换使原文和译文产生了更广阔、更丰富的内涵。阿尔布雷赫特·诺伊贝特(Albrecht Neubert)和格雷戈里·施里夫(Gregory M.Shreve)在博格兰(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Dressler)的语篇互文性的研究基础上指出,译者要认识到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互文活动[14](P123)。哈蒂姆和梅森吸收了来自语言学和心理学等诸多应用学科的研究成果,架构了互文性翻译理论的基础,提出了语境三维度(three dimensions of context)、互文空间(intertextual space)和互文指涉(intertextual reference)[15](P289~292),打破了传统翻译实践追求意义等值的局限。他们以互文作为调节和规约的杠杆,将翻译标准置于交际、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元素之中,推进和细化了翻译文本的影响因子,并以此操纵和改变翻译过程。哈蒂姆和梅森认为,译者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原文处理能力,即认识互文性(包括体裁、话语和语篇三个层次);转换能力,即战略性的重新协商;译文处理能力,即建立互文性。

三、结论

上述学者对互文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丰富了互文性理论的哲学内涵,突出了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解放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赋予了互文性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深化了互文性的哲学主旨和精髓,为翻译研究与实践进入互文的哲学空间提供了绝佳契机,同时也为以文本驱动理念为核心,兼顾动态性、交际性和跨文化性的多元化翻译能力培养提供了方法和标杆。

[1]Jakobson,Roma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A].Reuben Brower.On Translation[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Thomas A.Sebeok.On Semio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

[4]Cay Dollerup,Anne Loddegard.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2.

[5]Hatim,Basil,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7]邹申.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9]Bell,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0]Schaffner,C.,B.Adab.Running before Walking?Designing a Translation Programme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

[11]PACTE.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A].F.Alves.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Perspectives in Process Oriented Research[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

[12]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9(1).

[13]Derrida,Jacques.Margins of Philosophy[M].Alan Bass.Tra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14]Neubert,A.,Schreve,G.M.Translation as Text[M].Kent Ohio: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15]许均.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H09

A

1673-1395(2012)09-0073-03

2012-07-18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14111)

甄晓非(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

① 本文属黑龙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1C092)产出论文。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文本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