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夫 周作高 陈梅 韦惠
导读:合浦县利用小拱棚覆膜、水旱轮作等方式,利用1月中下旬的寒冷时期来种植喜温耐热的豇豆,取得成功。其关键技术是选用有灌溉条件的水稻田深翻,施入暖性农家肥,选择安全期播种,搭建小拱棚,培育壮苗,注意前中期的肥水管理。
合浦县地处广西南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4℃,年均降雨量1 800 mm,年均日照时数为1 921 h,无霜期平均为每年350天,地势平坦,冬暖夏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合浦县成为广西著名的冬春蔬菜生产基地。
豇豆又名豆角,喜温耐热,不耐寒冷。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12℃,植株生长适温为20~30℃,低于15℃生长缓慢。近年来合浦县农业科技人员利用1月中下旬这段寒冷时期来推广种植喜温耐热的豇豆,采取小拱棚覆盖薄膜、水旱轮作、定期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促使全县豇豆生产向品牌化、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2012年全县早春豇豆小拱棚栽培面积达到4 500 hm2,豇豆上市旺季4~6月日上市总量达3 000~4 000 t,产品远销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农户种植豇豆每667 m2产量2 500~3 500 kg,收入8 000~13 000元。豇豆产业助农增收超5亿元以上,已成为合浦县无公害蔬菜产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豇豆田下茬用来种植晚稻,晚稻每667 m2产量500 kg以上。豇豆—水稻种植模式既可实现钱粮双丰收,又可促进豇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现将豇豆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豇豆品种很多,有些品种对日照长短、温度高低有反应。在栽培上要根据当地豇豆病虫害发生及自然灾害情况,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品种。2011-2012年在合浦县早春种得比较多、表现比较好的豇豆良种有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汕美6号(种子红色);广州市广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南5号(种子红色);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生产的桂丰6号(种子黑色);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实业发展总公司生产的金华宝(种子黑色);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农望丰收2号(种子红色)等系列豇豆良种。
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广,选择地下水位低,2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在合浦县主要是选用有灌溉条件的晚稻田种植,实行水旱轮作。整地时有条件的用大拖拉机进行深翻耙田,容易实现精细整地,增加土壤疏松透气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有利于豇豆根系生长。
豇豆根瘤菌不发达,加之植株生长初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较弱,为了促进前期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抗寒抗逆性,施足底肥对根瘤菌生长十分重要。种植田应结合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尤其要增施磷钾肥。为了提高小拱棚温度,增强豆角幼苗抗寒防冻能力,一般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暖性农家肥2 000 kg、过磷酸钙50 kg作基肥(整地时撒施3/4,留下1/4作盖种肥),养分含量不足时用三元复合肥补充,使豇豆前期有充足的营养,为全生育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畦包沟宽1.7~1.8 m,畦面宽1.5 m左右,沟宽30 cm,深15~20 cm,以利灌排水和搭小拱棚覆盖薄膜。畦长(小拱棚长度)一般以25 m以内为宜,太长不利于管理。每畦可种植2行,以便插架采收。
当地表5~10 cm深处土壤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试验表明,1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约50天的低温期,棚内平均温度每天都在10℃以上(棚外极端最低气温连续2天4.7~8℃),多数时间都在15℃以上,豇豆未出现明显冻害,是种植豇豆的安全期。
多年来我县豇豆4月20日左右上市,此时会取得比较高的效益。根据有关豇豆播期试验,向前推算其播期应为1月中下旬。播种时宜选择晴天或冷尾暖头天气。太早播种(1月10日以前),豇豆幼苗后期进入抽蔓期时外界温度可能会过低,而不拆小拱棚又会造成豇豆蔓缠绕,乱成一团;晚播种(2月10日以后),此时露地已逐步播种,会造成豇豆采收迟,发挥不了小拱棚优势,不利高收入。
播种时间一般在整地后1~3天,此时土壤湿度适宜。如时间太长,土壤湿度降低,播种后需要淋水保湿,增加工作量。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势,播种前将豇豆种子在30℃的环境条件下晾晒1~2天,并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消毒处理,1包种衣剂10 mL可拌1~3 kg种子。适乐时为非内吸苯吡咯类药剂,可防治种子带菌及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高效广谱,持效期长。
种子直播,每畦行距70 cm,株距25 cm,双行双粒种植,每667 m2用种1~1.5 kg(出苗后通过间苗定苗,每667 m2保苗6 000~8 000株)。播种后施入盖种肥并回土,667 m2用95%金都尔除草剂60 mL对水50 kg喷畦面防草,然后利用竹片搭小拱棚覆盖薄膜进行40~50天的苗期管理。
小拱棚规格,每畦包沟宽1.7~1.8 m,竹片长度1.7 m,薄膜宽1.8 m。每间隔1.3 m左右插1根竹片,拱棚宽1 m,高0.5 m。
小拱棚栽培与露地相比,一是播种时间提前10~20天;二是每667 m2成本增加200元,主要包括薄膜10 kg,价值120元。搭小拱棚用的竹片约350片 (种植规格每畦包沟宽1.7~1.8 m,每1.3 m约插1片),价值80元;三是每667 m2收入增加1 500~3 000元,主要增收原因是豇豆小拱棚栽培能提早上市10~15天,销售价格提高1~3元/kg。
本地有句谚语“三朝出麻,四朝出豆”。豇豆播种后温度、湿度适宜时一般4天即可出苗。整个苗期小拱棚管理要求以增温保温防冻害为主,适时通风换气,定期排出小拱棚内的有毒气体,换进新鲜空气,降低温度,促进豇豆幼苗健康生长。
出苗前保持小拱棚温度内30~35℃,水分不宜过多,以防种子腐烂。出苗后温度控制为白天25~30℃,晚上15~20℃ ,保持土壤湿润,控温防高脚苗。低温阴雨天气或夜间温度低于15℃时,3~5天通风换气1次,以关闭棚膜保温为主。
苗期要勤通风、少淋水,降低棚内相对湿度,增加薄膜的透光率,减少病虫害发生。随着第1片真叶到第3片真叶出现,视豇豆苗的生长情况适量淋水。淋水通常在晴天上午进行,水温应达15℃以上,淋水要均匀,中间少、两头足,促进豇豆苗生长整齐健壮。淋水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干后再盖膜。有灌溉条件的田块,也可用畦沟灌跑马水,速灌速排。一般灌至畦高2/3处就排水,注意不要漫灌、串灌。
早春要注意炼苗,以提高幼苗对早春倒春寒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豇豆幼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进行低温炼苗:撤棚前5~7天采取小拱棚两头通风,逐渐过渡到白天和全天揭膜晒苗,增强豇豆幼苗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经过40多天的生长管理(惊蛰至春分时节),豇豆苗进入抽蔓期,如气温开始回暖,此时可以撤去小拱棚。撤棚时达到的壮苗标准为:长有3.5~5片真叶,株高25~50 cm,叶片深绿,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植株开始抽蔓。
豇豆苗在株高25~50 cm开始抽蔓时撤去小拱棚。此时及时用长2.5 m以上竹竿搭“人”字架进行引蔓。茎蔓上架后,打掉侧蔓,茎蔓爬满架时,主蔓打顶可以提早采收3~5天,增产10%左右。
合理的肥水管理,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是保证豇豆丰产的重要措施。豇豆前期要尽量控制水分,到开花结荚时浇足第一次水,以后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水,既要保持土壤湿润,又要注意控制田间湿度,以避免发生病害。
追肥:开花初期视豇豆田间生长情况,每667 m2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5 kg;结荚盛期结合中耕培土再施肥3次,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每10~15天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25~30 kg,使植株形成较多的侧蔓花序,并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继续开花结荚,延长采收期至6月中下旬,进一步提高产量。
对栽培豇豆有6~10年的田块,要注意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适当追施中微量元素肥料,调节豇豆植株营养平衡,提高抗逆性,促进生长健壮、结荚旺盛,提高豇豆的质量和产量。
①采收 豇豆是陆续采收的作物,一般在开花后10~13天采收。盛荚期每天采收1次,后期可隔2~3天采收1次。采收时在豆荚基部1 cm处折断采下,保证不伤花序,以利再开花结荚。
②整理 对已采收的豇豆,按净菜的要求进行整理,及时去除短、小、有斑点等不合格豇豆。
③冷藏运输 将整理好的豇豆放入冰水里10~15 min进行清洗和低温处理,然后按销售要求对豇豆进行包装,再装上大货车进行外运销售。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实施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提倡种植农户进行区域性联合防治病虫害,降低病虫源基数。
由于农药残留控制技术是制约商品豇豆外销的主要因素,掌握适时适期防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现主要介绍化学防治技术。
疫病可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瑞凡)1 500~2 500倍液防治,隔 7~10天1次,连续 3~4次;煤霉病、白粉病、锈病、轮斑病等叶片病害可用30%爱苗 (苯醚甲·丙环)乳油3 000~4 000倍液,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爱可(烯肟·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交替防治。
蓟马防治可用5%高氯·啶虫脒 (蓟马专杀)乳油2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 500倍液交替防治;斑潜蝇可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蚜虫可用6%吡虫啉3 000倍液防治;豆荚螟可选用 5%杜邦普尊(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或14%福奇(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3 000倍液交替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