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巴亮
随笔与书评
“学术共同体中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王吉巴亮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由苏州大学文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东亚系联合举办、常熟理工学院协办的“学术共同体中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红楼会议中心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麻州大学、美国斯沃斯摩尔学院等高校及相关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会。此次会议由斯坦福大学王斑教授和苏州大学王尧教授、季进教授共同主持。会议以“学术共同体中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主题,着力探讨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特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国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互动与对话,西方理论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反响以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译介与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季进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王斑教授和王尧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简短的开幕式后,即进入紧张的分组交流与讨论。第一场讨论会由华中科技大学何锡章教授主持,着力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路径和历史发展进行总结与反思。深圳大学李凤亮教授指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缤纷多元,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比较视野与整体意识。这种整体意识在时间上沟通近现代的分野,空间上跨越政治地理的疆界,内容上打破学科限定,方法上强调后现代、后殖民理论的介入,凸显了跨语际、跨媒介的特征。这种整体意识一方面体现了海外学者谋求学科突围与发展的自觉探索,另一方面也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格局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最终将对跨地域的“学术共同体”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美国斯沃斯摩尔学院的孔海立教授对比了中日两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所依循的不同线索,以“国—家—我”这一主题的复杂感受和多重体验为切入点,梳理了从《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到《呐喊自序》,从《骆驼祥子》到《呼兰河传》、《寒夜》等新文学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中的流转变化,即“从对国的关注逐渐走向对自我的张扬”。与“国—家—我”这一命题的亲疏离聚,成为每一位作家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而能够将三者表现得浑融无间的作品往往以其对自我生命的独特体验而传唱不衰。这一考察路径一方面肯定了夏志清教授所提出的现代文学中的“感时忧国”情结,一方面也指出了单一时间维度的文学史对复调式文学发展线索的遮蔽与不察。
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详细对比了海内外学者在性别研究上的不同偏重,认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在性别研究上充分注意到性别问题的多向度性,能够将性别问题与美学问题、历史问题、国族问题结合起来,并在建构两岸三地女性文学创作谱系的过程中自觉重视对美学风格传承发展的辨析,从而使研究显现出更为灵活多元的姿态。随后,苏州大学的黄轶教授提纲挈领地总结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国内学界产生的深刻影响,对海内外互动对话的良性关系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新一轮“西学东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只有让“互相倾听对方的真实声音”成为共识,才能保证学术共同体的生机与活力。王斑教授从后冷战时代的大背景出发,讨论了美国学生、学者从个人角度走进异国文化和历史的路径与心态。美国学生常常将历史视为沉重的包袱,将文化视为一个消费的场域,文化的厚重感在跨民族、跨国家、跨性别的沟通中逐渐消解。文化不断被去政治化、去历史化,甚至摆脱了原有的价值判断,沦为完全个人的产物,成为一种个人性情的偏好,个人态度的表达。这种文化的危机最终将演变成道德的危机。王斑借用麦金泰尔 (Alasdair MacIntyre)的理论指出,这一现代道德危机产生三种人格:审美主义的人格——从审美的角度将他人当作一道风景;经理人人格——效率至上,不考虑道德问题,从效益和技术生产的角度进行判断;治疗师人格——救赎他人的意识,以自我本位的立场对异国文化评头论足。令人不无忧虑的是,这三种人格恰恰是美国学生、学者对待中国、研究中国的普遍态度,是他们走进中国的主要方式。这是我们考察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时必须予以正视的问题。
第二场讨论会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雷勤风(Christopher G.Rea)教授主持,集中讨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海外学界对于中国革命文学文化的关注由来已久,以至二十世纪的中国很长时间都伴随着一个固定的修饰语:革命,革命中国。然而,当革命文学研究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伴随着批评方法、研究范式的推进和文献资料的大量发掘,研究视野逐渐被打开,朝着更为多元的方向进行。美国麻州大学的张恩华教授回溯了过去二十余年里海外中国革命文学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及成果,也剖析了研究过程中的盲点与方法论上的缺陷,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美国汉学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量涵盖整个二十世纪,并非仅限于现代文学、革命文学一端,然而国内对其成果的研究往往较少关注海外对一九四九年以后文学的论述。南京大学黄发有教授的发言就聚焦于美国汉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美国汉学家基于现代性反思与跨文化认知的文学研究,熔文学、电影、视觉文化、流行媒介等于一炉,力求打通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界限,习惯用西方流行理论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这其中有值得借鉴的视野、方法,也不乏需要反思的态度、立场。我们在吸纳海外汉学研究成果时,需要注意海外学者因文化身份不同而造成的学术选择上的鲜明差异,包括华裔学者与美国本土学者、大陆学者与台港学者在价值选择上的微妙不同。杭州师范大学王侃教授以余华、莫言等人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传播为例,从制度性差异、冷战思维导致的接受障碍,以及文学审美习惯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当代文学在国外的接受情况。比如余华《兄弟》开篇关于女性身体细部的描写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了女权主义式的过滤,不仅文本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国民间清浊混杂的生存状态也受到遮蔽。中西方小说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读与不解在中西方一流小说家与评论家之间也不鲜见。厄普代克对《丰乳肥臀》、《我的帝王生涯》所抱有的疑虑,似乎也代表了那些对异国文化持开放态度的美国人在阅读中国当代作品时的困惑。从十七世纪开始,德国就是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更掀起了一股研究译介中国文学的热潮,形成了持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湖南师范大学的谢淼副教授聚焦于新时期文学作品在德国的传播译介及其对中国形象塑造所起到的作用,既剖析了新时期文学在德国的传播与八十年代前中国形象之间反省重构、继承延续的复杂关系,又追溯了新时期文学作品与一九八○年代之后的中国形象建构之间从紧密渗透到相对游离的不同阶段,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输出策略、对德国汉学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的批判接受,提供些思路与参考。
第三场讨论由孔海立教授主持,讨论从前两场的宏观纵览逐渐转向对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个案分析。斯坦福大学的李海燕教授将伦理学的关照引入现代文学研究,将《祝福》与谢尔丽·捷克逊(Shirley Jackson)的《抽签》(The Lottery)放置一处进行对读,重新解读《祝福》中所包含的叙事主体与情感共同体的冲突以及情感话语与道德话语的纠缠,展示了文学(或者说叙事)在权势和维护权势的意识形态面前的苍白与无力,借以反思文学的伦理性、文学与同情心的关系,以及文学能在道德革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早在一九八○年代,奚密教授就现代诗歌中传统因素如何影响现代文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她认为传统对于现代性的外来影响有着制约与修正的作用,反之在外来文化与诗学的影响下,传统也被重新发现,甚至被借用,被颠覆。但“被颠覆”本身也是传统影响现代的一种方式。这既是奚密看待新诗的基本观念,也是她梳理新诗的路径。在奚密的诗学中,传统从未走远,现代与传统在每一个作家、作品中保持联结。苏州大学刘祥安教授认为,在目前的中国,追赶现代的焦虑似乎可以远去,借助传统确立身份似乎正成为时尚。这样一个背景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既考虑到中国独特的时空背景,又能清晰辨明其中的普适成分。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与西方话语的辩证关系,就这一问题来说,奚密当年的思考仍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深圳大学张晓红教授讨论的是印度汉学家邵葆丽的 《中国女性作家和性别话语》,认为作者的理论框架在横向维度上将女性书写和行动主义、文学话语和性别话语、美学经验和政治经验加以等同,其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倾向于欧美激进女性主义者所弘扬的性别政治和身体诗学;在纵向维度上,又准确地把握了性别话语作为一种动态的 “社会文化实践”和混杂的“文化建构物”的特质,对中国性别话语进行适宜的“语境化”处理,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中国当下的性别问题开辟弥足珍贵的 “第三条道路”。苏州大学的李勇教授梳理了夏志清教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态度与评价,对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给予我们的启示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他认为,夏志清始终倡导稳健的新文化建设之路,这对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如何在保持本色的前提下兼收并蓄提供了积极的策略。夏志清在从事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坚持以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为依据,肯定五四一代作家对艺术的独特追求,反对将艺术工具化,这对我们应对文学商品化、世俗化挑战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第四场讨论由李凤亮教授主持,主要围绕海内外学者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交流互动而展开。首先发言的是雷勤风教授,从译介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不同的发行版本,考察了作家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主流意识形态之下对自己作品的删削增补,以及这种删改背后的自我审查、政治操演、主体形塑等等。我们通常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往往包含着对原作的修改甚至背叛,而在雷勤风看来,当作品在自身所处的语言环境中被审查、删节、篡改之时,早期的翻译未尝不会成为还原作品本来面貌的有效途径。中山大学郭冰茹教授以新近译介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为考察对象,从性别、历史建构、中国经验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深入分析了其中的差异、互补以及存在的问题。她认为就“性别”而言,西方学者更倾向于将其作为进入研究对象的中介,而国内学者则往往局限于性别本身;“历史建构”是海内外学者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史识”上的互补和研究方法上的互鉴推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学理性;而如何在西方视域或西方的理论干预中呈现文学研究的“中国经验”则是这个学术共同体共同面临的问题。宁波大学的任茹文副教授总结了海外学界对 “革命叙事”的研究,从问题的反面提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向度,即“在革命暴力影响日常生活的同时,世俗生活又是如何理解、实现和转化革命的”。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对革命文学形塑民众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讨论,她更关注强势的公共意识形态介入世俗生活之后,世俗生活如何以压抑、变异、转化、保存或部分保存的方式重新组织起自身新形态,承载和消化革命形态的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革命的日常生活”。
第五场讨论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主持,依然围绕一些具体问题或个案研究展开。香港中文大学黄念欣教授聚焦于毕飞宇《玉米》英译本的翻译策略,通过细读英译对原文句式、谚语及方言的处理,一方面回应了顾彬对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译本的批评,另一方面也彰明国内外对《玉米》文本接受的不同,而此间的差异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国小说进入世界文学市场的进程,揭示了文学场域转移的操作面貌。华东师范大学黄平博士的发言以颜海平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一书为个案,探讨艺术与实际、话语与身体、想象性写作与物质性生存作为无法分离亦无法化约的两维,如何相互交织印证,在革命的语境之下,与政治性、历史性因素发生紧密的勾连,提出了海外汉学研究与中国语境相结合的有效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从史书美的《现代性的诱惑》一书出发,肯定了作者从中国本土出发研究现代性之生成的立场,同时对此书关于沈从文与现代主义之关系的忽略提出质疑。刘洪涛认为,沈从文对湘西原始性的描写与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相互印合,其小说中的苗族想象或中国想象与西方异族想象之间存在一种“荒原-拯救”式的呼应与同构关系,沈从文的创作实践呈现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这正是中国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有益补充。绍兴文理学院的刘毅青教授则对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问题进行再思考,提示我们必须将其置于中西比较的语境,从海外华人学者寻求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理解。抒情传统的建构以文学美学类型的互证展开,在平行比较中突出中西文学各自的传统特色,其意义在于为漂泊离散的华人提供了一个可供传承的文化脉络,一种确定的审美判断标准。
最后的圆桌会议由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主持,与会代表就各自关心的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王斑、何锡章、林建法等引言人高屋建瓴地就大会议题作出精彩回应。王斑教授再次提醒我们注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普适性与特殊性、个人话语与国家话语的纠葛。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文学“走出去”,不该囿于自身的“特殊性”,而需以超离的姿态在东西文化之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对话的可能。李海燕教授则强调翻译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性之于中国,并不是一个本土概念,而是一种“翻译的现代性”,是中西文化杂糅的产物。在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中国作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甚至挪用了西方的创作技法与文艺思想,毋宁说是西方作家与我们一道写就了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承接李海燕的话题,孔海立教授将葛浩文对中国当代作家的译介更多地视为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强调对其译介活动的研究,须将欧美读者的阅读心态和西方图书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纳入考量。因此,面对评价不一的中国现当代作品英译过程中的删改重写问题,与其执著于优劣高低的判断,不如将文学还原为一种个人的创作、个人的欣赏,在其本真状态中获得心灵的愉悦。何锡章教授从普适性的角度强调文学的普世价值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判断,而是直指人心人性的普世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以普世的立场来看待和研究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而面对后现代思潮的侵袭,研究者在借鉴吸收西方理论的同时,亦须时刻警惕因技术至上的工具主义倾向所造成的基本价值判断的丧失。宋炳辉教授的发言则回到大会的中心议题,辨析了“学术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合法性与解释力问题,提示我们注意其含义的层次性与多义性,指出文学研究可以也必须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制,但这种超离并非遮蔽与无视,具体的研究仍需考虑大陆、港台以及西方学者各自不同的学术资源与理论背景,将其纳入不同的学术谱系与意识形态规约中加以考察,惟其如此,这一“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才具备切实的意义。一些年轻学者或博士生亦加入了讨论,显示了年轻学者的新锐敏感。最后一场圆桌会议,海内外学者各抒己见,恣意畅谈,将讨论推向了高潮,构成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学术共同体”。
王吉、巴亮,苏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