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军,李文香
(1.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冀西北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王士军1,李文香2
(1.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十字花科蔬菜作为错季蔬菜,是冀西北地区蔬菜生产的主要经济支柱,主要种类有甘蓝、花椰菜、萝卜、油菜等。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及复种指数的提高,害虫种类也不断增加,且发生周期长、为害重。而菜农的防治措施主要依赖化学药物,加上化学杀虫剂使用不当,如反复多次使用、长期大剂量使用,使虫害发生面积与害虫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造成丰产未必丰收的局面。本文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冀西北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种植区内害虫发生特点及主要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黄曲条跳甲属寡食性害虫,偏嗜十字花科蔬菜,具有咀嚼式口器,以成虫、幼虫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幼苗。成虫取食叶片出现密集的椭圆形小孔;幼虫在土中为害根部,咬食主根或须根的皮层,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疤痕,甚至咬断须根,使幼苗地上部分萎蔫而死亡[1]。冀西北地区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从幼苗早期即5月下旬开始增加,6月25日达到一个高峰后又开始逐渐减少。第二个为害高峰出现在8月30日,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在冀西北地区黄曲条跳甲1 a发生3~4代,在春季苗期以第2代为害严重,甚至造成缺苗断垄。
菜蚜以成虫、若虫刺吸蔬菜汁液,致使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造成减产。同时菜蚜又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传毒介质,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为害有时比蚜害本身更大。冀西北地区桃蚜与萝卜蚜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刺吸类害虫。1 a中,桃蚜与萝卜蚜在田间的种群数量所占比率是不一样的,春夏季主要是桃蚜造成为害,秋季由于大量个体迁回到桃树、杏树等乔木上生活,因而萝卜蚜所占比率逐渐增加,最终成为秋菜蚜群的优势种。
萝卜蚜以卵在留种的十字花科蔬菜或收获的秋菜上越冬,翌年春天孵化若虫。由于留种菜数量少,而在贮藏的秋菜上生活的个体绝大多数随着掰掉的菜帮一起进入垃圾箱,故春季发生量较少,因而苗期为害较轻[2]。桃蚜比萝卜蚜寄主广泛,除十字花科蔬菜外,桃蚜还可以为害一些核果类果树和烟草类植物;而萝卜蚜主要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生活。二者的发生和为害均与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当气温超过30℃,且田间湿度较大时,蚜虫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因此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蚜虫的数量明显减少,当天气变得凉爽干燥时,种群数量又会很快回升。在冀西北地区桃蚜的春季发生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初,萝卜蚜秋季发生高峰期在8月底至9月中旬。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它们喜食叶片肥厚的蔬菜如甘蓝、花椰菜,其次喜食油菜、白菜等。为害时,将蔬菜的叶片“开天窗”,种群数量增多时甚至将整个叶片吃成花叶,严重影响蔬菜质量。小菜蛾在冀西北地区1 a发生4~5代。5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菜蛾成虫伴随着东南风从京津唐地区迁飞到冀西北地区。因大田尚未种植,小菜蛾首先栖息在夏至草等草丛中取食、交尾。6月初,当十字花科蔬菜田间定苗后,小菜蛾正值产卵、孵化期,开始取食为害。6月20日至7月初出现第一个为害高峰。7~8月,随着气温升高,为害减轻。9月为害开始上升,9月中旬左右形成第二个为害高峰,10月后为害又逐渐降低。由于气候等原因,小菜蛾在冀西北地区野外不能越冬,只有少数在温室内、冬储白菜或甘蓝上越冬。小菜蛾在冀西北地区春、秋两季为害均较为严重,且春季重于秋季。
大青叶蝉的寄主主要是杨树、柳树、白蜡、桃树、杏树等和禾本科植物。但近几年发现,大青叶蝉也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在冀西北地区大青叶蝉1 a发生2~3代,产卵量大,发生较为严重。常见10多头或20多头若虫在蔬菜叶面或嫩叶上群聚刺吸为害。当人走近时,成群的大青叶蝉成虫便跃足振翅而飞。经调查发现,冀西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莜麦常与十字花科蔬菜连绵种植,杏树、桃树等乔木也随处可见,为大青叶蝉产卵、取食、为害、越冬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其发生严重。
蔬菜潜叶蝇主要以幼虫在叶片或叶柄内取食,形成弯曲不规则的虫道。随着虫龄增大,虫道逐渐加宽,直接抑制蔬菜光合作用,影响生长,造成质量下降和减产。在冀西北地区,冬季蔬菜主要来源于设施大棚。春季大田蔬菜定植后,潜叶蝇从大棚迁飞到大田,冬季又迁回到大棚,这样在大田和大棚之间交替为害,一年发生代数较多,这也是蔬菜潜叶蝇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在冀西北地区蔬菜潜叶蝇主要包括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豌豆潜叶蝇和番茄彩潜蝇4种。在冀西北地区,目前发生较为严重的是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番茄彩潜蝇3种,以春季蔬菜苗期受害严重,发生时间在5月28日至6月底。
菜青虫成虫菜粉蝶在早春时便结束越冬,出来交尾。大田蔬菜定植后正值其产卵、孵化期,幼苗为幼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菜粉蝶在冀西北地区种群数量不大,1 a发生1~2代,但因取食量较大,幼虫啃食叶片,造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同时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在冀西北地区,作物的生长季节较短,作物的种植品种单一。粮食作物主要是莜麦和马铃薯,蔬菜仅限于十字花科蔬菜。因海拔高,水利设施短缺,很难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种植。而菜农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由于化学杀虫剂的多次使用和长期大剂量使用,使虫害发生面积与害虫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害虫抗药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小菜蛾已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酰基脲、苏云金杆菌等50多种药剂产生抗药性[3]。化学杀虫剂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如菜蛾绒茧蜂、菜蛾啮小蜂和蚜茧蜂等,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菜农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使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呋喃丹等,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污染严重。因此,害虫防治必须从农田生态系统出发,以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天敌及其周围环境作为整体,依据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调控理论,发挥系统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能量,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对生态系统及其蔬菜-害虫-天敌食物链的功能流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将害虫防治与其他增产技术融为一体,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建立实体的生态工程技术,从整体上对害虫进行生态调控,以达到害虫管理的真正目的,即将其持续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在综合防治过程中,农业防治应贯穿整个蔬菜生长季节。首先,秋季蔬菜收获后冬耕冬灌,不仅是土壤保持良好结构和保墒的好措施,而且是防治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关键技术,通过耕犁的直接伤害和翻到地表暴晒风干、鸟食及灌水淹没,极有利于春茬十字花科蔬菜苗期的生长。其次,强调间作套种。丰富蔬菜种类,如种植韭菜、茄子、豆角或番茄,使甘蓝与韭菜或番茄间作或套种驱避菜蚜为害和菜粉蝶、小菜蛾的产卵。第三,采用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施用尿素等氮肥,抑制虫害,否则会增强害虫的繁殖能力,加重为害。尽可能以有机肥代替化肥,但厩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之后施用。第四,选用抗虫品种,同时经常中耕、除草,保证菜田的清洁卫生,避免为害虫提供中间寄主或栖息的场所。
首先,利用小菜蛾、大青叶蝉、菜粉蝶等具有强烈趋光性的特性,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运用光、色(黄色外壳)、味(性信息素)相结合,引诱害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达到杀灭成虫的目的。其次,可利用菜蚜趋黄性对其进行色板诱杀。从蔬菜苗期开始使用涂有 10号机油或治蚜常用的农药黄板来诱杀。黄板的大小为 (15~20)cm×(15~20)cm,悬挂密度为 180块/hm2,棋盘式分布,插或挂于蔬菜行间并与蔬菜持平[4]。黄板诱满后,要及时更换。色板诱杀可以有效控制菜蚜的发展,同时在害虫可能暴发时持续不间断地使用,可及时监测田间菜蚜的数量变动。若将黄板同时涂有性信息素,不仅能提高普通黄板对菜蚜的防治效果,还能有效保护天敌,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前景。另外还可选用银灰色薄膜避蚜[5]。在田间隔1 m挂3 cm宽银灰色薄膜,避蚜又防毒[1]。第三,利用防虫网隔离技术不但能有效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叶甲等,还能减轻霜霉病、白斑病、干烧心病、软腐病的发生,尤其是对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使用网纱隔离,每667 m2可节省农药成本 67~100元,且网纱一次投入可多年使用,经济合算[4]。以上措施,必须遵从害虫发生规律,在暴发前及时防治。
为避免或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必须科学用药,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同时抓住用药适期。全年重点抓 5~6月和 8月下旬至 9月中下旬的防治,特别是抓好早春甘蓝的防治,以压低虫口基数。切忌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类的化学农药。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幼虫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防治小菜蛾常用药剂有1%甲维盐微乳剂4 000倍液、5%氟铃脲乳油600倍液、2.5%多杀霉素悬浮剂1 500倍液、10%溴虫腈悬浮剂1 200倍液、5%氟虫腈乳油2 500倍液等,田间喷雾时间为小菜蛾卵孵化盛期[3]。防治菜蚜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 500倍液,在菜蚜始盛期喷雾[6]。防治蔬菜潜叶蝇可用除虫脲 3 000倍液、灭幼脲 2 500倍液、斑潜净1 500倍液、阿维菌素3 000倍液喷雾防治[7~9]。
首先,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包括生物碱类、萜烯类、黄酮类、精油类和光活化毒类。这些药剂主要来源于楝科植物的印楝素(云南已开发生产出新型农药印楝素制剂系列产品),卫矛科植物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对小菜蛾防效达85%以上),杜鹃花科植物的闹羊花素-Ⅲ、kalmanol和Grayanotoxin-Ⅲ,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SCEE,对菜蚜、桃蚜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柏科植物砂地柏(对害虫有较强的胃毒、拒食、熏蒸作用)。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源农药顺应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今后农药业发展的方向。另外,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昆虫病毒制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性(信)息素等在害虫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害虫效果达90%以上。其次,保护或释放天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蚜蝽、蚜茧蜂和多种蜘蛛等,对它们应该注意保护,如使用生物农药,或种植诱集作物或间套作等过渡性作物,创造天敌生存与繁衍的生态条件。同时注意避免大水漫灌,保障蜘蛛的种群数量。目前人工饲养繁殖成功的有草蛉、小菜蛾弯尾姬蜂、丽蚜小蜂、捕食性蝽等,菜农可购买并田间释放。
生物农药、自然天敌等虽然对害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菜农的观念还是倾向于化学农药防治。然而在未来社会当中,人类的健康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迫使我们必须依据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调控理论为基本原理,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建立一套实体的害虫生态调控综合技术。此技术的建立与实施不仅能降低耗资、保证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和可持续发展,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1]高连珍,杨义宁.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20):26.
[2]王秀英,巫东堂,赵军良,等.十字花科蔬菜常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瓜菜,2010,23(6):60-62.
[3]马祺,章云斐,谢以泽.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J].浙江农业科学,2009(5):956-959.
[4]席敦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综合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7(8):20.
[5]胡小敏,王云虎,陈太春,等.新型性诱粘虫板对保护地番茄蚜虫的防控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4):189-193.
[6]席敦芹.潍坊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1):23-25.
[7]金辉,魏长海,汪金叶.13种药剂防治蔬菜潜叶蝇田间试验效果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2):35-37.
[8]郑刚,刘美良.蔬菜潜叶蝇的危害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J].农业与技术,2006,26(5):117.
[9]秦剑波,高小俊,母婷婷,等.黄板对烟蚜及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1):106-108.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2.032
河北省张家口市科技局项目(1112013C)
王士军(1968-),男,在读硕士,馆员,E-mail:hb_wl680910@163.com
李文香,通信作者,E-mail:liwenxiang9769@163.com
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