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英
(中国茶叶博物馆 杭州 310013)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被人们发现和利用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那么茶是何时与佛教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呢?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是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茶叶是重要的部分。早在魏晋时期茶叶就已经成为我国僧道修行修炼时常用的饮料。唐代茶圣也曾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多次引述了两晋和南北朝时僧道饮用茶叶的史料。如其中引录的《释道该说续名人传》称:“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又摘引《宋录》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这都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茶之风。
唐代,疆域广阔,注重对外的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以及禁酒等有关。而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不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随着茶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期的到来,佛教与茶的关系也进一步密切,并且在唐代茶文化传播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僧侣坐禅中要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唯许饮茶”。而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禅宗重视“坐禅修行”,要求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要“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则恰好有提神养心之用,所以就选茶作为其饮料。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由此,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了。
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辩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院门前派“施茶僧”数名,实惠茶水。寺院中的茶叶,称为“寺院茶”,一般用途有三:供佛、待客、自奉。据《蛮瓯志》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中等茶、自奉以下等茶、供奉以上等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矩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堂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
当进入到宋代这个茶文化高度发展的辉煌时代,佛教与茶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表现得更为密切。这种影响与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宋代对茶的热爱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在对茶艺的追求上,将它作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如斗茶、分茶的兴起),茶技发展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创造出了茶的艺术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鲜见的,没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如此热衷于斗茶,注重茶的感官趣味。
首先,僧人对品茶方式的贡献。以分茶为例:分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也有“水丹青”之说。陶谷《清异录-茗苑门》有“茶百戏”条记:“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当时人也称这一技艺为“汤戏”。而这种独特的艺术美的创造,很大一部分都得归功于僧人的贡献。
其次,佛门中人对茶的种植与品种发现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各寺院都遵循一条祖训:“农禅并重”。“山中别无产,衣食取与茶”,可见制茶、售茶对僧人的影响。我国古今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炒制的。如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作“仙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惠禅师亲手所植,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贡品。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前身叫“乌龙茶”,该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正宗,僧侣按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采制的“水月茶”,即现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的“屯绿茶”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宋代的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请许多的文人名士前来赴会。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点茶——闻香——饮茶——评茶,气氛融洽,这样就使得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有了交流的机会,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而这其中最有名的茶宴要算“径山茶宴”。径山,位于天目山东北高峰,处于浙江著名的产茶区。径山寺始建于唐代,到宋代时已经是十分有名望。宋孝宗亲自御笔题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从宋到元,都享有“江南禅林之冠”,而茶宴也举办了将近一百年之久。
此外,除了正规的茶会、茶宴之外,宋代的许多文人私下也乐于与僧人结交,以茶会友,以茶问道,如苏轼、黄庭坚等文人,还留下许多与茶有关的诗词。
茶,还促进了中国与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本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茶传入日本,有两个人物非常关键:一是公元753年东渡日本的鉴真,二是最澄法师在公元804年来到中国浙江天台山,专心学法,也对当地寺院采茶区进行了学习,带回茶树树苗到日本,并种植于近江地区台麓山,这在日本被看作植茶第一人。另一位日本僧人空海在学满归国时也带回茶籽,推动了茶道的发展。
茶东传日本的又一高潮就是宋朝,公元1168年至公元1187年日本的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遍访各地,居住达24年之久。在1192年回国时就携带茶树种籽,并亲自种植,到晚年根据在中国考察的情况及自己在日本种茶经验而写成《吃茶养生记》,全国开始推广饮茶。至此,日本开始逐步形成饮茶习惯,最终形成以“和、敬、清、寂”为根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可见,茶对促使宋王朝与日本文化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茶也由佛门弟子带到了朝鲜。
如果以上两方面来看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的话,那么就只能是停留在一种表面或者说是物质方面的肤浅的认识上。我们将难以触及到宋代茶文化深刻的内涵,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这个茶文化异常繁荣辉煌的特殊时代的独特之处,在谈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时,就不能不谈“茶道”。
中国“茶道”二字首先是由禅僧提出的,这样使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追求愉悦,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南北朝时佛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工具用来麻醉老百姓,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形成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圆融,能与其它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体味美好的韵律,使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饮茶可得道,佛与茶便联结在一起。
正因为茶具有清新、雅逸的自然天性,能使人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祛除杂念、修炼身心,恰与中国人提倡的“清静”、“恬淡”的哲学思想合拍,也符合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追求的“内省修行”思想。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以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提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为指导,以佛家“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的一个文化体系。
1 陈宗懋.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607.
2 王建荣,郭丹英.中国茶文化图典.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