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龙,冉春雷,刘中洪,蒋 涛
(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0061)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逐年增多趋势。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意识Ⅲ级以上患者采用血肿清除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取得了明显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男52例,女28例,年龄38~78岁,平均54.6岁,高血压病史1~6年;根据吴承远《临床神经外科学》高血压分级标准[1],入院时浅昏迷27例,中度昏迷43例,深昏迷10例;单侧瞳孔散大41例,双侧瞳孔散大7例;发病到手术时间4~31 h,血肿大小50~110 mL,部位均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58例,左侧22例),破入脑室33例,气管切开69例。
1.2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均采用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额颞顶大弧形皮瓣,切口始于颧弓后1/3处,从耳屏前沿耳廓上方向后斜行上至顶结节,顺中线旁向前止于发际;向深部咬除蝶骨嵴显露蝶骨平台及颞窝,骨窗均大于12 cm×15 cm,沿骨窗边缘剪开并悬吊硬脑膜既充分减压,又能止血。显微镜下操作,根据术前定位,从离血肿最近皮层处分离脑组织,保护主要血管,尽量避免脑组织损伤,进入血肿腔;控制好吸引力,从血肿中央先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让附着于脑组织表面的血肿自动脱落便于吸除,吸除时仔细电凝与血块相连的血管,尽量避免过度牵拉,以免引起新的出血;对于重要功能区的血肿,不要求做到百分之百清除,以免因过分强调血肿清除而加重脑功能障碍和难以处理的渗血[1]。血肿清除及止血满意后,止血纱布覆盖手术创面,术区安放硅胶引流管便于观察及引流。合并脑室出血者通常应行脑室外引流术,硬脑膜可用人工材料作充分减张缝合,既能减压,又能达到预防脑脊液漏的目的。术后加强营养支持,防止因脱水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预防肺部感染、肾功能障碍及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80例患者随访0.5~2年,平均1年。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2]: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7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38例,Ⅲ级(需他人帮助)9例,Ⅳ级(卧床但意识清楚)14例,Ⅴ级(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死亡原因:脑疝及脑干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及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或不能控制的上消化道出血。
3.1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不佳,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内科药物治疗,但疗效不满意。随着CT的问世及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显微镜的临床应用,目前,对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观点已基本一致。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或防止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的功能恢复。不同的病例,在选择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上对预后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病例,应尽可能早期手术;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随着CT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微创,对于少量出血,可利用穿刺吸除血肿方法清除血肿,创伤小,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基层医院均能开展。也有学者认为该法的缺点是血肿清除不彻底,不能有效止血,有再出血的危险;另外,对于出血量大,病情进行性加重者不宜采用。而大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达到减压目的,而且止血可靠,特别是对于出血量大,占位效应明显,已脑疝形成且破入脑室者,这种术式更具有优越性。大骨瓣减压由于充分咬除蝶骨嵴,咬除颞骨至颅底,减压充分,既易使颞叶沟回疝自动复位,又可消除对外侧裂静脉及大脑凸面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流回流,减轻脑肿胀和脑膨出;大骨瓣开颅后,脑压得到充分缓解,手术暴露充分,对脑组织损伤小,有时甚至可切除颞肌及部分非功能区脑组织作内减压,由于局部及整个脑压均有效降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受累的脑组织。术区或(和)脑室放置硅胶引流管,既可引流出大量脑脊液,也可引流出残余积血,尤其对于破入脑室者更有效。过去大骨瓣开颅很少行硬脑膜缝合,术后易并发脑脊液漏及感染等并发症。本组采用人工硬脑膜作充分减张缝合,既达到了减压目的,又重建了生理屏障,大大降低了脑脊液漏、感染、脑嵌顿及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
3.2通过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对于血肿量大于50 mL,有意识障碍或脑疝形成者,CT显示中线明显移位,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大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其死亡率仅为11.25%,而有报道小骨窗及非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率高达22.2%~33.3%,死亡原因主要为术后再出血和脑疝形成[4]。
3.3高血压脑出血病情急且危重,如何降低死残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选择一种最佳的手术方式既能尽早彻底清除血肿,又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5]。作者认为单纯清除血肿并不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对脑疝的复位也困难。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既能彻底清除血肿,又能满意止血,有时还能切除颞肌及非功能区脑组织作内减压,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成熟且有效的方法。
[1]吴承远.临床神经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7-689.
[3]方乃成,邵高峰,向玉领,等.带蒂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外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9):545-546.
[4]吴勤奋,张文德,郭怀革,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小骨窗手术治疗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1(2):81-82.
[5]孙秀海,张振兴.CT定向钻孔引流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48例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05,15(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