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经典阅读

2012-04-01 01:34江艺敏
关键词:大众文化中学生文学

江艺敏

(闽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福建 石狮 362700)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经典阅读

江艺敏

(闽南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福建 石狮 362700)

大众文化在当今社会迅速蔓延,似有经久不息之势。大众文化在广泛流行普及,体现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认清文学经典的重要地位,明确阅读文学经典的必要性,倡导和深化文学经典的阅读,是当前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大众文化;经典;阅读

一、中国的大众文化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80~90年代,它伴随改革开放而萌芽,适应市场经济而成长,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本质上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当代社会生活资源丰裕,文化资源充沛,视觉文化和媒介文化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审美观念趋于消遣,大众文化应运而生。较强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以传播媒介和话语系统为优势,以商业炒作和市场法则为动力,迎合了人们的欣赏口味,特别受到青年人的喜爱,对活跃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作用,对社会政治、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大众文化在具有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存在某些负面效应。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之中,旧的道德观念、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新的生活方式、文化需求还没有完全形成,这种观念上的矛盾,可能使人们在大众文化的氛围中产生人格的分裂。大众文化追赶潮流,注重包装,必然放弃和缺乏深刻的内涵。大众文化引导人们追求感官的体验和刺激,日趋世俗化,崇尚放浪个性和释放冲动,可能造成个体行为的偏激和社会秩序的混乱。[1]大众文化以外在的相关性而非内在的思想性、艺术性为表现形式,很难使人体会到纯正而深邃的审美愉悦感。歪曲经典、浅表浮躁的文化,不会使人受到启迪思想、升华人格、陶冶情操的有益启示。

二、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第一,阅读经典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渊源,文学经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阅读民族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第二,阅读经典是改变人的气质和社会风气的需要。阅读经典文本可以使阅读者经历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许多人都发生了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变化。阅读优秀的文化经典,对个人来说,可以变化气质;对整个社会来说,可以净化风气。

第三,阅读经典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著作,可以让我们在做人、处事、治国等方面有所依据;《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能陶冶我们的性灵,提升我们的精神层次;八卦、易经、理学、禅宗等思想,也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大脑的想象空间。阅读经典可以使人的大脑吸收不同的思想,扩展想象力的自由度,提升人的专心程度和思维能力。[2]

第四,阅读经典是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陶冶心灵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经典,在引导人们培育高尚品格、顽强意志、远大理想、高雅情趣等方面,富于深刻的哲理,体现高超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有学者指出:“人在年轻时代以精神素质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防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

三、改进经典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小学生的读经教育重在启蒙

小学生群体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教育对象。经典阅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让小学生多读些中国经典古籍,尽早接触中国经典文化。让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长远地、默默地变化气质,提升意志品质,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基础。[3]

小学生的读经教育要以塑造人格、怎样做人为主线,选择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朱子家训》等,让学生阅读背诵。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使启蒙教育更具实效。

(二)中学生的经典阅读要培养兴趣,实现师生互动

如今,中学生的阅读趋向普遍追求平面化与视觉化,阅读对象由文字向图像转移。大多数中学生对四大名著的了解主要来自影视作品,而非阅读原著。中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要逐步引导中学生重返文学经典的美妙殿堂。

首先,要着力培养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师要在文学经典教学中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用精彩的情节、生动的话语、深刻的哲理打动学生;要引导学生认识经典,热爱经典,把阅读经典当作自己成长的需要;要打破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桎梏,让中学生在精神层面得到升华,自觉追求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

其次,要做到“雅阅读”与“俗阅读”相结合。针对当今中学生习惯于“俗阅读”的现实,教师要引导他们把“俗阅读”深化到“雅阅读”。通过“俗阅读”扩大感性认识,通过“雅阅读”启发理性思考,把“俗阅读”和“雅阅读”结合起来。

再次,要提倡师生互动,在中学校园形成阅读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主要依赖于教师;在课堂外,要将经典阅读渗入师生生活。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解读经典文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品尝经典文本的精妙,拓展思维空间。

(三)大学生阅读经典要营造氛围,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

首先,营造理想的经典阅读环境,让浓郁的书香飘荡校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景观建设、自然景观建设、图书馆建设,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文学经典的浓厚氛围。以校园读书文化节、经典阅读征文竞赛等形式,推动校园文学经典阅读活动,点燃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激情,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其次,激发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引领他们走进经典文本的美妙世界。要引导大学生深度阅读经典文本,深刻感悟经典的奥妙。要让大学生领悟到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拓宽文化视野,增加知识底蕴,丰富人生阅历,提升鉴赏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要创造条件开设视频阅读课,让学生收看经典名片,从多角度、多渠道解读和鉴赏文学经典,体会原著的魅力,使学生受到心灵震撼。

再次,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指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向更深层次发展。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感动人,以生动的典型震撼人,以动听的故事吸引人,用深入浅出、联系实际的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的理解。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经典的研究性阅读,深入挖掘文学经典的深刻内涵。通过经典阅读,使学生的思想变得活跃,目光变得深邃,生活变得充实,让学生对世界多一份诗意的把握,对生活多一份优雅情趣、多一份温暖情怀。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经典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阅读危机,但是我们坚信,大众文化不可能完全取代文学经典,中国文学经典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必将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引领国人走向高雅、精致的阅读境界。

[1]吴世彩.大众文化的价值选择[J].发展论坛,1998(9).

[2]王太峰.浅谈经典阅读[J].绥化师专学报,2004(1).

[3]钟一鸣.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人文素质的提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4).

G633.33

A

1673-1395(2012)06-0171-02

2012-03 -20

江艺敏(1983—),女,福建龙海人,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中学生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