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楠 徐新 王玉梅
(徐州空军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 江苏徐州 221000)
普通化学是面向军队院校多个专业(如油料、弹药、航材等)开设的一门军事教育基础课。然而,不少人认为这门课与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关联不大,对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影响甚微;学员也普遍反映,教材中的知识与高中化学有许多重复之处,其中的概念、原理过于抽象和理论化,无益于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但军校中的普通化学教学却陷入教员教之无味,学员学之无趣的窘境。普通化学真的是现代军事教育中的“鸡肋”吗?
本人在普通化学的教学中,尝试改变以往以教员、课堂、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模式[1],旨在培养厚基础、强能力且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军事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封闭式教学,教员依据教材罗列知识点,课堂时间基本用于讲授,希望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于学员。但与教员“倾囊相授”的教学热情相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却往往不高。有时教员讲课已口干舌燥,学员却无动于衷,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就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以创新意识为理念,改革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体系,将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以人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着眼于现代国防的快速发展和军事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着眼于学员能力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既有知识性、科学性,又有启发性、创造性;教学设计尊重学员的自我意识,注重学员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意志品质、道德规范等的全面培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注重双向交流,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绪论课是普通化学课程教学的第一课,也是能否抓住学员求知心理,将其顺利带入新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以往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普通化学课程时往往会产生迷茫: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化学与我们的专业有什么关系?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学员的疑问,学员将不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员也就错过了一个良好的引导时机。因此,绪论课不仅要对学员讲清课程的意义,让学员了解课程的概要,更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达成师生间的教学默契。教员应该强调普通化学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之间所起的是桥梁作用[2]。不管学员将来从事什么专业,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问题。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当遇到问题时就能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如何与专业人士沟通和交流,疑难困惑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当然,师者解惑不能泛泛而谈,适当举例有助于增强说服力。比如谈到消防问题时,教员设问:飞机起火该如何扑救?学员马上会回答:应根据失火原因选择不同的灭火材料。之所以选择不同的灭火材料就是因为它们灭火的化学原理不同。教员再进一步设问:铜丝有没有可能灭火?这时学员往往会流露出疑惑的神态。此时教员可以做个演示实验,用粗铜丝网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此,学员会很感兴趣。
又比如谈到新型材料时,学员很羡慕超人、蝙蝠侠身上所穿的战衣,柔软、强韧且刀枪不入,如果能把这样的材料用于制作军服就可以大大提高战斗力。事实上这种材料在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得以实现。将蜘蛛的基因植入绵羊体内,再用化学手段分离羊奶中蛛丝的成分,用这样的蛛丝织出的衣服只有几两重,却比钢丝还要强韧,是理想的防弹衣。
俗话说“贵在开端”,诸如此类联系生活、联系专业的例子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进学员对普通化学课程的亲切感。有了这种良好的兴趣开端,教员在后面的讲授中就可以事半功倍。
人类知识是统一的整体,各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文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也越来越显著。但科学知识比较抽象,学员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人文知识是连接抽象科学与真实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教学中穿插人文思想,可使学员能用具体事件来分析和理解抽象问题,用已知来探求未知。
例如,在探讨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时,适时提出问题:“如何将价格低廉却应用广泛的石墨转变为价值连城且坚硬无比的金刚石?”通过对化学原理的讨论,进一步引导学员思考“如何从一名稚气未脱的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国防战士?如何面对枯燥、单调的军营生活?”使学员逐渐认识到只有经过艰苦磨练和实战考验的“高温”、“高压”,才能在演习场上和救灾前线临危不乱、无所畏惧,就像从柔软的石墨变成坚硬无比的金刚石。对于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学员易于理解,也容易接受,同时也容易拉近学员与教员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员只有接受教员才会更好地学习他的课,只有信任教员才会信任他所教的知识。又比如常利用公式ΔG=ΔH-TΔS来判断自然界中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在讲授时可以将其与学员自身的学习动力作类比,把ΔG定义为人类行为的自发依据,ΔH定义为社会需求,ΔS定义为个人需求,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需求变化幅度不大,由此可解释为在此种情况下,个人的需求越大,人类行为的自发性就越强。
通过这些课堂上的小插曲,在枯燥的化学知识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不仅可以加强学员对定律公式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与学员面对面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员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普通化学课程在军队院校开设面广,但长久以来,面对不同的专业,普通化学的教学内容基本相似,与学员所学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很难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普遍反映即使考试成绩再好,离开课堂却学无所用,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除了需要讲授化学共性的东西以外,更需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突出各专业的个性。教员可以多联系实际,多举些实例,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密切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学活、用活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了”为“会学了”。
例如,对于油料专业的学员来讲,油品分析是学员将要从事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识别油品的组成,鉴定油品的功能,做好油品的储存、运输等都需要利用化学基本原理以及电化学的相关知识;而在油品化验过程中,提纯、分离油品时需要掌握的操作技术,也是在化学实验课中反复练习的基本实验操作。对于机场工程专业的学员来说,如何根据气候和地形选取合适的伪装材料则是他们关心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在化学教材的相关章节中找到答案。
因此,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员时,应从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入手,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仔细研究各专业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研究这些专业需要哪些化学理论知识,了解化学在这些专业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和增补教学内容。
[1] 温鸣,吴庆生,姚天明.大学化学,2009, 24(5):14
[2] 曹渊.大学化学,2004,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