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萍,张应根,王振康,陈泉宾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
在远古时期我国历史上粗放农业的时代,人们主要依靠采集植物和狩猎维持生存。但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生活工具的改进和原始社会的发展,人工的种植和养殖势在必行。以神农为代表引领人们开创农业,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先祖们就应运而生。神农及其领导的部落神农氏发明并教会人们使用农业生产工具,开始教人们进行作物种植和采集辨别包括茶在内的中草药,既作为农业生产者,也是远古时期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对于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功绩卓著[1]。目前对先祖神农起源和生平的研究和讨论颇为热烈[2],得出的结论有一致的,也有相左的。综各家之言,笔者比较认同的结论是:神农不是特定的某一具体人物或某一地区文明的代表,而是中华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时代英雄人物的象征和化身[3],神农与炎帝是否重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华民族至今一直保持着追本溯源,感念祖先,学习祖先,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茶的发现与利用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就将口头流传的茶的起源记载了下来:“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唐以前曾称茶为荼)而解之”。这在《史记·三皇本纪》、《淮南子·修务训》、《草本衍义》、《帝王世纪》中亦有记载,均为后人所公认[4]。唐代陆羽的茶学专著《茶经》也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根据后人的推测,神农尝百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多、更加充足的食物,最后得到的包括茶在内的药物只不过是寻找食物的副产品而已。但不管神农时代将茶作为药物还是食物,一致公认的是神农对茶这种植物的首先发现和功效认识,这使得茶逐渐由野生状态转变为人们普遍栽培和利用,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经济作物和特色产品[5]。从这个意义上说,尊神农为茶祖实至名归。神农氏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由野蛮走向文明时代开始阶段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先进、开拓创新、重农务本、公而忘私、牺牲自我、关注大众、以民为本、奋发图强、推动文明[3]。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的茶人们就是秉承和弘扬这样的精神披荆斩棘,不断创造着中国茶业的辉煌,给后人和全世界留下了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茶祖神农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后人逐渐认识到茶叶的药用和保健等功效,尤其是其解渴、提神的作用,致使茶发展成为一种日常饮料。古人制茶早期是将鲜茶叶生吃或生煮羹饮,但这样的茶具有浓厚的青草气,且滋味苦涩,而后发现先将茶叶进行一定的晾、晒、炒、揉、烘等处理后烹煮饮用,不仅清香鲜浓,而且有利于保存。随着制茶技术的改进,茶叶消费日益普及,在物质层面上,茶叶饮用方法不断发展变化,从西汉至明代,出现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等品饮方式,而明代开始的泡茶法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在精神层面上,人们对茶美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远古时期因茶解渴充饥,强身健体的功效,萌发出对茶之美的最初认识。三国两晋时,茶已逐渐成为日常待客之物,不仅僧道参禅修行饮茶,还出现了以茶入诗文的雅事。而从唐宋时期至晚清,饮茶之风日盛,茶逐渐形成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文人文化模式,茶文艺创作空前高涨,日常生活中以茶达礼、待客、消遣、怡情等习俗在全国乃至日本、朝鲜等邻国广泛传播开来。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严重而频繁的内忧外患、动荡不安、民生艰难,中国茶业无力抵抗走向衰败的趋势,茶文化活动也一度低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恢复和扶持茶叶生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全国 20多个产茶省、市、自治区茶产量逐年增加,出口量也不断递增,特别是近 20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产品的要求趋于便利化、安全化、保健化、精美化,茶类产品及茶品饮的方式更为丰富多彩,茶文化也在回顾传统与跟上时代之间旺盛生长,不断创新。
作为青年茶人,我们是承前启后的受益者和开拓者,我们所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是有别于前辈和后辈的,虽然我们无可选择过去的历史,但有权定夺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蓝图。缅怀和纪念茶祖神农并不是要完全搬用先祖的言行,而是通过追溯我国茶业历史的源泉和发展历程,激励当代茶人心忧天下,勇于创新,锐意进取。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制造了自卑的根源,阻止了人们对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非到走投无路才会奋起反抗。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潮起潮落,时至今日,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物质日益富裕,但满足精神需要的文化建设却陷入困境。
目前我国仍然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众多,农耕文化传统深厚,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运行管理机制和市场经济导致了低收入低效益的农业及农村原生态文化体系的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具有浓厚农耕思想的农村人口大量渗入工商业乃至各行各业,但在遭遇农村原生态文化和现代文化两种观念的冲击中困惑迷惘,思想认识混乱,精神生活陷入虚无状态,引发精神危机[6]。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通用和完美的。现代工商业文明注重以个人为中心独立参与竞争,树立独立人格,既协作又分工,“寻新求变”,放眼世界和重利轻义,金钱至上等;传统农耕思想的特征却是:重依附,轻独立民主,少创造,重义轻利,重伦理,轻法制,重艺术,轻科学,重整体,轻局部等等。一部分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自由开放的同时却又无力或不愿承受其与传统思想格格不入的观念,而另一部分崇尚现代文化的人也在欣赏田园文化的同时排斥其压抑个性自由的缺陷。这正是农业不发达,而与工业和商业文明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且远远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的。而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发达在短期内都还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灭私有制,因此也就无法克服自私自利思想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把基于人伦关系建立的小集团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或是不择手段地谋取个人私利,更加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物欲横流,纵欲无度,过分强调独立人格,盲目个人崇拜和自我保护,贪图安逸享受,贪婪索取而轻视奉献,重视机遇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重视权益而忽视义务,缺乏社会责任感,轻视他人利益和集体、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根本安定有序、繁荣富强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经历一番沉痛的撞击,才能建立起多种观念相会交融,相辅相成,共同创造丰富中华和世界文化的崭新文化。
茶产业是与茶产品经营相关的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的企业群体的集合。当前我国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的市场主体十分清晰,且具规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茶园单产提高十分明显,但茶叶原料生产主体并没有充分获得市场应有的收入。相反,工、商组织占有了较多利润,从而妨碍了茶园传统小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造与升级。从世界产业发展与分布来看,自然资源禀赋对获取产业优势固然重要,但它并不等于该国享有绝对的产业竞争优势。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该产业的绝对优势,除了原料的生产优势外,还表现在对原料再加工和深度开发的能力等方面。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产业竞争中,除了出口贸易的传统竞争策略方式以外,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方式将愈来愈普遍。因此,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如何推进我国传统茶产业改造与升级、提高产业竞争优势”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
茶叶的保健功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种保健性和茶叶消费的文化性将一同构成茶产业发展的两个支撑点。茶产业文化是我国茶产业的特有现象。茶产业文化不论在历史时间跨度上,还是在空间的不同层面上都对中国茶产业发展产生作用。它影响着茶产业技术发展,也影响着茶产业组织制度的演变。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佩鲁指出:“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或加速增长的动力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他同时指出:“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存在依赖于文化价值,而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其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7]。没有中国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就没有今日世界至少三分之一人口的因茶的色、香、味、形的感官享受和养生保健的功效及其融入的文化内涵而获得的福祉、健康和精神享受。追本溯源,世界各国种植的茶树及其栽培与加工技术、品饮方式以及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道茶艺,甚至茶字的发音与命名莫不源于神州大地[8]。
当前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处于转型过程,中国茶业处于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之中,也面临着“政府”与“市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也需要经历转变。中国茶业转型有两个内涵,一是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二是由传统茶业转为现代茶业,与时俱进。因此,转型期中国茶业问题,其深层次是文化问题,是茶人的价值观念问题,中国茶业转型应该包含茶人价值观的转型[9]。
自从有了人类,美感也就随之诞生。美感是偏于人生理的和感官的体验,也是偏于心理的和精神的感受。因此,茶人的价值观实质是植根于茶、茶事活动、茶艺术创造等事物与过程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等的精神感受。从远古茶祖神农“尝百草”而发现和认识她到“南方之嘉木”再到“佳茗似佳人”,及至今日倡导“茶为国饮”,茶之美感的不断丰满就是茶人价值观的不断进步和转换。茶业的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当今社会正由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和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和转型,而价值观念是很难超越物质条件和现实处境的,所以在短期内我们既难以彻底摆脱长期继承下来的传统茶文化观念,也很难完全创立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崭新茶美学。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盲目地继承传统茶文化,沉浸在缅怀历史的辉煌和伟大之中,而应立足现实环境,创造真正符合时代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我们必须经历长期的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才能逐步形成和确立表征当代茶人精神风貌的价值观。
如果说农业是中华民族的根基,那包括茶祖文化在内的农业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文化,我国历来有重农轻商的传统。但是,现代茶业毕竟不是农业独领风骚的古代农业,现代工商文明的发达和进步早已经影响和改变了农业文明的内涵和形式,当代茶文化建设应以茶园环保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茶产品绿色保健化、精神健康化为目标,想方设法加快茶业产业化进程,缩短与强国的差距,促进茶叶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改善茶农乃至全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即不仅要进一步改善和发挥茶业提供茶叶饮料、保健品等的功能,更要大力开发其促进茶园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及传承茶文化等多种功能,实现我国茶业发展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有机统一[10]。
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和结果是自然界生物、人类生命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和发展,而不是某一人或人群及其文化垄断地球。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平衡状态,是一种愉悦人们心灵的安全感和温暖感,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基础、动力也是目的、归宿,但它是一种难以维持的动态平衡。一味的偏安保守并不能维持现状,只有创新开拓、居安思危、不断学习进步才是维护和谐的积极态度和方法。但是,只有根植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乃至全人类利益的个人科学创造和奋斗才是有现实意义并能持续向前发展的。因此,在充分尊重个人自主创新和能力强化的同时,当代茶业事业仍然要提倡甚至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茶人在追求个人自由发展的同时必须树立国民意识和诚信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敬业精神。只有这样,中国茶业才能欣欣向荣,福泽四海,代代相传。
[1]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2]杨振贤.“高平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月刊,2004,(11):78-79.
[3]钱宗范,朱文涛.炎帝和炎帝文化辨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1):25-28.
[4]文建虎.湖湘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J].档案时空,2008,(1):4-6.
[5]潘世东.论炎帝神农尝百草对汉水文化的深远影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4):13-15.
[6]徐晓军,张必春.论农村原生态文化的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0):61-67.
[7]苏祝成.茶产业组织结构与绩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8]朱海燕.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9]詹罗九.转型期的中国茶业问题[J].茶业通报,2008,30(1):12-13.
[10]梁世夫,姚惊波.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进[J].调研世界,2008,(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