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静
(闽江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0)
学生在二语/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语言行为习惯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母语由于其和目的语之间有着相似的成分,而对目的语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迁移叫做“正迁移”;反之,如果母语由于与目的语的相异成分而对目的语习得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迁移则被称为“负迁移”。本研究主要集中于汉译英这一方面来分析母语的负迁移问题。
本研究主要解决下列问题: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汉英翻译中所犯的迁移错误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他们在迁移错误方面有没有特别的倾向性?这种差异的成因是什么?
本研究的对象为山东大学110名大二学生,其中60名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另外50名来自经济学院。根据Lott的观点,为了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研究对象要能代表总体的平均水平。由于条件限制,笔者在选取非英语专业代表时,只能根据学生在大一时的英语考试成绩,选取较能代表平均水平的专业进行集中采样。
本研究采取翻译作业取样,采用错误分析法对翻译中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收集作业样本后,一位富有中国教学经验的外教及两位中国英语教师同笔者一起对翻译进行批改纠错。用SPSS软件对错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本研究的翻译采样中的句子大多基于陈小曼[1]、李艳蕊[2]、郑友阶[3]等关于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的研究。笔者将学生汉译英中的迁移错误总体分为词汇层面的负迁移和句法层面的负迁移。
1.词汇层面的负迁移
(1)In the next day morning…
(2)He left Beijing to Shanghai yesterday.
(3)Because the price is very cheap…
(4)John would apologize him…
(5)And she prescribed me four kind of…
(6)I have great difficult reading French newspapers.
(7)yellow films…
以上为学生汉译英作业中的部分错误例句取样(汉语原文省略)。这些错误均为词汇层面的负迁移,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词汇多余错误,如例(1);固定搭配错误,如例(2)、例(3);省略错误,如例(4);名词复数错误,如例(5);词性误用,如例(6);词汇文化内涵错误,如例(7)。
例(1)中,“the next morning”已经完全包含“the next day’s morning”的涵义,但学生受一一对应的定式思维影响,翻译时从英文中一一找出与中文原文对应的单词而导致词汇多余。
词汇搭配是词与词之间的一种横向组合,一个词的搭配意义必须通过与另一个词相结合而产生,而不是各项词义的简单对应。在例(2)中,表目的地时,“leave”固定要和“for”搭配;而例(3)中,“价格便宜”应为“the price is low”。
英语注重形式和语法的严谨,而汉语意义的表达主要依据情景和内在的逻辑。因此,学生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往往由于缺乏基本的语法意识,而错误地省略必要的连接成分,如例(4)中不及物动词“apologize”的必要搭配介词“to”。此外,英语名词复数的标记性也使得学生在汉译英中经常犯例(5)中忽略名词复数形式的错误。而例(6)中应该用表“困难”的名词“difficulty”而非形容词“difficult”,这类错误是学生在翻译中直接按照汉语思维找对应词而又缺乏词性意识引起的。
词汇受其所在文化背景的影响,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中英文中概念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汇,其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可能是大相径庭的。在翻译中,由于对词汇文化内涵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易犯例(7)中的错误,而实际上,英语中“黄色电影”与“yellow”无关,应该表达为“blue films”。
2.句法层面的负迁移
(8)I think that you will not succeed.
(9)…I will pick up you…
(10)My French has difficulty reading the newspaper.
(11)If only I watched the football game instead of that movie.
(12)…I had waited long before the school gate opened.
(13)If we cooperate,this invention must can be successful.
(14)After reading this book,you don’t need look a doctor.
(15)Everyone living in the Erma Road have to…
以上为学生汉英翻译中句法层面负迁移的部分错误例句取样(汉语原文省略)。这些错误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语序错误,如例(8)、例(9);主语负迁移,如例(10);形态变化错误,如例(11);被动语态错误,如例(12);动词错误,如例(13)、例(14);主谓一致错误,如例(15)。
语序指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它是词语和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体现。英语和汉语虽然都有SVO(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结构,但是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学生因为受汉语句子结构以及找对应词的影响,容易忽略英语的语序规则而犯例(8)、例(9)中的错误。
例(10)中的错误是受主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英语中所说的主语,主要是指语法意义上的主语,它不能缺少,且只能由名词、名词短语或主格词担当。不同于主语突出的英语,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它的主语是位于一个句子前半部的陈述对象。学生如果将汉语的主题按部就班翻译成英语中的主语,便会犯例(10)中的错误。
形态变化错误在这里专指谓语的时态错误。英汉语在时态表达形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汉语中谓语没有形态变化,主要通过词汇手段和语序来表达一些语法概念,而英语则必须体现在谓语的形态变化上。如在例(11)中,虚拟的概念应在谓语“watch”的形态变化上体现出来,表达对过去的虚拟应用其过去完成时“had watched”。
例(12)中的被动语态错误在学生的翻译中较为常见。因为汉语中的被动句要么带有被动标志词如“被”、“由”、“受”等,要么就是表达意义上的被动,不在句法形式上体现;而英语则要通过动词形态变化来表达被动意义。
例(13)中的错误,是学生对情态动词的误用,在英语中“must”和“can”在同一句子中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在例(14)中,中国学生受汉语中多个动词可以连用的思维影响,忽略了英语句子中只能有一个动词谓语的语法规则,因而在动词“need”后直接用了动词“look”的原形而非其非谓语形式。
英语中,主语的名词中心词和谓语动词在单复数形式上要保持一致;汉语中,谓语没有任何形态上的变化,也就没有所谓的主谓一致的概念。因此,学生在汉译英时就容易忽略主谓一致的概念而犯例(15)中的错误。
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汉英翻译中所犯的迁移错误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汉译英中母语负迁移的错误进行数据统计,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次检验是分两个层面进行的,分别对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负迁移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词汇层面所犯的迁移错误平均值为15.37,明显低于非英语专业的平均值20.56,两者在词汇层面的负迁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句法层面所犯的迁移错误平均值为8.37,也低于非英语专业的平均值12.10,两者在句法层面的负迁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从总体上讲,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句法层面所犯的迁移错误都远远低于词汇层面所犯的迁移错误。
为了进一步研究两组学生在迁移错误方面有没有特别的倾向性,再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学生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错误类别分别进行检测。
在词汇层面的负迁移上,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固定搭配、名词复数、词性、省略、词汇文化内涵错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词汇多余错误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统计结果看,在固定搭配、名词复数以及词性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所犯的迁移错误明显少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在省略和词汇文化内涵错误方面,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检测结果显示,句法层面迁移的错误,如主语负迁移,语序、形态变化、被动语态、主谓一致、动词错误方面,两组学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统计结果看,在形态变化、被动语态、动词及主谓一致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所犯的迁移错误明显要少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但在主语负迁移和语序错误上,英语专业的学生并没有优势。
对两组学生迁移错误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汉译英中所犯的迁移错误确实有差异。总体上讲,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中受汉语思维影响所犯的迁移错误远远少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但在某些错误类型方面并不存在优势,如在涉及句子结构的安排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为了解这一现象的成因,笔者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了有关学习策略的访问,有了以下发现:
英语专业的学生语法意识较强,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语法意识较弱。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中的优势很多都得益于他们较强的语法意识。他们在平时的英语表达,不管是书面的写作、翻译还是口语中,都会注意语法的正确性,有意识地避免和纠正表达上的语法错误。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不是他们的专业学科,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不再像中学那样是教学重点,老师也不会系统地讲解语法,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意识便逐渐淡化,致使他们在翻译中更容易犯语法错误。
英语专业的学生习惯于用英语思维,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很少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英语专业的学生会有意识地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避免母语的影响,而且英语专业的许多课程都是教师直接用英语讲授的,这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用英语思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公共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主要用汉语这个媒介授课,因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少有用英语思维的意识。
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辅助工具的使用频率要高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出于专业学习需要,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辅助工具,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也会使用辅助工具,但频率要远远低于英语专业的学生。
基于迁移错误中反映出的两组学生的问题,笔者建议:对于公共外语教学,教师一方面应重视语法难点的复习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法意识;另一方面,也应进行适度的全英文讲解,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沉浸式氛围。此外,还应多为学生创造英语表达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英语专业的教学,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通过适时地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异同来帮助学生提高句子分析的意识;多为学生补充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课堂上,教师都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迁移错误进行分析,加强其避免迁移错误的意识。
[1]陈小曼.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母语负迁移与对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4).
[2]李艳蕊.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与汉语负迁移[J].鸡西大学学报,2004(5).
[3]郑友阶,付蕾,田力.翻译中的负迁移现象浅析[J].鄂州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