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中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的应用

2012-03-31 17:08陈清舜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福建南平353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盆景境界意境

陈清舜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福建 南平 353000)

盆景中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的应用

陈清舜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福建 南平 353000)

盆景作为再现大自然神貌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与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结合在一起,利用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的观点去鉴赏盆景所表达的意境,能真正体现盆景具有的生命力。

盆景;审美;意境;森林

身居闹市的城市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从盆景中感受大自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通过培育和欣赏盆景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文化活动与精神活动。盆景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目前发展盆景已成为国内许多地方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一些具有悠久盆景制作历史和传统的地区,人们已不再把制作盆景看作是单纯的个人欣赏,而是把盆景转化为商品,进而发展成一个产业[1],带来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盆景的发展在国内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大多数人对它缺少一种质的认识。因此,有必要提高人们对盆景的认识和鉴赏能力。目前盆景学科中对于盆景美没有绝对的标准,因而有必要要规范盆景美的标准以体现不同盆景的艺术价值和商品价值。现实中存在的相对的审美标准,要与森林美学结合在一起,如苏孝同教授说的“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把这审美的三重境界应用到盆景当中,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1 盆景美学的由来

盆景是以树木、山石为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盆景是经过人的能动作用对自然的再反映,并且在养护欣赏的过程中延续着人对盆景的实践性。一切美都寓于知觉或想象之中[2],盆景美集中而又深刻地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

实践美学认为美属于本体论[3]。在本体论中,一面是创造本原,一面是创造对象。人及人的精神是自然界的最高级的产物,世界的本原性、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但是在人诞生之后,在人开拓的人化自然界,实践的人又是他所创造的对象赖以诞生、得以复归的本原。只对人微笑的美,正是实践创造对象的超越性所显现的人的自由创造本原性。美寓于真善,同时又在本体论层次上超越真善。审美超实用功利而符合人生根本目的[4]。

自然事物的美,其本质并不在于其自然属性或自然生命,而在于它通过人类实践所积淀的客观的社会生活内容。人类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从原来与人对立的完全异己的力量,变成与人相关的对人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一旦自然开始被人类征服,使它成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就能够从自然对象中“直观自身”。只有这样,人类才和自然发生审美的关系,自然才对人类具有审美的意义,成为人的自我确证和自我观照。人类随着自己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与扩大,随着自然的人化的不断实现,逐渐地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形成了自然的美[5]。这里的自然的美是广义的自然美,实际上包括了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施加于其上的艺术美。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学特点是求雅脱俗、形神兼备,十分讲究朦胧美、含蓄美,意境深远;讲究以实景托虚景、虚实结合;讲究层次和景深,最终达到“实中有虚,亦实亦虚;虚自实出,亦虚亦实”,终而达到“虚实相生”、“化景为情思,形成作品的意境”[6];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所谓“自然”、“造化”,即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

2 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及其在盆景中应用

2.1 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

森林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森林的博大胸怀中孕育化生,使自己成为“万物之王”而屹立在地球上。森林不仅是人类安居乐业的家园,而且也是人类精神寄托的故乡。人类与森林朝夕相处,在人类认识和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森林的品格既影响人类,人类亦把自身的情感与人格融进森林。森林是人类的原始家园,虽然在文明进程中人类离开了原始的栖息地,但森林意趣却久久地积淀于人类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宗教世界对树木的祭祀与崇拜,还是文学世界对森林意境的诗意吟唱,都寄托着人类的远古梦想和神秘感情。森林已不仅仅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植物世界,而是人类审美鉴赏的对象和富有文化意味的绿色家园。

宋代程颢有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又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有了审美的心胸和从容的心态,才能体验自然,感受森林美;此时,树木、花卉、阳光、草坪,才真正为人所感受,为人所拥有。

森林景观、森林意象、森林意境是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森林景观指自然本体,属现实世界、物质世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悦形;森林意象指艺术本体,属艺术世界、情感世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逸情;森林意境指哲学本体,属理想世界、禅的世界,给人的审美体验是畅神。因此,首先是森林客体的形色对人的主体感官的冲击,其次是这种冲击同人的情绪的相互契合,通过人的审美活动、实现“景”对“物”的转换。“到此一游”的感受森林景观、体验森林美,不过是一般游人的审美体验。森林的审美意境指向生命的沉静,不是生命的死灭,而是逃离世俗之后重新获得解放,与大自然生命律动契合无间,在沉静处吐露生命的辉光。审美的本质,简而言之,是为人们提供感性的足以提升人格的高级精神享受[7]。

2.2 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在盆景中的应用

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中,森林景观指自然本体,属现实世界、物质世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悦形。而盆景正是名山人川、奇百老树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所以把森林审美的第一重境界应用到盆景中就是使盆景形象逼真地反映出客观物象的形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悦形的形似的。而盆景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表现意境要达到神似、逸情、畅神。形是基础,没有形似,也就谈不上神似。但如果拘泥于形似,而去追求外形局部的真实,就唯以突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在这里,神是关键,形似是为了传神,形与神必须兼备,二者缺一不可。最终的目的是抒发感情、逸情、畅神,唯有形神兼备,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还需要应用森林审美的第二重、第三重境界应用到盆景中,使盆景表现出的意境具有逸情、畅神之效。

森林审美的第二重境界森林意象指艺术本体,属艺术世界、情感世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逸情。一个优秀的盆景在制作过程中体现了作者的当时的思想感情,给人的审美感受是逸情,可以让观赏者感受盆景制作者的情感世界引起共鸣。

森林审美的第三重境界森林意境指哲学本体,属理想世界、禅的世界,给人的审美体验是畅神。审美的本质,简而言之,是为人们提供感性的足以提升人格的高级精神享受。当人们经过一天的紧张劳作之后,在茶前饭后,欣赏一盆精美无比的盆景,则心旷神怡、疲惫全消,有畅神之效。利用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的观点去鉴赏盆景所表达的意境,主题的意境如何,是品评盆景作品优劣的第一标准。所以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应用到盆景当中能达到一种美的标准来品评盆景作品优劣。

3 讨论

盆景分为很多艺术流派,盆景的风格因盆景艺术家个人的观点、艺术修养、生活经历以及个人的性格、思想感情、意趣、加工技艺、爱好和传统习惯的不同,所以它体现不仅仅是再现大自然的一种手段,而且还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不同的盆景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底蕴,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文化内涵。盆景的制作、收藏体现出一个人的审美观点,从而体现出人们的品味和自身艺术修养。盆景作为再现大自然神貌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与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森林审美的三重境界应用到盆景当中作为一种规范一种标准,能真正体现出盆景的艺术价值和商品价值。

[1]柴慈江.天津市盆景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探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2]鲍桑葵.美学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3]陶伯华.美学前沿:实践本体论美学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美学教程编写组.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邵 忠.中国盆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7]苏孝同.试论森林资源的三重属性和“三生态”战略思想[J].福建林业科技,2004,(S1):73-76.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8.005

TU986.1

A

1673-1409(2012)08-S013-02

2012-05-08

陈清舜(1984-),男,福建宁德人,助教,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盆景境界意境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品“境界”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微型盆景欣赏(二)
微型盆景欣赏(一)
微型盆景欣赏(一)
慎独的境界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