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品牌栏目《第七日》的成功之道浅析

2012-03-31 17:02姚易彤康夫馨
关键词:老百姓百姓栏目

姚易彤康夫馨

(1.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电视品牌栏目《第七日》的成功之道浅析

姚易彤1康夫馨2

(1.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

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在中国首届十大名牌栏目评选中成功胜出,该栏目立足本地、为老百姓说话、说老百姓的话、节目形式不拘一格、表现手法不断推陈出新、重视栏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的培养、重视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等是它的成功之道,值得新闻与传媒人认真学习。

电视;品牌栏目;第七日;成功之道;分析

一、为老百姓说话

你为老百姓说话,老百姓才愿意听你说话。因此,《第七日》把“为老百姓说话”作为栏目的宗旨。在节目中,由市民提供线索或资料、报道市民亲身经历和生活的新闻占新闻总数的43%,由记者发现并采访报道的社会新闻占新闻总数的43%,剩下的14%为漫画新闻,报道的也是市民自己的故事。不仅如此,《第七日》还鼓励市民拿起DV拍新闻,并选择部分热心观众成为节目的“七日观察员”。由于《第七日》着眼本地百姓的根本利益,以平民的视角洞察百姓的生存状态,讲述的主要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传递的主要是老百姓的诉求和心声,反映的主要是老百姓的道德理念、心理状态、生活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尊重和维护了百姓的话语权,符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自然能得到老百姓的喜爱,自然能取得较高的收视率。

二、说老百姓的话

为了减少传统 “播”新闻给人们造成“政治说教”、强行灌输的压迫感,《第七日》把新闻的表达方式变成了“说”,用老百姓比较经典的话来“说”。

一方面,既大量使用京城老百姓的“大白话”和口语词汇、口语句式,也不乏使用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精练准确书面语;既用不温不火的“语气”收放自如地“说”新闻,有时也用“一针见血”式的犀利点评让观众通过节目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既用别开生面的叙事方式和机智诙谐的语言在不经意的评述中把“理儿”说透,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也善于从平时自己的文化积累中拎出一些典故或无可辩驳的例子,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论证方法把“道理”摘出来,点的精妙、评的恰当,使节目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浑然天成。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把民生新闻做成市井新闻,栏目在“说老百姓的话”时努力避免内容的庸俗粗鄙化,确保栏目雅俗兼备:既引人入胜,又引人向上;既不雅得让人看不懂,又不俗得掉渣儿,有利于吸引多类观众群来观看。由于节目是用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十分到位地来“说”新闻,很容易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使受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从而拉近了栏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进而产生意识共鸣和观点认同,并提升百姓自我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目制作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来,从而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循环。

《第七日》用百姓语言“说”新闻,充分运用了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再到人际传播解读的效用,在受众心目中树立了栏目的“亲民形象”,使受众对主持人产生了极大的宽容度和亲切感,以至陈元元成为京城百姓最希望请到家中聊天的客人。

三、重视地方特色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为此,《第七日》不仅用“为百姓说话”和“说百姓的话”拉近了与老百姓心理上的距离,而且保持了显著的地方性和地域色彩。《第七日》的受众主要是本地观众。对本地观众而言,“国计”新闻固然重要,但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与受众关系更密切、更有价值,因而更为受众所重视。所以,《第七日》就地取材,将摄像机聚焦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努力将节目做透做好,不仅实现了新闻节目的低成本运作,而且尽可能用话筒传达了每一个本地市民的声音,使之成为北京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北京观众的广泛认可使之赢得了全国新闻界的热烈追捧,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表现手法不断推陈出新

节目形式不拘一格、表现手法不断推陈出新是《第七日》一炮走红并迅速在全国广大电视观众中站稳脚跟的又一重要原因。为了适应电视观众的接收习惯、提高电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第七日》在表达内容的形式和方法上,几乎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既有事件重放,如《又见女中豪杰》中让韩女士重演一遍深夜坐在私家车里等扎车胎人到来的一幕;也有动物拟人和配乐手法;还有用影视剧片段演绎新闻内容的做法,如《验毒计》中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片段来表现徐女士用银勺、银碗来检验食品是否有毒的动作……新颖的形式,快捷的节奏,流畅的画面,百姓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电视观众。

五、重视栏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的培养

电视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际传播,栏目的品牌价值实质上是主持人品牌价值的具体体现。《第七日》的成功还有赖于主持人风格的培养,通过主持人个性化的言谈举止形成栏目的风格。为了把《第七日》打造成一个有着抵达内心力量的个性化节目,北京电视台不仅培养了主持人良好的品德、厚重的生活阅历、清醒的角色认识,而且培养了主持人个性鲜明的形象、语言、行为,并且最初以主持人元元来命名栏目,努力使观众认知、熟悉主持人,大大提升了主持人的品牌价值。在更名后,无论是在节目片花中反复提及的“生活就是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还是“你可以错过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但你绝对不能错过《第七日》”这样耐人琢磨的广告语,对栏目品牌的宣传与维护作用都是巨大的。为了形成并保持直接感动观众的 “元元语言”,每一期的解说词和结束语都花费了编采组大量的精力,正如陈元元所说:“大家为了把一句话给说绝了,让人家拍案叫绝,每期节目就得语不惊人死不休了。”

六、重视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

《第七日》之所以能评上中国首届十大名牌栏目,不仅仅只是吸引电视观众的手段高明,更在于它重视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坚持把百姓与党性结合起来,通过对平凡百姓身边生活琐事的关照,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提升,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实现新闻媒介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等社会功能,担负起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承文明的责任。虽然节目中的核心角色都是有这样或那样缺陷与过失的普通百姓,虽然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第七日》的题材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从涉及生活中柴米油盐微观新闻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度挖掘,把事、理、情融会贯通,使观众从中可以看到事情背后的事情和与此事相关的另外一些事情,有效拓展了新闻再传播产生的无尽空间,增强节目旺盛的生命力。《第七日》还从小处着手,做深做精:不仅让观众从底层百姓对生活的困惑、无奈、抗争、奋斗中可以体味到大众的朴素情感和坚强意志,而且对所报道的这些小事通过丰富的背景材料加以补充和拓展,通过回访报道事件的新发展:原来不好的方面变好了,原来好的方面变得更好了—事物发展的结果很让人欣慰,栏目在寻找素材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口,使节目的选题视野更开阔、新闻资源得到更深的挖掘。

[1]肖亚丽.论“说新闻”的语言特色—以北京电视台《第七日》为例[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7).

[2]许志晖.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成功之道及其思考—对《南京零距离》与《第七日》的研究分析[J].中国电视,2005(3).

[3]万陈芳.发挥新闻评论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作用—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和《经视直播》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4]吴燕.新闻主持艺术中的受众本位意识——从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和第七日说开去[J].新闻与写作,2003(5).

G222

A

1673-1395(2012)03-0183-02

2011-12-12

姚易彤(1992-),女,陕西黄龙人。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老百姓百姓栏目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老百姓的话
百姓看家“风”
老百姓的福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