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学生心理健康初探

2012-03-31 17:02王慧芳
关键词:艺校心理健康心理

王慧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系,浙江 杭州 310053)

艺校学生心理健康初探

王慧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系,浙江 杭州 310053)

艺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来自艺校环境、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形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有助于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艺校;学生;心理;健康

在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尽管我国心理学界、医学界和教育界已日益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逐渐应用到实践中去,但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尤其是艺术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艺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引起中等艺术学校教育者和家长们对艺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校园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卫生习惯以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艺校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

(一)艺校学生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问题

在中等专业学校中,艺术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类型,艺校学生也具有特定的心理特征,而不同于一般中学生以及其他中专学生。

情感特征。情感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情感。人的情感极其复杂。艺校学生情感丰富、敏锐、冲动、起伏大,既有易受感染易感动的一面,又有追求个性情感需求的一面。如,当参加演出比赛团体获奖时,他们既有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又有排练时吃苦情景涌上心头的真实感,于是,他们会抱成一团,热泪盈眶,百感交集,情感外泄。

意志特征,如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艺校学生从小酷爱艺术,为了艺术事业,他们可以牺牲一切,表现了坚强的意志。如,练琴时手指磨起了血泡,他们可以不叫苦,不叫累,同时还能控制住失败的痛苦。然而,对待生活和文化学习,艺校学生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反映出与艺术专业学习截然不同的意志特征。劳动时怕苦怕累,平时无法控制自己不吃零食,冬天怕冷逃避晨跑。有些文化学习上不好的学生,害怕背外语单词,得过且过,不懂得艺术事业的成功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这一切都导致了他们不健康的学习心理。

艺校学生人际交往体现出如下特征:一是交流艺术,探讨学习体会;二是远离父母和原来的伙伴,来到艺校新的环境,在交往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以排解内心的孤独;三是中专学生特定的年龄段,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欲望,希望自己有知心朋友。多数艺校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艺校生活,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其中,学生干部的社会活动能力强,在处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中常常起协调作用。但是,“处于青春期的中专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加之他们有着作为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对人际关系十分敏感”[1],因此,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陌生的环境,感到苦闷,生活无精打采,甚至有早恋的倾向,因而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问题原因

形成艺校学生一般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艺校特定环境的影响。由于艺术学习的专业需要,艺校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参差不齐,大约要3至5年,或者更长时间,而且全部住校,以校为家;同时,由于艺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基本在艺校形成,所以艺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影响极大。艺校学生普遍具有艺术天赋,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对艺术充满憧憬和热爱,但不同专业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色。例如,音乐专业分得很细,需从小刻苦训练。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比较聪明,专业学习较能吃苦,讲求个性张扬,也崇拜自信有能力的人。除了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等共同课外,音乐专业基本上是一对一个别教学,即一名教师一堂课教一至二名学生,师生关系十分密切,专业教师的性格和喜好对学生心理影响很大。舞蹈专业是男女分班,平时男生班和女生班分开上专业课,排练和演出前再合班上课,所以舞蹈专业的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团结协作,专业学习上意志坚强。戏剧专业则是分行当教学,排练的多半是成人剧目,学生多少会受到剧目内容的影响。由于艺校学生接受特定的艺术教育,又具有一技之长,所以普遍对未来生活充满幻想,而且较为自信。艺校因为其教育目标的独特性,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专业技巧、专业理论及文化课三部分。从理论上讲,三类课程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中等艺术教育体系。但是由于专业技巧最先显示学生的教育成果,专业理论和文化课教学的成果也要通过专业技巧的展示而显现出来,所以专业技巧的高低,往往很容易被片面地作为衡量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程度高低的尺度,从而导致了艺校学生心理上轻理论重技巧,轻文化重专业的倾向。

家庭教育的影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的发展深受早期经验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最有影响力的早期经验肯定是孩子的家庭环境与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心理发展关系密切。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构成的系统中,存在着多层次、多环节的互动作用。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每个家庭成员;同时,父母的态度、期望、偏好以及家庭生活的气氛和教育方式等,又直接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心理施加影响。由于我国提倡计划生育,因此,现在的艺校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在父母过分照顾下长成的孩子,不仅依赖心理很强,而且也很任性,同时还缺乏在生活中吃苦的精神,在学校的值日和大扫除活动中,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上一些家长一味地给钱,致使少数艺校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有的学生热衷于打扮自己,从而影响和荒废了学业。

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社会上向往艺术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更多的人喜爱艺术,懂得欣赏艺术,使得艺术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校学生因为在艺术上有一技之长,毕业后或者在舞台上成名,或者在社会辅导演出中经济收益不菲,再加上文艺界明星制的包装和宣传,这往往使艺校学生心理上崇拜明星,模仿明星做派,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抓住机会,一夜成名。这种种因素,必然会对艺校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应对艺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和家庭各种因素影响而逐渐累积形成的。为了解决艺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促使他们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

(一)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

当代一些教育家认为,只有当学校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认知与情感健康发展的气氛时,教育才能成为真正名符其实的教育,因为正是在这种教育下,学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尽管艺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校,但是,在使学校具有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上应该是与其他学校相同的。具体来讲,艺校应该强调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即不仅在身体、精神、感觉、情感和理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且在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达到和谐一致。由此出发,艺校应该给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气氛,注意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在艺校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具有一种创造性的人格和健康心理。这样,艺校学生在不断获取新体验和探求新事物的过程中,才能既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又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

(二)重视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今天的艺校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希望老师以诚恳之心与他们交流,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他们,因此,简单说教或粗暴压制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再加上冷嘲热讽,就会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例如,不能把学生本身音乐素质的好坏说成是有没有用心练琴的结果。老师随口说一句“以后练好了再来上课”,就有可能扼杀了学生刚刚萌发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次个别辅导中,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提供丰富的营养”[2]。教师有责任帮助艺校学生确定奋斗的目标,使自己的期望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同时教师应正确估量学生的艺术才能,循序渐进,耐心诱导,既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看到自己的差距,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教师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他既是全面技能和技巧的传授者,又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保健医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如何做人等。由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无疑是必要的。

一位西方著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因此,教师只有用真诚去关心和感染学生,才能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克服以教育者自居的观念,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是与情感的教育分不开的,努力在师生间形成一种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并通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教师还应该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学,成为儿童心理和青少年心理方面的专家,及时发现艺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鉴于艺校学生和教师的特殊关系,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健康心理,从而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汲取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心理咨询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可。例如,在美国,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已合法并成为一种职业,许多机构和团体经常给心理学咨询和服务方面的研究提供经费,学校里不仅有心理咨询工作者,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如,英国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视,并在学校中开设课程,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健康教师执教,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有学习指导的内容,各年级不同,但一般都涉及日常行为规范、友谊、信仰、环境、就业等问题,教材编排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读性强,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些国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以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7 0 0个学生就应该有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3]我国艺校也应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时与学生沟通,以解除其心理障碍。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和学生心理自主结构相互作用的一个互动过程,因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疑是艺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好方法。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为有效,有必要编写艺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这种教材不仅应该具有时代性,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帮助、奉献等意识与能力,而且应该具有艺校特色,可编入一些具有艺术特色的事例,以供学生学习讨论和思考。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或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教育,独立思考,寻求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答案。

通过“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4],定能“加强艺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更好地培养创新型文艺人才”[5]。

[1]华桂春.浅析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0(20).

[2]吕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条途径[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10).

[3]方秋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艺术,2010(11).

[4]苑冀,钟向阳.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大舞台,2010(7).

[5]徐洁.艺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调节手段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1).

G441

A

1673-1395(2012)03-0153-03

2012-02-20

王慧芳(1962-),女,浙江杭州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器乐与艺术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艺校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锦州银河艺校作品展示
心理感受
如果大马不是马?
廉进则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