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雅,刘海艳,李宜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肝毒净丸是由虎杖、紫金牛(矮地茶)、垂盆草、半枝莲、地耳草、厚朴、败酱草、紫草、贯众、片姜黄10味中药经提取、精制加工而制成的丸剂。具有清化湿热瘀毒的作用[1-2]。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瘀毒所致症状:肝区胀痛或刺痛,纳差,脘痞,泛恶,腹胀,腿酸乏力,口干苦黏,大便或溏或秘,小便黄等。为了较好地控制该药的质量,对方中的主要药物虎杖、厚朴、片姜黄分别进行了定性研究,对虎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0Avp检测器;C18柱(4.6 mm×150 mm,5 μm);对照品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乙腈为色谱纯,水为二次重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1 虎杖薄层鉴别 取本品2 g,研碎,加甲醇15 mL,时时振摇,浸泡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虎杖对照药材1 g,加甲醇15 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 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醋酸乙酯-甲醇(10∶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斑点变为樱红色。
2.2 厚朴薄层鉴别 取本品5 g,研碎,加甲醇30 mL,超声处理(250 W,25 KHZ)20 min,滤过,滤液置水浴(70 ℃)上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临用前制备)。另取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醋酸乙酯-甲酸(8.5∶1.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3 片姜黄薄层鉴别 取本品2 g,研碎,加甲醇15 mL,时时振摇,浸泡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片姜黄对照药材3 g,加水50 mL,煎煮30 min,放冷,倾出上清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250 W,25 KHz)5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 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醋酸乙酯-甲酸(6∶3∶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柱;以乙腈-水(20∶80)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3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按白藜芦醇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3.2 溶液的制备
3.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白藜芦醇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 mL约含10 μg的溶液,即得。
3.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碎,取约0.2 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50 W,25 KHz)30 min,取出,放冷,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2.3 阴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除虎杖以外的其余药味,按制备工艺制成缺虎杖的阴性样品,按上述供试品制备方法制成不含虎杖的阴性溶液。
3.3 方法学考察
3.3.1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白藜芦醇苷对照品溶液6、8、10、12、14、16 μL按已拟定的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方程:Y=677.74X-56.227,r=0.999 9,白藜芦醇苷在0.121 2~0.323 2 μg进样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3.2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重复进样5次,依法测定,结果RSD%=0.56%,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3.3.3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供试品溶液进样10 μL,分别在0、2、4、6、8 h测定,结果RSD%=0.8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
3.3.4 重现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5分,按供试品溶液项下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测定样品含量,结果RSD%=0.58%,表明该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3.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肝毒净丸9分,精密称定,按低、中、高质量浓度分别添加白藜芦醇苷对照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制成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98.10%,RSD%=0.98%,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良好。
3.3.6 样品测定 分别取10批样品,每批2分,按供试品溶液项下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测定样品含量,结果10批样品平均含量为42.34 mg/9 g,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参照仿制的肝毒净颗粒的质量标准,暂定本品每袋(9 g)含白藜芦醇苷不得低于32.0 mg。
4.1 流动相的选择 选择乙腈-水(20:80),白藜芦醇苷峰保留时间在8.2 min左右,与其他色谱峰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确定为以乙腈-水(20∶80)作为流动相。
4.2 提取溶剂的选择 按拟定的色谱条件测定,结果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时测得的含量较高。
4.3 提取时间的选择 测定结果证明,超声30 min和超声40 min测得的含量接近,故选择超声30 min。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郑虎占,董泽宏,余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