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融合的误区与演化过程

2012-03-31 12:03许韶立肖建勇
关键词:分工融合

许韶立,肖建勇

(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2.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论产业融合的误区与演化过程

许韶立1,肖建勇2

(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2.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回顾和分析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成果可知,当前国内产业融合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过于强调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的决定性作用;忽视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个性特征的影响;缺乏对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关系的合理解释;泛化产业融合作用下的企业战略反应;静态理解产业融合的影响与效应。产业融合是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由技术和需求所驱动,经过模块化的分解与整合,使传统纵向产业结构在不断加强横向联系的同时,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而形成的具有新产业属性、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系统。

产业融合;误区;演化机理;产业魔方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加深,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1]。这一堪称“革命性”的产业创新,首先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随着产业融合现象的日趋发展,在20世纪末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国内学者于刃刚(1997)初次探讨了农业产业化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现象[2]。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产业融合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发展成为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理论课题。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理论视角对产业融合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对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因此国内在吸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和创新国内产业融合理论的过程中,历史性地形成了产业融合的几个误区。本文就此作一分析。

一、产业融合的误区

(一)过分强调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的决定性作用

国内学术界之所以过分强调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的决定性作用,笔者认为,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影响。西方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市场机制又可以自动解决资源在产业之间的有效配置问题[3],因此就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一样,西方学者更多的是把主要研究精力放在产业融合的微观组织问题上,如技术、管制、管理,等等,而不考虑经济结构、产业关联等中宏观层面的问题。反映在产业融合的研究上,西方学者更多的是现象分析,而非理论研究[4],因此造成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正是由于受西方学术界的影响,早期的国内研究往往把技术融合混同于产业融合,并把Rosenberg对因采用通用技术而导致独立化过程的技术融合和Negro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描述电子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的技术融合视为西方产业融合思想的源头[1],而且把产业融合定义为一个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个以上产业融为一体,逐步发育成为新产业的过程[5,6]。并且,国内学者还认为,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7,8]。随后的研究虽然修正了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但仅仅是把放松管制纳入到分析框架。如国内学者马健(2002)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融合的分析认为,产业融合较为准确和完整的涵义可表述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而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其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也进一步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4],后来的研究也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国内学术界之所以把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作为产业融合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因为崇尚效率的芝加哥学派和注重自由创新的新奥地利学派把技术和管制作为决定市场结构和效率的两个关键因素。但这种从产业组织出发的微观视角并不适合中国实践,因为国内产业经济学不仅包括产业组织,还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等中宏观因素,而且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个产业发展问题,所以应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来解读产业融合现象。

(二)忽视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个性特征的影响

由于早期的产业融合大多发生于信息技术领域,所以国内的一些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而且这一新变化的“价值”含量也只有在信息化本身的历史意义中才得以体现。产业融合在更大范围的拓展,也只能建立在更多的产业信息化或整个产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并认为产业融合的发生虽有其历史和空间范围的规定性,但产业融合的发生并不局限于信息时代和信息产业及其关联产业,而有可能发生在工业经济时代以后的更高级经济形态,也并不限于与信息有关的产业领域,而是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只不过正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才使产业融合有可能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产业发展范式[9]。此外,还有学者把产业融合与知识经济结合起来,认为产业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只有在知识作为独立的支配性要素起作用时,才有可能发生。早期由于技术革新而发生在计算、印刷、广播等产业的融合,只不过是知识要素在生产中取得初步支配地位的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产业之间跨要素融合的开端[10]。

国内关于产业融合拓展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那就是忽视了消费需求升级和融合产业的个性特征,因为未来社会既是Baudrillard所谓的消费社会,同时也是PineⅡ与Gilmore提出的体验经济时代,以生产和供给为中心的传统产业体系必将让位于以消费和需求为中心的新型产业体系,这一实质性的转换将对产业融合带来重要影响。在消费社会和体验经济中,人们的需求将从单个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或服务升级为针对某一问题或某种特定要求的一整套解决方案[11]。同时为了这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企业必然要突破固有的边界,形成跨行业紧密的、无缝的合作,这时企业的产业背景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融入一整套解决方案的价值链条中。因此,产业融合的拓展化研究不应该单单从生产供给的角度出发,还应结合消费需求,因为供需之间的相互耦合才能够实现产业融合的有效拓展。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还可发现,不同领域的产业融合主体驱动因素不同。例如,某些领域的融合主要是由技术所驱动(如信息产业),而另一些产业的融合则主要是由需求所主导(如旅游产业)。所以,产业融合的研究中应根据每个产业的个性特征,将其原则性地划分为需求引致型或技术引致型两种基本类型。需求引致型产业融合主要是因为消费者一体化需求而形成的跨产业或跨行业融合,它以系统集成创新为主,以持续性“新组合”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技术引致型产业融合则主要是由于技术革新导致产业间的融合,它以原始创新为主,以跳跃性“新发明”为表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产业的融合都是由技术和需求共同驱动的结果,只不过是主体的驱动因素有所侧重而已。

(三)缺乏对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关系的合理解释

国内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没有能把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有效地统一起来。在如何看待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的关系方面,一些学者采取了迂回的方法,认为与产业融合相对立的是产业分立。产业分立是传统工业化中分工形成的产业边界固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它与分工有密切的关系,但它并不等同于产业分工。产业融合只不过是改变了传统分工形成的产业边界固定化形式,是对传统工业化产业分立的扬弃,从而它并不是对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的否定;而且恰恰相反,它代表着一种新型的产业分工模式,即新的分工混业的形式。同时,产业融合并不是唯一的产业分工模式,它只是在与信息有关的产业部门及产业关联环节中有可能进一步拓展,而在传统的经济部门更多地是产业分立模式起着支配作用[12]。这一迂回方法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反而引起了相关学者的质疑,如胡永佳(2007)认为,产业分立、分工混业是比较含混的概念,而且这样把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截然分开了。用不同的理论而不是统一的理论框架来解释,那就意味着没有找到通解。随后,他从分工的层次出发,把产业融合定义为:产业融合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是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的过程和结果。此外,他还认为,融合与分工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关系,只有在相同的层次上,融合与分工才是对立的[13]。笔者认为,由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产业衰退,因为按照斯蒂格勒(1989)的产业生命周期假说,只有在产业的衰退期,狭小的市场容量不足以独立出专业化的企业时,该产业内的社会分工才会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14]。同时,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还意味着产业数量的减少,这同样与分工理论的本质内涵存在冲突。因此,把产业融合视为“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的观点仍值得商榷。此外,学术界还存在其他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如聂子龙、李浩(2003)在庞巴维克迂回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产业融合视为一种“直接经济模式”,并认为这种经济模式的价值主要是从生产与消耗物理性中间环节相对减少和物质流转路径相对缩短中产生,是来源于生产与消费环节的融合[15];王建军(2006)则提出“整合分工”的概念,认为产业融合并不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否定,而是代表着一种新型分工模式。因此,产业融合从广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使分工更趋于合理的“整合分工”,或者说是一种在原有产业有机整合基础上的重新分工[16]。

以上学者为了回答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的关系,避免因否定分工和专业化而带来的理论困惑,分别构造出了“产业分立”、“分工转化”、“直接经济模式”、“整合分工”等诸多概念,但并没有完全科学合理地解释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的关系。笔者认为,在理解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的关系时,应把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理论和鲍德温等人的模块化理论结合起来,因为建立在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迂回经济理论解决的主要是生产者的问题,其表现形态是纵向的、单一的、分化的,其价值增值的源泉是用机器生产机器;而以融合思想为主导的模块化理论则是在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面向消费者提供因消费需求升级而带来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其表现形态是横向的、多样的、聚合的,其价值增值的源泉是跨产业的整合与产消结合。因此,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共同推动着产业发展,一起构筑着一个和谐统一的经济系统。

(四)泛化产业融合作用下的企业战略反应

随着产业融合程度的不断深化,日趋动态化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使得基于传统思维的战略管理理论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战略反应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因而产生了诸多争议,甚至出现了一些截然不同的观点。譬如一些研究认为,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做出了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反应,而且导致了一系列企业间的重大合并、收购和联合活动[17];但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企业若一开始就采取大规模跨行业并购、垂直一体化合并或声势浩大的公司改组,通常是会失败的[18]。而且实证方面的研究也表明,企业从事多元化性质的业务融合并没有带来较好的产业绩效,业务融合程度与利润率间呈现负相关性。因此,盲目的多元化经营、一体化战略、战略联盟、并购重组等行为并不能等同于产业融合,同时也不能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反而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当然,把技术改造、产融结合、资源整合等常规的企业经营行为混同于产业融合现象,认为“产业融合无处不在”的观点也显得过于宽泛。按照笔者的理解,产业融合应具有如下几个规定性:第一,出现跨产业或跨行业的行为。传统的纵横向一体化仅局限于产业或行业内,因此不能判定为产业融合行为或现象;第二,形成了新产业属性或新业态。传统的技术改造、产融结合和资源整合等只是改变了产业结构、提高了产业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并没有改变产业的根本性质,也没有形成融合型产品和新业态,因此也不属于产业融合行为或现象;第三,必须是整个产业或代表性企业的行为,而不是某一个企业的行为。这是因为某一产业与其所属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确定的,而与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并围绕核心能力形成开放式的专业化生产经营,致力于成为某一领域的世界领先者,而且还要善于借助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同外部企业建立开放合作的生产体系,从外部企业获取所有其他资源;同时,考虑到消费需求升级的原因,企业还必须以消费者而不是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从针对产品的创新转移到针对消费者的创新,从产品驱动型的经营方式转移到解决方案驱动型的商业模式。

(五)静态理解产业融合的影响与效应

产业融合是一场“产业革命”,但其经济影响与效应的微观机理却需要深入研究。一些研究静态地把传统思维范式下的市场集中度、风险规避、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等运用到产业融合的分析上,结果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如有研究认为,技术融合带来了市场和业务的融合,吸引了众多企业的进入或进行交叉经营,使得这一融合市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集中度趋于下降[19];而另一方面的研究则认为,产业融合能够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并导致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从而提高了市场集中程度[20]。这一相互矛盾的两种结论表明,传统范式下的经济分析已经受到挑战。因为在产业融合情况下,边界不明确导致了集中度的无法确定,也意味着集中度衡量工具的失效。实际上,产业融合既可能造成一个单一而强大的公司占领了所有市场,也可能是所有的公司在每一个市场上展开竞争。同时,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垄断结构不单只表现在某种产品的市场集中度上,它还反映在某一企业对相关互补产品和替代产品市场的控制力上,因此在一个需要创造需求的信息经济时代,具有高级创新优势、品牌优势和模块整合优势的企业会在相关市场上形成垄断结构[21]。因此,基于静态分析的SCP范式已经落后于新的产业实践。此外,一些学者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认为“产业融合后的产品风险及市场风险较小”[22]的观点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因为通过多元化经营获得的风险降低效应并不完全等同于产业融合的效应。笔者认为,产业融合和社会分工共同作用下的现代产业系统,其单向的价值链条已转变为跨越多个产业或行业的纷繁复杂的网络。随着这一系统的日趋复杂,任何一个结点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系统受损,因此产业融合中的风险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可能增加,所以产业融合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各种内生性和外生性风险的控制。

在产业融合影响与效应的分析上,还有一些富有创新性的观点需要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如朱瑞博(2003)认为,产业融合下的网络外部性主要是指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需求的规模经济,而不是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网络经济。这样就引出了产业融合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需求方规模经济”,反映在商业实践中,这种“需求方规模经济”创造了“众包”市场,同时带来了“团购”这种新兴销售模式。此外,周振华(2003)还提出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横向“水平”市场结构。他认为,原先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形成了以内容、包装、传输、处理(操作)以及终端为内容的横向“水平”的新型市场结构[23]。进一步,林民盾和杜曙光(2006)依据商品形成过程与企业组织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横向产业模型,同时将传统三次产业糅合并横向切断,把产业重新划分为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24],从而提出了横向产业理论。这些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融合研究的发展,并使传统的三次产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不断升级演进。

二、产业融合作用下的产业系统演化过程

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之一,未来也必将进一步融入到国内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之内,但在融入之前,必须正确认识产业融合影响产业系统的作用机理。本文通过总结国内产业融合研究中的几个误区认为,产业融合是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由技术和需求所驱动,经过模块化的分解与整合,使传统纵向产业结构在不断加强横向联系的同时,形成了具有新产业属性、新业态的复杂性产业网络系统。同时,基于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视角,笔者构建了产业融合作用下的产业系统演化过程,并认为产业融合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指在产业融合之前。产业在分工和专业化的作用下形成纵向迂回生产链条,其价值增值源泉主要是不断插入的中间环节,企业扩张通常表现为传统的纵横向一体化和产业内的并购重组,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改造、产融结合、资源整合、多元化或混业经营等产业内或跨产业经济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性质,各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和市场边界清晰。

第二阶段是指在产业融合之中。产业在技术、需求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经过模块化的纵向分解和跨产业整合,在逐渐加强了产业间横向联系的同时,出现了融合型的新产品、新市场和新业态,由此带来了产业属性的根本变化。这一时期的产业边界随着产业间的相互交叉而日趋模糊甚至重划,并初步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状态。

第三阶段是指产业融合之后。产业系统在迂回化分工和模块化整合的共同作用下,既实现了分工所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又实现了融合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升级,而且整个产业系统也在动态网络中结合得更加紧密,功能更加强大、形态更加丰富多变。因此,可以借用“产业魔方”的概念来形容这一阶段的复杂性产业系统。而且在这一阶段,产业融合与社会分工得到了有效统一,它们相互交织并在不同方向上共同推动产业系统向更高阶段发展。产业与产业之间已不再是简单的相互分立,而是休戚相关、相融共生,共同为消费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而形成动态开放的专业化合作。

[1]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2):12-27.

[2]于刃刚.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1):42-43.

[3]刘志彪.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J].中国经济问题,2002,(1):11-19.

[4]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5]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J].工厂管理,2001,(3):25-26.

[6]卢东斌.产业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J].经济工作导刊,2001,(6):4

[7]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3,(6):175-177.

[8]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6.

[9]李美云.服务业的融合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0]刘旭友.论知识对产业融合的作用:知识共享的视角[J].经济师,2008,(9):11-12.

[11]尹莉,臧旭恒.产业融合:基于消费需求升级的视角分析[J].东岳论丛,2009,30,(9):40-45.

[12]周振华.产业融合拓展化的过程及其基本含义[J].社会科学,2004,(5):5-12.

[13]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

[14]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22-35.

[15]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3,17(2):80-83.

[16]王建军.分工和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经济学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17]毛蕴诗,蓝定.技术进步与行业边界模糊:企业战略反应与政府相关政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4):109-113.

[18]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1.

[19]许道友.信息通讯产业融合下的产业边界和市场结构分析: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融合为案例[J].科技和产业,2007,(9):9-14.

[20]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8,(8):38-43.

[21]刘茂松,曹虹剑.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模块化与垄断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5,(8):56-64.

[22]罗文,马如飞.产业融合的经济分析及其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5,5(6):59-61.

[23]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24]林民盾,杜曙光.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2):30-36.

Discussion on Misunderstanding and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XU Shao-li1,XIAO Jian-yong2
(1.Social Science Academy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Henan 450002,China;2.Insitute for Tourism Studies,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21,China)

Through review and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theory results,we know that the fusion of the domestic industry has the following misunderstandings:Firstly,there are too much emphasi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regulation of the decisive role,ignored the impact of consumer demand for upgrading and industrial personality traits;Secondly,lack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with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relations;Thirdly,generalization industry fus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rporate strategic response;Lastly,st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and efforts of industrial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Industry integration is an industrial network system which is driven by technology and demand,after the modular decomposition and integration,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industry structure had continued to strengthen the horizontal linkages,gone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nd formed the properties of new industries and complexity of new form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free movement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dustry convergence;misunderstandings;evolution mechanism;industrial magic cube

F061.5

A

1672-0539(2012)05-0073-05

2012-03-13

许韶立(1962-),男,山西芮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研究。

刘玉邦

猜你喜欢
分工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