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 陶 漫 胡文靖
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和引路人。[1]这是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最为清晰完整的描述。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共同决定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必须是畅通的。因此,信息沟通渠道建设情况如何很重要。相比于传统渠道,后网络时代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渠道,应引起辅导员的高度重视。
后网络时代之前,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也有很多种,每种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主要是依靠人脉来传递,效率比较低。以下是几种比较常用的沟通渠道。
1、班会。班会是比较典型的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这种方式侧重于上情下达,辅导员通过班会传达学校的相关信息,如各种文件通知、布置年班级工作等,留给同学们发言讨论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在辅导员所负责年班级人数较少,如100人以下时,每个人还有可能较为充分的发表意见和反映情况。高校扩招后,每个辅导员负责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负责的年班级人数也相应增加,平均在240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加上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就使得班会很难使每个人畅所欲言。因此,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信息量的流动下达远远大于上达。信息流动的方式是一对多,属于单向交流,信息反馈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回流。双方的信息交流是不对称的。
2、访谈。辅导员获取信息的传统手段之一是对学生宿舍进行访谈或个别约谈。这种信息交流方式的好处在于,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可以观察对方的情绪和反应,便于深度沟通,在良好的氛围里能够获知事情的全貌,同时又富有强烈的人情味。在高校扩招前,辅导员多费一点功夫,对每个宿舍或大部分学生约谈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基本把握学生动态也是可能的。
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是专兼职相结合,每个专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数翻番,工作量大增。按平均每天约谈一名学生,一轮下来也需半年时间。因此,只有当辅导员发现问题,需要了解情况时才可能会安排谈话。但是访谈的方式是后发制人,辅导员是后知后觉,难以了解学生思想和生活的“进行时”,有些问题通过访谈发现时可能已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机。不过,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后网络时代仍需加以重视。
3、信息公告栏。通过信息栏发布有关信息一直是高校一条重要的信息告知渠道。如在学校层面的信息公告墙,特别著名的有北京大学的三角地;在学院层面上有信息公告窗等。公告栏内信息丰富,贴满了关于课程安排、讲座信息、就业信息、学术报告等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报信息,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大部分学生也知道关注信息栏以获取信息。但是,如果是一些比较重要而时间要求比较紧的信息,学生稍不留意就会错过。而部分辅导员也不善于利用信息栏,不懂得利用信息栏为自己服务,导致信息公告栏长期不更新,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忽略这个信息渠道。何况还有部分学生不关注信息公告栏,导致无法及时获得有关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和生活。
4、学生骨干。高校学生骨干主要包括班干、党员、寝室长、学生会和社团干部等学生骨干,是辅导员进行年班级事务管理的左右手,是辅导员和普通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主要中介。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往上和往下两种。辅导员通过学生干部往下传递的信息往往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事项,如开会通知、卫生检查等。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主要不足是,信息经过多人口头传递之后可能失真。学生干部通过主动反映情况,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但是这种信息往往不是第一手资料,里面加入了学生干部个人感情和理解的成分,难以保证真实可靠。
一般而言,信息传递追求的是准确、及时和高效。从对以上四种信息沟通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沟通渠道虽然基本达到了辅导员和学生间信息传递的目的,但在满足信息传递的特性要求方面是有一定不足的。而后网络时代的来临则提供了新的信息沟通方式,有望弥补传统沟通渠道的不足。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目前中国的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新的时代,即后网络时代。后网络时代是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融合的多维传播时代。各个媒体相互渗透,在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也在努力扩容,使自己成为兼容其他多媒体的集团,经过一个时期重组、整合、兼容之后,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信息网络。[2]这个网络将一个区域甚至国际社会的传播版块有序包容进来,实现信息的多方位流通。这是一个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有机结合的新型传播时代。研究者认为后网络时代的特点是,大规模的硬件环境建设已退居其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主要问题。[3]高等学校是信息化建设比较快,层次比较高的区域,如手机、电脑、网络在高校普及程度比较高,师生对信息产品利用的比例和熟练程度都比较高,如果说传统条件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较少的话,那么后网络时代则真正开启了“潘朵拉盒子”,为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工具。而高校师生往往是传播和应用新工具比较快速的群体,因此,相比于传统的师生信息沟通渠道,后网络时代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挑战。
后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话、手机、网络等工具的出现为人们获取海量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在信息时代,人们在信息交流中希望尽量的减少中间环节,努力追求信息直航。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增多,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求知欲比较强,对新生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获取和发布信息广度与深度都已突破人们可以设想的范围。辅导员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在大学生可资利用的工具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手机短信、网络飞信、QQ、论坛、博客、电子邮件等。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几种新方式可以在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方面扮演何种角色。
1、短信。短信是指通过手机或网络发送的短消息。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一出现就吸引了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注意力。由于短信表达更加自由随意,更符合中国人含蓄的个性习惯,许多在公众场合不方便表达或口头难以表达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短信快速高效,恰到好处的解决,加上短信费用实惠,符合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因此大学生是“拇指一族”的中坚力量。一项专门针对大学生短信消费情况的调查显示,九成大学生月发短信数量在100条以上,52.5%的大学生表示配备手机主要是用于收发短信。[4]
学分制目前在全国高校普遍实行,同一班级的同学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聚在一起开会,在这种情况下,短信必然成为学生和辅导员之间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虽然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每个辅导员平均负责的学生数都在250人左右,要做到每条短信尽回也不现实,因此,利用短信作为沟通工具,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有些事情知道即可,有些事情需要立即回复,有些事情则可以采取群发的方式。
这种信息沟通方式的好处是信息是点对点发送,瞬间直达,因而及时准确。它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会议通知到就业信息,不一而足。但是这种利用短信沟通的只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事项。而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则还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随着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网络运营商也在不断推出新的短信工具,如最近在高校快速流行的飞信(Fetion),比手机短信更快捷便利。辅导员应密切关注,主动适应形势,学习利用新工具,努力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2、网络论坛。上网时进论坛转转,通过发贴,灌水,回复等方式参与一些问题的讨论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各大高校的BBS,更是成为大学生获知信息,关注热点,发表意见,表达观点,发泄情绪的重要场所。
《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指出,校园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因此,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5]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
因此,网络论坛应引起辅导员的高度重视。辅导员和学生进行沟通时,一定要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工作做到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由于网络用户的匿名性,大学生和辅导员在网络论坛上都是平等的,双方可以自由真实地发表意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吐露真实心声,发泄心中不满。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在论坛上的发言获取大量相对真实的信息。在发现不实消息时可以予以反驳,用先进的思想和具体的事实来引导论坛舆论,营造积极的建设性的论坛氛围。因此,在后网络时代,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就必须关注学生喜欢光顾的论坛。在论坛上要充分发挥引导甚至是主导的作用。经常浏览网络论坛也要成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一项内容。
但是,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比较繁杂,特别是每年的新生报到、学生毕业、综合测评等时节,很少有时间上网浏览信息,更别说在论坛上发帖讨论引导了。还有的辅导员由于个人兴趣和年龄原因,很少上网,对论坛如何运转更是不懂,因而在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3、网络贴吧。贴吧是互联网上一种具有沟通功能的粘贴板,是一个网民可以发布、获取、交流信息的平台,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网络空间。由于其具有登陆简单、匿名发帖、管理相对松散等特点,所以很受部分青年大学生的欢迎。但从高校贴吧的整体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很多发布的消息都是负面消息,特别是不实传言和人身攻击,跟帖回复讨论的大多也不客观和理性。但也可以得到一些相对真实的信息,比如学生对学校发展的一些看法、热点问题的讨论等。所以,这里是一些具有偏激倾向和观点的大学生的聚集地。因此,辅导员必须重视贴吧这个网络社区,跟踪发帖情况,了解学生的想法,必要时可跟帖进行理性地讨论,引导舆论。要致力于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不实传言和人身攻击逐步消失,理性声音和建设性意见成为舆论主导方向。
4、博客。博客是一个生造词,其英文原根词是BLOG,作为一种十分简单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像电子邮件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博客,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6]由于博客具有平等、自由、开放的特性,所以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很多大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彰显个性,倾诉心声,表达观点。很多不方便和辅导员、同学交流的东西都可以在博客上公布,与陌生人交流。辅导员在关注学生博客的同时,可以开设自己的个性博客,通过合理设置博客的内容,科学分类,适当展示自己的心情,发表对班级或学校事情的看法,对学校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和大家交流,营造开放、互动、民主的沟通环境,把自己的博客变成大学生愿意去,喜欢去,浏览后愿意发表自己看法的场所,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另外,辅导员还可以创新管理模式,创建班级博客。班级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在博客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使博客成为学生交流思想,增进团结和凝聚力的场合。
以上所列只是后网络时代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部分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师生信息沟通方式,新的沟通方式在信息传递方面更为快捷、方便和高效,在后网络时代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应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的信息沟通方式肯定会不断的涌现,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改变思维模式,敏锐的把握工作环境和对象条件的改变,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尽量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实际,在不放弃传统信息沟通方式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信息沟通渠道,努力走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1.
[2]赵晓秋.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3]潘克明.对后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C].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暨第三届中国电脑教育年会论文,2005,10.
[4]安徽科技学院.关于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报告[R].2008,5.
[5]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2004,12.
[6]戴跃侬.博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