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霞
宫颈息肉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有阴道淋漓出血以及白带增多,影响了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宫颈息肉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宫颈口部位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局部充血过度导致粘膜增生,另外由于子宫自身具有排除异物倾向,使增生的粘膜自宫颈底部向宫颈口外突出生长从而形成了宫颈息肉[1]。该病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若未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或是引发女性不孕、癌变等现象。本研究对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2011月1月间收治的30例宫颈息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宫颈息肉患者30例,在门诊897例妇科病例中占3.34%(30/897)。30例患者中已婚28例,未婚2例;年龄22~61岁,平均(48.3±2.6)岁,其中22~35岁患者6例(20.0%),35~60岁患者23例(76.7%),60岁以上患者1例(3.3%);患者中有固定性伴侣26例(86.7%),孕产史24例(84.0%)。
30例患者中阴道出血5例,白带增多13例,5例患者表现为轻度腰酸、下腹坠涨以及外阴瘙痒,另外7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在进行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宫颈息肉。
本组患者入院检查均发现合并其他疾病:STD 22例,其中NGU 9例、淋病6例、尖锐湿疣3例、淋病合并NGU 2例、梅毒1例以及生殖器疱疹1例;妇科疾病29例,其中月经失调9例、宫颈I度糜烂3例、II度糜烂患者2例、III度宫颈糜烂3例、阴道炎7例、前庭大腺炎2例、附件炎2例与宫颈腺体1例;外阴皮肤病7例,其中霉菌与滴虫性皮炎3例、阴虱1例、神经性皮1例、毛囊炎1例与皮脂腺异位症1例。
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CT或CCT,排除外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在病理检查确诊后,患者预约月经干净后3~7天的门诊手术时间。手术中采用电切镜深入颈管,通过影像观察息肉与息肉蒂部,利用高频电切环切除肉蒂部及其浅肌层。对于多发宫颈息肉,应予手术全部切除干净并切除糜烂面。术后口服3天抗生素防感染并禁止2个月性生活。
本组30例患者经过我院手术治疗后,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治愈率达100%。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后,无复发病例出现,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发生于40~60岁经产妇。息肉极小时患者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多数是因其他疾病在进行妇科检查时方才发现。少数息肉较大者表现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后及蹲着用力大便时极易出血。
宫颈息肉主要依附于子宫颈口或宫颈管内,是宫颈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的局部增生。宫颈息肉一般无明显症状,患者仅表现为黄色白带、异位或白带中有血丝等。此外,宫颈息肉也和宫颈糜烂一样有接触性出血的可能,常见的如同房后出血。该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若未能及时治疗,患者则会出现炎症加重甚至并发感染,或是引发女性不孕、癌变等现象。
本组数据显示在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中,宫颈息肉的发病率为3.34%,低于既往报道[2],可能和我院该期病例总量较少有关。宫颈息肉发病年龄22~61岁,好发于35~60岁,占76.7%[3],已婚妇女多于未婚妇女,经产妇多于未产妇。在本组病例中显示多数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表明性生活与分娩是引起慢性宫颈炎的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宫颈息肉的检查大部分可通过肉眼诊断,本组病例均经宫腔镜检查诊断并经病理确诊。大部分宫颈息肉都位于颈管内部,肉眼很难发现较小息肉,在宫腔镜下观察宫颈息肉和宫颈糜烂发生率较高。通过宫腔镜可观察到大部分息肉外观呈色红,舌形,表面光滑,蒂部多来源于宫颈管内,触之易出血[4]。
宫颈息肉绝大部分为良性,恶变率为0.2%~0.4%,但是由于其症状给病人带来明显不适,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宫颈息肉如不治疗,会逐渐长大,阻塞宫颈口。严重的造成性交出血,或血性白带甚至引起不孕症,并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可发生癌变,所以临床上一旦发现就应及时处理。
通过宫腔镜对宫颈息肉进行清除,可直观清晰对手术面进行操作,直接清除息肉,并对基底及其所附着的浅肌层也进行切除,同时被电灼创面,防止出血。由于该法切除了息肉附着部位的浅肌层,所以能达到根治目的,避免复发。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治愈率达100%。1年随访,无复发病例出现,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
[2]Tenore J L.Methods for cervical ripening and induction of labor[J].Am Fam Physician May,2003,15(67):10.
[3]陈并勤.LEEP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3(10):58.
[4]张建霞,董伟妍.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附39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