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玒 朱秋琪
【摘要】 近年来,浙江中小企业遭遇融资成本上升,贷款满足度下降的压力。克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高中小企业服务水平成为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介绍了近年来浙江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举措,最后提出了浙江继续加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近年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浙江部分中小企业遭遇融资成本上升以及贷款满足率下降的压力。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浙江各界积极行动,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主导推动、金融机构互动的政策先行、创新引领、服务保障的联动机制,共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浙江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一、当前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银行信贷资金有所收紧。国有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确立了面向大企业、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信贷管理权限上收,但客户调查由基层机构进行,两者之间的信息脱节;银行各分支机构间经营管理模式等齐划一,缺少对所在社区企业的具体情况的应变性;一些银行实行信贷资源的倾斜配置,将信贷市场定位向基建类的大客户和针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大零售业务倾斜,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同时,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到位。缺乏单独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得银行信贷人员由于存贷比考核和小企业贷款风险问题而对中小企业信贷积极性不高。
2、中小企业自身缺陷
融资困难的企业主要集中于部分产业层次低、负债率较高、投资过度、库存积压较多、转型升级困难、市场形式不好、经营管理不善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披露意识不强,银企信息不对称,使得中小企业贷款的营销管理成本和不良率水平高于一般贷款。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财务杠杆高、对外投资不规范、互保现象严重的问题,使得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相对谨慎。
3、外部金融服务环境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当前与中小企业信贷相配套的抵押、担保、信用增级、财政支持等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从风险控制角度看,商业银行业对中小企业贷款仍较为审慎,而一旦信贷有所收紧,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便会暴露出来。
二、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方面的实践
1、政府部门: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着力打造浙江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浙江省对“十二五”时期金融发展的主要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提出“加快金融创新发展,进一步推进‘金融强省建设,加快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2011年8月26日,浙江省政府发布《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分解落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及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有效集聚、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逐步形成、金融创新业务和产品不断推出”等目标,以期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2)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2009年在宁波、舟山市开展了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首创了政府、银行、保险相互合作解决中小企业、农户及城乡创业者抵押担保不足的融资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扩大地方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效果,浙江省金融办会同浙江保监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等部门及试点机构,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指导试点市、县(市、区)做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风险监管工作,并采取了一些政策:一是建立起风险补偿机制。对保险机构在该保险项下赔款总额超出当年保费150%的部分,可由试点县(市、区)财政给予补偿。二是给予保费补贴。试点县(市、区)可对购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投保人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三是采取激励措施。将对试点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的情况纳入对当地金融工作的考核。对于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在年度金融机构考评中给予适当的加分。
(3)实行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2005年,浙江省制定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由地市各级财政在省财政风险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共同出资,按小企业(销售500万元、贷款200万元以下)月贷款平均余额比上年净增额的0.5%对银行进行风险补偿,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小企业贷款。
(4)成立应急转贷互助资金。地市及辖内县区政府成立由政府主导的应急转贷互助资金,为政府确定的扶持企业、出资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提供临时资金周转服务。
(5)加强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各地市纷纷出台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管理及考核办法,由地方财政出资协作银行配套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信用贷款。同时,各级财政及人民银行加大了考核力度,要求金融机构合理放大倍数,确保其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6)推进金融示范区建设。嘉兴推进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组建金融协会、引入创投基金、搭建统计信息平台、尝试开展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微型金融推介等工作,通过政府引导、政银企合作、组团授信等形式,两年来共为企业实现融资20多亿元。同时,示范区已经引进3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资本达50多亿元,为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及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7)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人民银行在舟山市、建德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立起信息丰富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协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依托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创新力度。同时,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征信综合评价机制,目前信用评级结果已经在银行信贷交易、利率定价、担保资格审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1)推进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布局。为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专项化服务,浙江省内一些商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试点,并形成了从省行到营业网点、网络覆盖全省、服务遍及城乡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经营管理组织体系。
(2)推进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浙江省内金融机构在掌握企业实际需求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推出一系列新型信贷业务,同时创新授信审批机制,简化贷款流程,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一是扩大抵押担保方式。一些银行机构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经营实际情况,推出石雕抵押、矿产抵押、小企业联保、“村集体保证金+农户保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抵押担保贷款方式;有些则推出仓单质押融资,目前可质押的仓单货物主要为棉纱、涤丝、钢材、坯布等工业品;一些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推出了再生资源增值税托管质押商标权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厂房按揭贷款等产品;一些金融机构通过构建灵活的“银行+担保+保险”合作模式,联合为中小企业融资增信。二是创新信贷产品。一些金融机构与当地财政协作推出了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以中小企业业主或股东为自身经营企业融资担保的新型贷款品种,在有效解决担保、抵押难问题的同时,通过经营者的信用行为进一步确保资产质量安全。此外,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些金融机构推出覆盖中小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授信产品,包含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贸易融资、商票承兑、贴现、信用证等一系列表内外业务的综合授信产品;针对市场经营户小额、短期的流动资金需求,推出经营户周转贷款,贷款额度上限从20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三是优化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机制,简化贷款流程。在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方面,浙江省内金融机构结合当地金融市场实际情况,纷纷出台小企业利率管理办法和贷款定价模型,在综合风险、回报、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基础上,实行市场化、差别化定价,并逐步严格、细化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体系,实现信贷风险的有效覆盖和企业资金需求的最大化满足。在改进贷款审批流程方面,一些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特点,根据其他指标如用电量、缴税证明、当月工资总额和工人人数等进行贷前调查,核定授信额度,大大缩短办贷时间。同时,一些银行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化和专业化的作业流程,实质性提高了贷款的审批和放贷效率。同时还有银行推广“网贷通”业务,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自助进行循环合同项下提款和还款业务,提高了融资效率。四是创新考核机制,调动服务小企业积极性。金融机构按照“尽职免责”的评议原则,从前期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环节做好信贷员每笔问题贷款的责任评议工作,对尽职者免于处罚,鼓励客户经理在提高授信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小企业客户,客观地考核评价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从而发挥客户经理愿意发展小企业的积极性。
三、浙江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展望
1、发展多渠道融资业务
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各类债券融资规模,实行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提供风险控制、信用增级等相关配套服务,开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工作,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还应大力培育和发展股权投资行业。
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多元化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多渠道筹措担保资金。积极发展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性担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基金或区域性再担保机构。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依法通过多种渠道增资扩股或资产重组,进一步增强担保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并建立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培育和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市场,规范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提高中介机构自身的信用度。
3、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政府应引导企业处理好主业与辅业关系,着力于做好实体经济。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煤电油运等要素的保障。另外,开展企业经营理念宣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避免决策失误、经营不善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4、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银行机构可以推广借鉴香港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重视保险,将其逐渐引入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缓释方案中,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金融新产品,不仅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也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同时加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贷前尽可能多地收集客户信息,包括过去在其主要往来银行的存贷款交易记录等,减少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抵御金融风险的综合防控机制,加强跟踪监测,动态掌握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加强应急措施,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迅速有效处置。
【参考文献】
[1] 夏旗、徐悦: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现状及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2).
[2] 王琪:香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及风险管理[J].新金融,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