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虚拟化条件下金融危机发生机制的新变化

2012-03-29 06:56范卫国周锐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12年2期
关键词:次贷金融危机实体

范卫国 周锐

经过近几十年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易发性和传染性日益明显的金融危机时代。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金融危机始终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两次石油危机、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以及2011年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危机的爆發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发生机制越来越表现出新的变化。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由此揭开了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序幕。随着2008年9月雷曼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破产及倒闭,全球性金融海啸的特征日益明显,继而传导至西欧银行体系,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并进一步波及实体经济。随着各国救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国家债务的比重随之大幅度增加,以致超出了本国的清还能力,进而导致了债务危机。2009年底的迪拜债务危机以及2010年初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以欧洲各国债务危机为主导的新一轮金融危机,直接威胁了欧元区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截至2011年底,随着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新一轮震荡。这些金融危机基本上涵盖了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信用危机以及实体经济危机等多重危机,而远不止是单纯的实体经济的危机。

金融危机越来越表现为虚拟经济的危机,其爆发往往首先出现在虚拟经济上,如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破灭、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或者债务超过实体经济承受范围而出现的信用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历史演进

翻开20世纪的经济发展史,金融危机如影相随,像“幽灵”一样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1929—1933年大萧条是20世纪资本主义最大的危机。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随着美元的泛滥,短短四十年间就爆发了八次比较大的金融危机。下面我们就三次有代表性的金融危机作一个简单的描述。

1、1929—1933年大萧条

1929年,爆发了20世纪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8日,即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证券交易所突然发生剧烈波动,股价迅速下跌,当天,50种主要的股票价格几乎下降了40%,纽约股市崩盘,持续5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拉开序幕。

在整个危机期间,美国大约有9000家银行倒闭。商业银行的大量倒闭破坏了美国的货币供求均衡,货币供应量减少了30%,物价连年持续下跌,从而出现严重的需求不足,加之银行业的倒闭中断了对企业的资金支持,企业要么纷纷大量裁员以维持规模,要么纷纷破产。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致使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还通过国际收支体系传播到其他欧洲发达国家,给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此次危机股市崩溃扮演了经济危机的引爆点的角色,但危机更多的体现为实体经济的危机。

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连续十几年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曾一度被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誉为经济奇迹。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金融自由化的带动下,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由于一些国家过急过快地盲目开放资本市场,实行金融自由化,使得国内金融风险剧增,在国际游资的攻击下暴露无遗。

以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游资从1997年4月开始在市场上卖空泰株,由此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泰株贬值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拉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随后,国际金融炒家对准联系汇率制的香港,另外,韩国、日本相继发生金融动荡,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为吸引外资却不顾本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金融监管能力,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使得国际游资,特别是私人投机资本大量涌入国内金融市场,以获取利润。由于私人资本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跟风效应,加大了金融危机的隐患。而国内松散的金融监管体制,又给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3、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同美国房产市场泡沫破裂密切相关。20世纪末的网络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从2001年1月3日开始减息,2003年6月25日美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直接导致了货币供给的扩张和房地产市场的兴旺。与此同时,以房地产为基础的,包括大量次级债在内的住房贷款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2000年次级住房贷款规模仅为1400亿美元,到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次级住房贷款规模已达1.5万亿美元,占房贷市场的15%。

2007年7月19日,贝尔斯登旗下的两股对冲基金因担保债务证券市场失败而瓦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陆续降低了次级抵押贷款债务的信用评价,直至将其归为垃圾级,次贷危机迅速扩散。到了2008年9月,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次贷危机正式引发全球性的金融风暴。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以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证券及相关衍生品的崩溃为标志,风险首先表现在虚拟经济市场,最初是金融衍生品危机,影响范围始于持有或经营次贷房产的金融机构。随着次贷危机的加剧,许多投资银行纷纷破产和倒闭,流动性紧缩,危机开始蔓延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波及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

二、金融危机的新变化

1、现代金融危机越来越表现为虚拟经济的危机

经济广泛的虚拟化是从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兑换黄金开始,至此,货币完全脱离黄金,由政府信用支撑,变成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这种变化导致了美元、欧元为主的国际货币的泛滥,进而导致了以美元、欧元为基础的国债、金融债券等信用的扩张,即经济的虚拟化。以国际债券市场为例,1966年诞生之初国际债券余额仅1亿美元,但2002年已突破10万亿美元,2008年第二季度已突破25万亿美元。外汇市场中交易数量和交易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虚拟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冲击。当前大量的外汇交易已不是服务于国际贸易或国际投资的结算,而是为了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获取收入,是与实际经济脱离关系的纯粹的货币交易。从外汇交易数量看,目前每天全球跨国的金融交易量约1.8万亿美元,而实务交易量仅200亿美元左右,仅占虚拟交易量的1%。

2、金融过度创新

邱云波(2009)认为次贷危机促使各国反思以证券化为标志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以华尔街“次贷”危机为例,这场金融危机的实质是金融创新使金融资产过度虚拟化,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抵押贷款证券等金融衍生产品与基础资产之间的分离,使其风险很难进行客观评价,只能根据产品的历史业绩和独立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评级进行判断。在金融创新的不断推动和美国金融监管放松的背景下,使得在美国所有的收入流,只要稳定就可以被资本化,被证券化。寄希望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膨胀,华尔街将大部分没有稳定收入的客户开发出来,将这些风险较大的收入流进行证券化。一旦房地产市场停止上涨甚至衰退,这些次级贷款将出现大量坏账,危机随之爆发。由于大型金融集团通过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的投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链条的断裂就会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酿成国际性金融危机。

3、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亚洲部分国家之所以受到冲击,其本身也有着制度的缺陷,致使国际游资有可能通过舆论的强力配合,操纵汇率,打压股指。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反思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完善制度和体制上的缺陷,另一方面加强监管,有针对性地预防国际游资的攻击。

三、经济虚拟化对我国预防危机发生的启示

1、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虚拟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通过实体经济服务于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发展虚拟经济也可以转移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实体经济运作效率和社会资本配置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巩固发展实体经济,不断进行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大实体经济盈利空间。尤其是对于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必须发展好自己实体经济,不断调整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防范过度虚拟化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

2、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监管

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开放资本市场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一方面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受益,另一方面也使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的泥沼之中。在经济虚拟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且又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防范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今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金融投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国外的金融资本流入一国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取利润,假若该国经济基本面恶化,它们便是逃的最快的一群。此次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后,国际游资包括投资实体的外资的迅速的大规模的撤离,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国际资本规模以远超过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扩张,强大的规模和流动性使得其在对某一国家进行攻击时占据绝对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难免缺乏经验,同时会有很多经济问题,这必然会给手握巨资,有着丰富经验的国际资本以可成之机。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虚拟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当调整虚拟经济经济领域内的货币收入幅度和方式,不断优化和调整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同时密切关注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水平,建立防范虚拟经济危机的预警机制。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编号:J11WF16,课题名称:基于有效需求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参考文献】

[1] 刘璐、金素:从虚拟经济看当代国际金融危机[J].商业研究,2010(10).

[2] 季小立、洪银兴:金融自由化视角的金融危机生成、传导及其防范[J].经济体制改革,2009(4).

[3] 陈享光、袁辉:现代金融资本的积累及其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0(7).

[4] 劉金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联性的计量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5] 许红梅: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D].厦门大学,2009.

[6] 王爱俭: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7] 邱云波: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1).

猜你喜欢
次贷金融危机实体
实体钱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重振实体经济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蔓延和教训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
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