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东,王修庞
(南阳供电公司,河南 南阳 473000)
巡视检查是直观了解设备状态及其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做好巡视检查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运行人员在巡视检查时大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巡视检查中不注意自身防护造成自身伤害、巡视不到位导致设备缺陷未被及时发现等。这些问题多是由以下3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没有注意巡视过程中的个人安全防护;二是对巡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对巡视技能的掌握不足。这些问题如不得到及时解决,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人身伤害、设备故障和电网事故。因此,笔者将一些巡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进行整理汇总,供相关人员参考。
运行人员进行巡视检查时,掉入电缆沟;设备冒烟后,没有迅速远离现场;在雷雨天气时,巡视室外设备时不穿绝缘靴等。这些不注意自身安全防护的巡视检查,容易使运行人员遭受伤害。
巡视室外设备时,随意性太强,不按规定的巡视路线进行检查,造成巡视遗漏;检查变压器本体、有载调压油枕呼吸器油位时,不检查是否有气泡产生,不对呼吸器硅胶进行检查;巡视二次设备时,不检查监控系统的各盘柜;检查常规信号的报出时,不注意其是否返回等。这些巡视检查的不到位,影响了检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导致缺陷未被发现或对缺陷的发展作出错误的判断,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设备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巡视检查只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片段。若单纯地以检查结果在规定范围内作为最终依据,而忽略其变化趋势,并以此来确认该设备运行是正常的,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变压器或断路器套管的油位、CT的油位等,即使在刻度线以内,但如果油位在连续几次检查中均变化过快,也要分析其原因,避免因为内漏导致油室内缺油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巡视人员进行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做好动态的巡视检查。
2.1.1 设备严重异常时的安全防范
如设备发出严重的放电声,有时伴有冒烟、着火等现象,或耦合电容器等少量充油设备有渗油并有放电声时,要迅速远离现场,以防设备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并立即汇报处理。必要时可根据现场运行规程规定自行处理后再汇报调度。
2.1.2 小电流接地系统可能出现接地的安全防范
在巡视检查小电流接地系统时,若设备突然发出“嗡嗡”声,此时很有可能有接地情况出现。此时要观察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室内距设备4 m以内、室外距设备8 m以内,应双脚并拢,跳着出去,更不能碰触设备,以防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伤害。若在监控系统中已确认接地时,应穿上绝缘靴,戴上绝缘手套,再到现场进行巡视检查。
2.1.3 夜间巡视检查时的安全防范
日常夜间巡视检查要有充足的照明,若确需闭灯夜巡,也要携带应急灯,以便在行走时有充足的照明,待确定好工作位置静立检查时再关闭应急照明进行检查。在站内环境发生变化(如遇有电缆沟未盖盖板或有损坏)的情况下,进行夜间巡视检查时须2人一起,互相监护。
2.1.4 特殊巡视检查时的安全防范
在大风时巡视检查,不能站立在设备下部,以防落物砸伤;雷雨天气巡视检查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准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新设备投运充电时,应远离设备,待设备带电正常后,再巡视检查。
2.2.1 一次设备应全面进行巡视检查
(1)日常的正常巡视要严格依照“巡视路线图”全面地检查设备。
(2)在重要设备和出现异常的设备周围,如CT、PT、开关、变压器等,仅仅依照“巡视路线图”巡视检查是不够的。对于开关,需要检查分合闸指示器位置、SF6压力、机构压力(或机构储能)(一般是不在同一位置的)。CT、PT、变压器渗油点有时比较隐蔽,有时异常声音在一定角度才能听得清晰。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设备外观,听设备的声音,闻有无异常气味,可有效地提高巡视检查的质量。
2.2.2 巡视一次设备需要注意的一些特殊“点”
(1)检查变压器的呼吸器时不仅要检查硅胶是否变色,更要注意从呼吸器油封处检查呼吸器是否通畅,呼吸器油封是否起到作用。如果变压器运行中,呼吸器由于种种原因呼吸不畅,甚至堵塞,就会造成变压器油箱压力增大,可能造成假油面,或影响变压器正常运行。若呼吸器油封不能起到作用,就可能造成油箱内外空气连通,变压器油受潮,引起变压器油绝缘甚至主绝缘受到破坏。
(2)高压开关除了检查分合闸指示器位置、SF6压力、机构压力之外,还应检查其机构箱内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渗漏油痕迹、有无焦糊味、二次连线有无烧毁痕迹等。
2.2.3 全面巡视检查二次设备
要检查所有的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测控装置及相关的通讯装置;检查直流系统对应的充电柜、馈电柜、蓄电池、逆变电源;检查调度自动化装置及通讯正常;检查监控系统各方面运行情况,如确定监控系统是正常的、监控系统主画面正常、查看当前报警信息和历史报警信息、查看监控系统的通讯状态、查看公用信息、查看各间隔的具体信息等。
2.2.4 巡视二次设备需要注意的一些特殊“点”
(1)端子箱、保护屏内封堵是否严密,二次线是否有焦糊味。有条件时应用红外测温装置重点对CT回路进行测温。
(2)要注意常规信号是否按时返回。遥信信号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对设备进行监测的一种重要方式,运行中有大量常规遥信信号报出,如开关机构打压/储能、故障录波器的启动/返回等,运行人员可能对其视而不见,或见到此类信号的报出,却未注意其是否按时返回。如开关机构打压/储能都有一定时间,逾时不返回,机构可能有故障;如故障录波器的启动,在故障消失后就应该返回,若没有返回,可能有异常。这些信号都需要慎重对待,仔细分析。
2.3.1 加强对工作现场的检查
运行人员在工作前,应加强对工作现场的巡视检查,检查现场的安全措施、围栏、红布(用于二次工作)等是否正确,如被破坏,要责令其改正。
2.3.2 加强保护传动时的检查
保护传动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设备的运行,对其工作需要加强检查。
(1)有保护传动工作时,要检查其二次措施票是否正确,是否执行。要检查工作中投入的出口压板是否正确,防止可能出现的失误。
(2)认真监视监控系统,特别是传动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和失灵保护。由于保护回路较复杂,容易有寄生回路,可能出现在传动中误跳运行开关,因此运行人员需要认真监视,及时发现。
2.3.3 加强工作终结前对设备的检查
工作终结前的检查,不能流于形式,要当作对新设备的验收来进行。一般此时设备均已调整完毕,检修过的一次设备应进行机械传动试验;试验过的一次设备应检查一二次接线是否恢复,对应螺丝是否拧紧;工作过的二次设备应检查二次接线是否恢复、对应压板投退是否正确。此处检查要认真进行,如果检查不仔细导致设备带病运行,轻则影响可靠供电,重则造成设备、人身事故。
2.4.1 加强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动态的测温
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如PT、耦合电容器,其温 升一般不大)进行红外测温时,不仅要检查其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更要检查其温度的变化。通过记录每次测量时的温度,比较其温度变化,若变化明显,应重点关注并检查处理。
2.4.2 注重对部分一次设备仪表、油位等指示的动态观察
(1)加强对套管油位的动态检查。变压器套管直接安装在变压器本体上,如果套管渗漏油,内部就会受潮,并引起绝缘下降,容易引发爆炸,后果很严重。其渗漏油,有时是“内漏”,直接渗入变压器,不易观察到。因此,要通过观察套管油位的变化来判断其是否渗漏油。这就需要定期记录套管油位,比较其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如果检查发现,2次油位变化比较大,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2)加强对避雷器泄漏电流的对比检查。通过检测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可以检查避雷器的工作情况。如果泄漏电流过大,则有击穿危险,应特别注意。一般巡视检查时,只要其数值在监测仪的绿区内则视为正常(以南阳金冠避雷器厂生产的Y10W-108/281W1型号避雷器为例,其数值在0.5~1 mA为正常),而容易忽视另一要求——泄漏电流比初始值(投运时的测量值)增大20 %以上时,应立即引起注意并加强监视,增大50 %以上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后作出处理。也就是说,若平时运行的值是0.6 mA,现在达到0.9 mA,已增大50 %,就必须及时处理。
(3)关注对变压器铁芯接地泄漏电流的监测对比。正常运行中变压器铁芯接地泄漏电流一般不大于100 mA,并且如果每次在同一个位置检测的话,数值上不会有大的偏差。如果这个数值变化过大,则很可能是变压器绝缘或铁芯接地出现了问题。
2.4.3 强化对二次设备指示的动态观察
(1)注意对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的动态观测。着重对母线保护不平衡电流的检查,以防接入CT运行不正常造成的异常事故。不仅母线保护不平衡电流大于100 mA是异常,不平衡电流的突变大于30 mA也是异常。同样,还有光纤差动保护的差流、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差流等,都需要在日常检查中对检查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2)直流负荷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因此直流充电柜的充电电流平时也是比较均衡的,如果出现大的变化,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处理。
巡视检查既是变电运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在日常的巡视检查工作中,要注意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注意一些重要位置及特殊位置的检查,不断总结、积累工作中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做好巡视检查工作,为设备及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