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新品种“蒙啤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2-03-28 18:11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旱区春播大麦

刘志萍 张凤英 包海柱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1 选育经过

2000年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所以2001-146为母本,2001-29(美鲍麦)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收杂交种子61粒,当年秋播南繁单交F1代、选择单株14株;2001年春播F2代14行,入选3行8株;2002年春播F3代8行,同年以F3代为母本,用国品36作父本配制复交组合5穗,收杂交种子19粒,当年秋播南繁复交F1代,选单株7株;2003年春播复交F2代株行7行,当年入选单株12株;2004年春播复交F3代株行12行,入选株行4行20株;2005年春播复交F4代株行20行,各成一系,选择株型、穗位整齐一致的第1、7株行混收;2006年将混收的株行按株系提升到品系鉴定试验,2007至2008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9至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同时于2010年进入多点生产示范。

2 主要特征特性

蒙啤麦2号为二棱皮大麦,幼苗匍匐、株型松散,苗期叶片族生上冲,叶色淡绿、灌浆期旗叶长度14.6cm、宽度1.2cm,旗下叶长度26.5cm、宽度1.4cm,叶片数7片;株高85~96cm、地上茎节6节,穗下茎节长23.7cm,茎秆弹性好,抽穗晚,灌浆时间长;穗长方形,穗位一致,穗长5.4~6.9cm,主穗粒数17.2~23粒;单株有效穗数2~5个,长芒;粒色淡黄,种皮薄、腹沟浅、籽粒椭圆型、饱满、粉质;单株产量3.53~5.34g,千粒重42~52g,生育期84~95d,属于中晚熟品种。

3 酿造品质

蒙啤麦2号经中国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哈啤集团品质检测,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2.3%~13.2%之间,麦芽浸出物(绝干)77.1%~79.5%、库巴值39%~42.1%、糖化力247~372wk、α-N187~244.3mg/100g,均达国标优级麦芽标准。

4 抗逆性、抗病性

经过多年的田间试验和多点生产示范,蒙啤麦2号在灌区抗倒性中等、在旱区抗倒伏,抗根腐病,轻感条纹病和黑穗病。

5 产量表现

5.1 区域试验

2009至2010年,进入全区大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包括ck)共12个,对照蒙啤麦1号(ck1)、甘啤4号(灌区ck2)和垦啤麦7号(旱区ck2),全区分旱区和灌区两年共布点10个点次。其中:2009年4点次平均单产421.53kg/667m2,均比主对照蒙啤麦1号增产,平均增产14.8%,西部试点比辅助对照甘啤4号平均减产9.3%,东部试点比辅助对照垦啤麦7号增产24.67%,平均生育期88d,比主对照蒙啤麦1号晚3d,呼和浩特市点有轻微倒伏,轻感条纹病和黑穗病。2010年6个点次(3个旱作区、3个灌区)平均单产385.5kg/667m2,比主对照蒙啤麦1号增产1.7%,3个灌区点平均单产447.6kg/667m2,比辅助对照甘啤4号(ck2)一个点减产,两个点增产,平均增产幅度3.4%;3个旱区点平均单产323.6kg/667m2,比辅助对照垦啤麦7号(ck2)一个点减产,两个点增产,平均增产幅度13.3%。平均生育期83d,比主对照蒙啤麦1号晚熟3d,呼和浩特市点有轻微倒伏,轻感黑穗病。

该品种两年平均单产403.5kg/667m2,较对照蒙啤麦1号平均增产8.3%。

5.2 生产试验

2010至2011年,在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同时参加生产示范,面积12hm2,对照品种蒙啤麦1号。2010年三点平均单产367.5kg/667m2,比对照蒙啤麦1号平均单产350kg/667m2增产5.0%,千粒重42~53g,平均生育期85d,比对照蒙啤麦1号晚熟3d,田间没有发生倒伏和病害。2011年五点平均单产317.5kg/667m2,比对照蒙啤麦1号平均单产293.7kg/667m2增产8.1%,千粒重37.5~52g,平均生育期82d,比对照蒙啤麦1号晚熟3d,田间没有发生倒伏,轻感条纹病。

6 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播种前选用种衣剂拌种,防治麦田金针虫危害;用13.3抑霉唑水剂按种子重量0.03%拌种或用6%福戊唑干粉种衣剂按种子重量0.15%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根腐病。

2)播种期: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3月下旬~4月下旬播种,东部区5月上旬~6月上旬播种。

3)播种量:适宜播种量14~20kg/667m2,水地14~18kg/667m2,旱地18~20kg/667m2,行距以10~15cm为宜。

4)肥料:除使用农家肥外,化肥以磷酸二铵15~18kg/667m2,尿素2.5kg/667m2作基肥,三叶期结合浇头水追尿素5~10kg/667m2;东部旱区可用复合肥15~20kg/667m2作基肥。

5)田间管理:整个生育期中耕除草1~2次,田间去杂2~3次;为促进穗分化,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有条件的地区早浇头水,最好在2叶1心或3叶1心时浇头水,结合浇头水追施尿素,全生育期可浇2~3水,即分蘖水、孕穗水、灌浆水。旱区在分蘖期进行压青促壮防倒。

生育期注意观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防虫、防病1~2次。

6)适时收获,脱粒晾晒:在腊熟后期适时收获,防止雨淋受潮,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以保证大麦籽粒具有鲜亮的光泽;当籽粒含水量小于13%时清选、打包入库,避免受潮霉变和粒色加深。

猜你喜欢
旱区春播大麦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加气对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我的大麦哥哥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覆盖对土壤水热肥与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辽宁省2016年春播种植意向调查
辽宁春播顺利 夏季关注降水
大麦若叶青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