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读后

2012-03-28 17:35:46侯忠义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夜叉佛经聊斋

侯忠义

《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读后

侯忠义

王立教授的佛经文学母题溯源比较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来,他与刘卫英女士合著的新作《〈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北京大学东方文化集成一种,昆仑出版社2011年版),又面世了,作为古代小说跨学科研究的一项重要收获,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的颠峰之作,研究其书与作者,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部著作就是尝试对这部名著进行题材史、母题史的探索和追寻,通过对其部份篇章的溯源,既究寻蒲松龄创作民族文化生成的文学渊源,又尽力找出外来故事通过佛经文学传播的影响,侧重点放到了中印文学题材、母题的溯源和文化意蕴生成方面。这种探讨和研究是极有价值的,它证明了中外文学传统对《聊斋志异》的创作与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全书共分为五编(人与动植物关系篇、博物神奇篇、医术幻术武勇与杂技篇、女性及婚恋篇和余篇)、26个母题,可以称得上是大面积地探讨《聊斋志异》的母题、题材类型来源。著者能够在多数专题讨论中,将源头突破国门之外,深入到印度神话、民俗故事及中古佛经翻译文学中,这是先前较少为人关注的。

书中根据大量的作品实例和有力的旁证,特别是用汉译佛经原典,论证出《聊斋志异》许多篇章都体现了“跨文体的类型生成与重铸”,不仅注意到中国本土自身的影响,也格外留意其外来触发,这样,把文言小说的发展看作是中外文化共同作用(印度之外也包括西域)的产物,是有说服力的。如《鹿衔草》、“鳖宝”(《八大王》)、《夜叉国》、“画中人”等章节,其外来的痕迹几乎不可抹煞。《夜叉国》是一篇记载泛海为贾的交州徐郎,被大风吹至夜叉国,与夜叉女成亲生子,最终富贵的故事。类似记载早见于《通幽录》、《广异记》、《稽神录》、《夷坚志》、《都公谈纂》等书,而蒲松龄笔下的夜叉所具有的人性、人情、母爱的特点,又与印度民间故事、佛教经典颇有相同之处。从中我们可以多层次地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见出作者的价值判断与审美理念。有的看似不大直接,也不妨从更为广泛的文化交流背景上考察。这些类型的归纳,使我们更加注意到小说作品生成的复杂的历史因素。追寻传统小说名著的外来影响,不是减损其创造性,恰恰说明蒲松龄海纳百川的广博胸襟,融会贯通吸收外来文化的创造力。而按照母题类型的具体实证把握,还能以《聊斋》后续者的追步、仿拟来进一步证实《聊斋》会通中外的深远价值及其生命力。该书对于古代文言小说具体题材的梳理,也是值得肯定的。像《聊斋志异》这样几乎包罗万象的文言小说集,即使选择其中的部分母题类型,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繁杂。著者不仅对较为直接影响到《聊斋志异》创作的早、中期作品,如《太平广记》、《夷坚志》等收入视野,还直接广泛阅读、浏览了大量的唐宋传奇小说,以及明清笔记、野史,尤其把《聊斋》影响下的大量清代笔记纳入关注之列,这无疑也是符合传统小说题材类型发展实际的。

两位著作者在《聊斋志异》的故乡山东任教十年,又早在京沪津等求学和多所高校工作,学术视野是开阔的,他们不仅对传统小说熟悉,对《聊斋志异》和古代小说研究史也很熟悉,这就给他们正确把握、合理论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书中还能注意到了不埋没他人之功,除了注明引用大陆学者叶德均、陈汝衡、聂石樵、袁世硕、唐富龄、孙菊园等人著作,直到中青年研究者王平、朱振武等研究成果之外,还广采海外学者诸如李福清、罗敬之、辜美高、白亚仁、全寅初、龚鹏程等相关论列;许多邻近的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有关著述,也都可以在此找到。该书的工作底本又采用了较为新近、权威的任笃行辑校本,较为完备和可靠,也保证了能较好吸收同行专家的文献整理成果。同为辽宁人,又是吉大校友,王立总说与我是相见恨晚。在读了他的前一本收入北大《东方文化集成》的《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之后,又欣喜地看到这本新著也收入《集成》中,愿这项有意义的研究,能够持久地继续下去,并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系著名古代小说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夜叉佛经聊斋
聊斋书介
蒲松龄研究(2022年3期)2022-10-17 11:04:26
聊斋书介
蒲松龄研究(2022年2期)2022-07-28 11:01:02
聊斋书介
蒲松龄研究(2022年1期)2022-04-20 01:50:10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夜叉形象之演变
魅力中国(2019年32期)2019-01-13 12:01:22
“母夜叉”原本貌若天仙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14
“母夜叉”原本貌若天仙
奇闻怪事(2017年7期)2017-07-27 19:33:22
读破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