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研究

2012-03-28 09:40朱可嘉蒋家东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2年3期
关键词:共用军民工业

朱可嘉 蒋家东

(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28)

坚持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是新时期我军装备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迅速发展,武器装备和民用产品的需求均呈现出产品多样化、结构复杂化、技术高新化、功能综合化、研制周期短、研制费用高的新特征,质量对提高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和增强民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作用更加突显。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质量保障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产业发展与装备建设的战略要素,是实现质量强国和质量强军的基础。由此,制定和实施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不仅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应有之义,也应该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的作用和意义

1.1 对我国军事工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1.1.1 实施军民结合的质量保障战略, 是系统提升军事工业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和可靠途径

质量技术具有很强的军民两用性,实施军民结合的质量保障工程可以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建设领域在质量管理方面也形成了很多较好的做法和最佳实践。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质量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均相对封闭。有必要打破壁垒,对于军民双方已经开发的共性质量技术成果,相互吸纳和利用,并针对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军事装备建设的质量需求,借助民用工业的智慧和力量,系统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以形成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共赢发展的合力。

1.1.2 实施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是提高武器装备研制质量效益,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

国防科技工业的首要职责就是为国家安全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为社会打造优质的高科技产品。现代武器装备日益复杂,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技术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将装备质量保障建立在全社会的技术和资源基础上,促进国防质量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能力和资源支撑,增强质量发展后劲,能够更好地保证武器装备在研制、生产、使用、服务等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质量,是根本实现“寓军于民”的重要落地举措,有利于切实提高对武器装备质量的设计、预防与控制能力,最终形成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和保障能力。

1.1.3 实施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是扩大战时武器装备质量保障范围,保障国防安全的重要途径

实施军民结合的质量保障工程,可以将基于市场经济规律的质量竞争机制引入武器装备研制与生产过程中,促进国防采办费用的高效运用与成本节约;有利于集中优质资源,攻克制约产业发展与装备建设的重大技术质量问题,提升战时装备快速保障与质量技术支持的通用性,扩大战时武器装备质量保障的范围。

1.1.4 实施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是国际发展趋势,有成功经验与实践范例可循

在“寓军于民”的政策下以及军事采办改革,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不断加强军民共用的质量标准、软硬件平台以及技术支撑机构等基础资源的建设为着力点,使得装备质量建设迈向了军民结合的道路。在质量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随着装备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美国国防部相继推出了产品质量缺陷报告系统(PQDR)、政府与工业界数据交换网(GIDEP),以实现装备质量信息在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领域的共享与充分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装备质量的决策、控制和保障水平。

1.2 对我国民用工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1.2.1 有利于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品质量不高,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附加值低是制约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实现快速升级转变的主要症结所在。加快质量保障能力建设,努力改善品种质量水平,就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要想打通这一关键环节,就需要依托军事工业在装备研发、生产、加工、制造以及采购过程中,积累的相关质量保障技术、体系以及能力建设上的经验,通过军民共用、共建模式,加快民用工业产业质量保障能力建设,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由大到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2.2 有利于形成关键领域核心、自主、 共用的质量保障能力

质量保障工程在技术、信息、人员以及体系上的共享,使民用工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制造等方面构建通用质量保障平台成为可能。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军工质量保障能力建设的宝贵技术基础、信息优势,将为民用工业探索构筑相应领域内的质量保障技术、方法和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也为我国工业企业在国际相关领域内,树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质量保障能力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1.2.3 有利于完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工业综合效能水平

质量保障能力,作为工业基础能力之一,对于工业基础设施体系来说至关重要。质量保障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业,特别是民用工业综合效能水平的高低。一套具备质量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基础体系,会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质量损失,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反之,则会直接影响到产品交付,甚至威胁到产品研制的多个环节,最终还会危及到相关工业产业的存亡。

1.2.4 有利于改善需求结构,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一方面,在国内外市场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正在从高技术向高品质转变,而我国民用工业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建设投入较高,并长期缺乏质量保障经验的有效积累。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长期以来遭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最为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因此,只有通过军民质量保障工程的实施,来提升民用工业质量保障能力,改善产品品质,改善需求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由大到强的转变。

2 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的内涵与范畴

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是指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对质量技术资源、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制度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和合理化配置,以军民融合质量保障制度为基础,以质量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关键质量验证技术体系融合与质量保障技术体系融合为突破口,构建既能服务经济建设又能支撑国防建设、亦军亦民的共用质量保障战略体系。质量保障战略,体现了军民共用从技术到产品,从人员到体制,从过程到结果的全系统、全维度、全要素的质量发展战略理念,详见图1。

2.1 军民共用质量技术验证体系

覆盖军民共用质量技术指标的检测、试验、鉴定与评价。针对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基础性、通用性的验证技术能力,进行合理规划与整体布局,实现军民共用质量验证技术仪器设备、专业人员、实验室等资源的合理布局、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图1 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体系

2.2 军民共享质量信息平台体系

覆盖军民共享产品质量要求、状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等公共质量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与使用。构建军民共享质量信息平台体系,加快实现军民质量信息的全面融合,减少军民通用产品在质量信息上的不对称性,降低军民重大装备在零部件采办过程中的质量风险,为民用工业借力军工产品与技术资源突破高端技术壁垒提供路径支撑。

2.3 军民通用质量工程技术体系

覆盖军民共用质量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构建军民通用质量工程技术体系,集中各自优势力量,合力解决军民重点质量工程技术转移承接与创新攻关过程中的技术质量难题。

2.4 军民互用质量人员鉴定体系

覆盖军民互用质量人员的教育、培训与资格鉴定。军民工业生产领域质量人员流动存在制度壁垒,在重复认证的同时,也破坏了军民工业的整体通用性与广泛适用性。在民品领域,有成熟的质量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制度等与质量工作相关的制度。为促进人才使用与有序流动,有必要建立军民互用质量人员鉴定体系。

2.5 军民互认产品过程认证体系

覆盖军民互认产品、体系和过程质量认证机制、制度与机构的建立、运行与管理。军品认证和民品认证的目的均是制定准入条件,在形式上相似,在内容上存在差异。发挥军品认证和民品认证的优势,建立互认体系。

2.6 军民融合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覆盖军民共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标准与规范。建立由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实施战略在内的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政策体系。强调从质量管理、预防风险和强化保密等方面规范民用工业企业的行为,明确民营企业在装备科研生产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防范可能发生的质量风险。

3 军民融合质量保障战略实施建议

3.1 军民共用质量验证技术体系

以验证军民产品质量特性要求为目标,针对不同类型军民产品构建军民共用质量验证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质量验证基本理论、基础技术以及实现平台。具体包括了军民共用质量验证技术体系框架构建,军民共用质量验证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军民共用质量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

3.2 军民共享质量信息平台体系

面向通用基础产品和公共质量信息,建立军民共享的产品质量信息采集、使用、维护与交换网构架及其运行机制。具体包括针对重点行业与重点产品军民共用质量数据库建设,军民基础通用产品质量数据库建设,以及大型武器装备型谱质量数据库建设等重要方面。

3.3 军民通用质量工程技术体系

瞄准国防及民用工业产品开展质量控制和保证的技术需要,注重质量工程技术与工程的结合,从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的理论及内涵出发,从工程专业综合的角度,研究军用与民用领域具有推广价值的质量工程技术,建立军民共用的质量技术体系。包括可靠性、健壮性、安全性等质量设计技术,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质量制造技术,可靠度、费效比、全寿命期费用等质量评价技术。

3.4 军民共用质量人员鉴定体系

分级分类建立和完善质量人员教育、培训、考核与运用体系。具体包括军民通用的质量检验、检测、试验与管理等人员资格鉴定,军民通用的理化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军民通用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等方面。

3.5 军民互认产品过程认证体系

针对特殊过程、基础通用产品、软件、管理体系等,借鉴NADCAP与AS9100、标准件与CMMI等模式,开展军民认证互认。具体包括军民共用特殊过程认证,军民共用基础通用性产品认证,软件成熟度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等产品过程认证。

3.6 军民融合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建立军民融合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标准与规范体系。具体包括产品质量监管法规与保证制度,国军标与国标互用机制,军民通用质量技术使用指南,标准数据与标准软件等制度建设方面。

4 结论

“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加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必须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军民融合质量保障工程,就是要在系统设计与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对产品质量设计、控制、验证与评价的共性要求,统筹质量验证能力、技术体系、信息资源、人才队伍和制度体系的论证、建设、使用与维护,这是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

[1] 武守钧.论军工企业技术标准战略模式的选择[J].国防技术基础,2007(9):5-7.

[2] 叶选挺,刘 云.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07,(4):41-44.

[3] 胡光.从技术标准发展趋势谈我国军用标准化工作的实施重点[J].机械管理开发,2010,25(4):71-72.

[4] 陈志,徐宾.建立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8):198.

[5] 向梓仲.科学构建武器装备质量安全生命线[J].国防科技工业,2011(2):42-43.

[6] 王忠文.建立产品认证制度提高技术装备质量与自主创新能力[J].国防科技工业,2011(2):42-43.

[7] 徐伟,翟凤玉,牛原.美军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机制研究[J].标准科学,2009(6):42-45.

[8] 贾纯锋.军工集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11(8):4-8.

[9] 曹秀玲,江元英.美国国防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政策[J].装备质量,2005(11):35-37.

猜你喜欢
共用军民工业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还有一行
同时进行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