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中新课改,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之一

2012-03-25 07:16黄河清
广西教育·D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听课者观念图形

黄河清

今年,广西高中新课改将进入实施阶段,这对所有的高中学校和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对于学校来说,如何通过新课改这一抓手,确立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的实施策略,加快学校的发展,将是学校能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契机;而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如何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更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强大助推力。

但是,新课改的各项目标最终要通过一线教师的努力工作才能实现,没有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要实现新课改期望的改革目标与效应将会是一种奢望。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怎样准备?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更新观念的认识

更新观念,是指我们要以新课改的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思想以及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我们习惯的教学方式、我们指导学生的方法手段等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培养出更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

更新观念,要注重研究和解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人性成长的追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们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优秀教育经验,促进了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但是,任何一种教育经验或法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深入研究传统经验中哪些是精华?哪些还不够完善?哪些与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相悖?进而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更新观念,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行动的准则。新课改为什么称之为“新”?為什么要“改”?“改”成怎样?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探索、改变。没有深入的思考,就不会有明确的思路;没有明确的思路,就不会有坚实的探索;没有坚实的探索,就不可能有崭新的改变。不主动去更新观念,会让我们在面对已经习惯的教学现象和教学行为时,缺乏改变的信心、勇气和方法,会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从而大大削弱新课改期待的改革效益。

更新观念是实施新课改的先决条件。因为,面对我们耳熟能详的平凡的教学问题,我们的一线老师是否有意识、有能力去发现它?是否能不断反思教学效益的低下是因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所致?是否尝试过从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开始去逐步解决大量存在的教学问题?或者说,怎样才能真正促进一线教师自觉地思考教学、改进教学并将之化为常态的教育行为?没有这样的理念,没有这样的认识,就很难让新课改真正地贯彻实施。因此,作为改革尖兵的一线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理解新课改的目的,勇于更新观念,才能在改革的大潮中有坚定的方向和目标,才会化为勇于探索实践的努力和追求。

二、我们需要更新怎样的观念

1.“鼓励——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的教育观

新课改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事实上,教育的终极理想,就是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各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发挥,完善人格,健康快乐的成长。而鼓励,就是一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也是一切教育行为要获得的成效之本。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能让学生充满信心去探索,充满智慧去创造,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从中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因此,我们要思考、改变、丰富和创新我们的鼓励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在我们的赞赏、信任、期待中成长。笔者认为有几种鼓励的方式是值得思考的:如“寄予期望”“积极评价”“参与活动”“鼓励竞争”“榜样示范”等。我们要坚信,教育的力量有时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话,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满怀期待的热诚和鼓励。只要我们把鼓励作为一种教育观常挂心上,学生就一定能从中真正享受到幸福的教育。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机会”的教学观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普遍性和公平性原则。这并不是说我们原来的教育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而是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减少用共性的要求去对待不同学力的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怎样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服务?良好教学环境的核心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机会,最多的机会、最好的机会,给每个学生机会。可问题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多少教师注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问题?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去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对不同学力的学生给予了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又如,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一个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封闭系统?面对有鲜明个性、充满好奇、思维活跃的学生,我们的教师是否依然用“以不变应万变” 的预设教学方案去组织教学?我们是否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见解,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路径,在自主探索中去发现、感悟,更多的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世界,使教学真正做到“预设目标,开放路径”?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改变。

3.“让学生学会选择”的课程观

新课改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在课程设置方案中,采取了学分制和模块式相结合的办法,旨在构建让学生有选择权的学校课程体系,使课程的设置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让每一个学生在三年高中学习中对每一个模块都有多次选择的机会,改变目前“千人一面,千面一教”的状况。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个体要增强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的意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努力做到“一专多能”,能够承担更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满足学生选择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证研究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地摆出事实、数据,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去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在与老师、同学的讨论和交流中去完善或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挖掘、灵活开放的思维习惯。

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改变传统观念上教师“一招吃遍天下”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新课改对教师专业与技能的更高要求,才能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做好指导与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教师。

4.“学生是否愿意,学生是否快乐”的质量观

十多年前,笔者在法国的让·德·拉封丹中学(巴黎最有声誉的优质高中)访问时,向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校长,您觉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措施有哪些?”他的回答让我感到震撼:“如果说我的学生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来学校,觉得来学校是一种幸福,他在学校的学习感到很快乐,在学校他的特长得到老师的尊重并能充分的发挥,那么我们就觉得我们的教学质量是高的,而我们为之所做的一切都是重要的。”这对我们是一种深深的警醒、鞭策。

新课改强调:教育的真谛是以了解时代的特征、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来实施教育。我们要以这样的理念来审视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

我们要抓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再不能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了,我们不仅要拓展课堂教学的氛围,鼓励开放式、民主式、探究式、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而且要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培养方式等方面努力去开拓创新,营造环境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要加大实验课、制作课、活动课课程的开发,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此外,我们还要抓好学校的艺术教育。我们要建设完善的艺术活动设施,开辟学生的练功房、形体训练室、音乐室等,让学生在长期的音乐熏陶、系统的形体和舞蹈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积淀艺术修养。

可以预期,当我们的创新教育、艺术教育等更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得以开发,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得到更好实现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是否才是真正的高品味、高质量呢?

三、我们怎样更新观念

实施新课改,作为实践层面的一线学校和教师个体,我们可能遇到一个严峻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理念与行动严重脱节。因为我们缺少怎样解决“高位理念”和“低位实践”落差问题的研究与行动,即如何把隐性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们要学习怎样更新观念、并将新观念落实到課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中。下面用一个案例对此作个简要的解读。

案例:“我都讲了三遍了,他还不明白,真没办法”

这是我们常常在办公室听到的教师间的交流,也是一线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育现象。当老师用心去讲授甚至多次重复后学生仍不甚理解,此时,教师就会感到很无奈,甚至会埋怨学生“太笨了”。

问题是:教师讲三遍学生就能懂吗?

笔者在很多高中讲学时都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出如下图形,由听课教师在现场推选一位优秀数学教师来给全体老师讲课。请这位教师在无交流状态下精心讲课三分钟,连续讲三遍,让听课老师据此画出这个图形。结果各校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30%的老师基本不懂讲课老师在讲什么;50%—60%的老师听得模棱两可, 画出的图形与实际图形相差甚远;只有少数老师听出个大概,但画出的图形与实际图形大致吻合的仍微乎其微。

实验结果让所有的老师都大吃一惊:原来听课如此难懂!

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投射效应”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心理定势的影响,人们很容易以自身的情感体验、思维习惯来判断他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一种把自己的想法投射给他人的“投射效应”。受之影响,教师在讲授时,他觉得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同样的思路,脑子里都有和自己一样明确而清晰的图形,因此讲课时容易以自己习惯的思维视角去解读,忽略了听授者的心理期待,忽略了对问题的本质特征的引导,从而使听课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影响了认知的效果。

其次,是教师对“反馈”概念在教学中的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控制论理论表明,反馈的控制过程是利用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来解决矛盾的。如果教师只限于自己讲学生听,那么来自听课者方面的“真实信息”就不能很好地反馈,教师就很难发现听课者在认知上的不足,不能及时矫正听课者对所讲概念在理解上的种种偏差,造成了“听懂课”的难度。或者说,没有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交流,没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因势利导去帮助他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学生是不可能真正“听”好课的。

最后,就是讲课教师总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讲课教师面对的是直观的图形,有具体的形象作支撑,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去阐述,因此他会觉得自己讲得很顺利很清楚。但是他常常忽视了听课者缺乏直观图形这一客观事实,没有从听课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的艰巨性,所以他并未深入地去挖掘问题本质的特征,呈现给听课者的讲授并不一定抓住了要点,加上教师的思维方式常常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听课者并不一定能接受或都能弄明白。

这些因素的总和,听课者没听懂课就十分正常了。

怎样改变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听懂呢?

一是认真挖掘问题的内涵、外延,讲清问题的本质特征。教师对图形的讲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大一小两个矩形合在一起,大矩形的左上角往内折”这样一个宏观的描述上。不注重概念内涵的挖掘常常是一线教师教学的一大缺陷,内涵小就使得问题的外延太大,学生的理解就会模糊不清。教师对“一大一小两个矩形”的阐述,学生就会对“大”有多大、“小”有多小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教师对概念的内涵作更深入地挖掘,如“有一个长多少厘米宽多少厘米的矩形和一个长多少厘米宽多少厘米的矩形”,把“大、小”的本质特征揭示出来,学生才能对图形有明确的认识。同样,“合”怎么合、“折”怎么折,教师的表述都不明确。所以说,我们常常以为“讲清楚”了的东西实际上并“没讲清楚”,需要认真思考、精雕细琢才可能真正把课讲好。

二是要让学生有提出问题和质疑的机会。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联系这个活动的纽带关键在于对话。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Freire)有一句经典名言: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学生思考、认识一个数学问题,其思路与教师常常是不一致的,常常会有许多疑问和障碍。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再因势利导,抓住疑难的本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契机,将“释疑”的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索、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学生对图形理解的困惑,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提出很多有助于理解的问题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更好地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从而解决问题。

三是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一个数学问题的表达方式,常常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形式,每一种形式对学生思维训练的目标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以上教学环节后,也可以将图形展示给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特征,完善其对图形的认识,这是让学生准确画出图形的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可见,要让学生“听”懂课、“听”好课,教师的研究、探索、改变是多么重要!

这就是更新观念!只要不断尝试改变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学会换一种思路去看待问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原理作指导,打开新的思维空间,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就能在面对平凡的教学问题时,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

一线教师决不应把新课改当成是一种被动式的参与,或被动地等待他人的经验效仿。新课改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是集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的有机结合体,我们要把它看作是自身专业成长的强大推动力,是实践自己教育智慧的大舞台,自觉去参与、主动去发展,通过新课改去改变自己、成就自己!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听课者观念图形
用“活起来”的党课激发“细胞活力”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推门听课”不值得提倡
健康观念治疗
分图形
听课者也需“备课”
找图形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