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盲生的主体性发挥

2012-03-22 14:45:19
海峡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盲生数学老师

林 芸

浅谈数学课堂中盲生的主体性发挥

林 芸

福州市盲校

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视障儿童数学教学比较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因视觉缺陷的影响而导致的盲生主观能动性差,缺乏学习的兴趣等,教师教学的关键是唤起学生学习时的主体性意识。该文认为,可以从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针对盲生不同的心理年龄特点设计课堂教学,针对盲生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盲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

盲生 主体性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盲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有的缺陷使他们容易对数学这种抽象的学习产生厌烦。因此,对盲生的数学教学不仅仅要重视对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发挥盲生的主体性。培养和提高盲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数学教学不仅应让盲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盲生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盲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盲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1 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增强盲生主体意识

由于学生视觉的缺陷,盲校数学课堂教学容易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这样,学生们往往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被动地在老师设置的教学模式中转圈。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氛围中,盲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的教学缺乏生动性,长此以往,减弱了盲生的求知欲和独创能力,使其丧失了主体意识。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习——并不是教师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形成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就会乐学、爱学。因此,作为盲校教学组织者,应把自己置身于盲生群体之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积极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要相信通过努力,每名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的。教学中要经常使用一些带有尊重性、期盼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如:“你是怎么想的?”“真有办法”“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问题,谁来帮老师解决一下?”等,以激发情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让每一位学生写出任意的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各一个,并分别除以3计算出商及余数。师生打擂台,由学生报数给老师,老师判断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不能被3整除,余数是几?由于老师对学生所报的数都能迅速准确地判断,盲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老师说:“我有一个秘密,它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能被3整除,大家想学吗?”学生这时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发言热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结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盲生主体意识也不断得到增强。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盲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经验表明,只有让盲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愿望,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设置问题情境,使问题与盲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形成差距,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促使盲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求,激发盲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意识。例如教学“积的近似值”时,让盲生举出各种单价的物品以及数量,进行交易买卖表演,发现超过两位小数的总价无法付款,怎么办呢?老师这时候引出“近似值”,并因势利导,让盲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让他们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再进行指导摸书。这样教学,使盲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起了认识的冲突,同时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了盲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再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提出:“圆锥的体积是否真的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接着通过分学习小组进行动手实践,用圆锥装满沙子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需要几次才能装满。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倒三次才能装满圆柱,再通过已学的圆柱体积公式,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盲生在老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动手,形象生动地掌握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不必死记硬背。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意设置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如果无法形成认识上的冲突,就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又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产生畏缩的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因此,要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既是学生可接受的,又是具有一定的障碍性、探究性。如:教学“圆的周长C=πd”时,引导学生先由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入手,再求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最后总结出周长C是直径d的3.14倍,推导出C=πd的公式。教师要是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求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盲生一下子会无从下手。因此,只有适当的难度才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针对盲生的特征开展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但盲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对教学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盲生随着年级的增加,表现的特点不同,对学习的要求也不同。有的低年级学生希望自己算得对、算得快,就乐于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能持久,这时运用一些直观、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或者做做数学游戏也易减轻他们上课的疲劳。中、高年级计算的数字较大,教师应针对他们视觉上的缺陷特点,在他们基本了解笔算的计算原理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心算和珠算的能力。在教具采用上,应以鲜明立体、容易感知的直观教具为主。如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就需要借助教具,如:把一块圆形饼干平均分为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时,借助盲生可触摸的、直观的、形象的以及他们所熟悉的事物,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由于缺乏感性的知识,盲生对于概念的认识理解常常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一般又比较强,这就容易造成他们对数学概念、公式等的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探究。对于简单的不变形式的题目,盲生普遍都能解答,一旦变换了问题的形式,他们就不知道怎样去运用公式,因而解答不出来。再者,盲生的自尊心较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但视觉的缺陷,又影响了他们理解的速度与深度,这时教师应耐心诱导,使盲生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和兴趣。

4 针对盲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同一班级中,盲生往往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快慢,理解的深度、广度有所不同。教师应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具体做法是:(1)教师根据制定的分层教学目标,采用精讲方式,留出充分时间,让盲生展开思维,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对差生进行适当辅导;(2)课堂提问时,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面的盲生,使差生有成功的喜悦,优生有思维发展的空间;(3)布置有弹性的数学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如一题多解的应用题“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可以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己选择解题方法,具体解法有:①单位“1”不同的多种算术解;②方程解;③按比例分配方法解;④列出比例解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思维倾向、分析角度对这同一道题,做出不同的解答,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再如作业中,基本题是全体学生必做的,而提高题则采用学生选做的方式。(4)在数学测试中设置AB两类试卷,其中A类卷是巩固题、基本题及一些简单提高题,而B类卷包含较多的综合题,用以测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实践表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符合盲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实现各自的学习目标。

5 结语

总之,紧密联系实际,让每个盲生自主性地进行学习,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每个盲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数学学习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每个盲生各自的智能基础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导致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盲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使盲生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获得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

[1] 北京市教育局师范处、天津教育局小教科. 盲童学校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1985.

猜你喜欢
盲生数学老师
网络时代盲生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