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2-03-22 05:47浙江省丽水市遂昌中学323300李德孝
地理教学 2012年22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中学(323300) 李德孝

例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中学(323300) 李德孝

一、研究的过程及发现——课例分析

教学内容: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 第一次常态课

A老师个人备课后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① 了解城市化、工业化的概念。

② 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的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

③ 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理解工业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④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课堂统计

根据课堂实录,笔者作了如下的统计:

表1 问题类型和提问时机

表2 学生回答的方式与类型观察表

(2)亮点

设计情境的基础上设计提问,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面学过鲁尔区,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鲁尔区的“兴”,兴起的原因;第二个是“衰”,衰落的原因;第三个是“振兴”,振兴的措施。那也就是说,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请同学们完成探究二,鲁尔区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一情境的设计从课堂效果上来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学生的回答和后来展示的参考答案很接近,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3)问题

① 课前对学情了解不够充分,问题设计离学生实际有一定差距。

从“学生回答的方式与类型观察表”的统计来看,学生无回答的问题数是6个,各种回答方式的百分比分布为:集体回答73%、讨论后回答3%、个别回答18%、自由答6%,比例分配不均匀,说明提问方式多样,但问题设计基本效果不大,不能做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不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② 问题设计应该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而执教者设定的教学目标没有有效达成。

从课堂实录来看,这堂课通过讲解“以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让学生了解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表现和特点,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有设计,但是分析得不够详细,第(1)、(2)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对于第(4)教学目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未作进一步深入,虽有学生参与回答,但从目标达成度来看,有欠缺。

③ 问题的预设和生成不够,没有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问题预设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但这节课问题设计对第(3)、(4)教学目标预设不够,没有展开,而且整节课生成不足。如在“……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前面学过鲁尔区,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鲁尔区的“兴”,兴起的原因,第二个是“衰”,衰落的原因,第三个是“振兴”,振兴的措施。那也就是说,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请同学们完成探究二,鲁尔区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一情境体验环节中,学生的思想被激发,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但让几个学生回答之后,没有足够的生成,就戛然而止,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4)改进意见

① 设问要有层次性,尤其是连续设问时,各问之间要有承接或递进关系。

如“师:这里的城市到底是如何发展的?深圳是怎样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大城市?它在发展当中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请同学们完成学案当中的自主学习1。”可以改为“深圳是怎样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大城市?它在发展当中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

② 减少提问数量,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由《学生回答的方式与类型观察表》的统计来看,这节课总共提了67个问题,除了“推理性回答和创造评价性回答”6个问题外,很多问题都是可以不问的,都是无效提问。如:“师:……在小渔村时,人们从事什么产业?生:农业……师:发展成为大都市后,主要从事什么产业?生:二、三产业。”这些问题,学生不要思考,顺口就可以答出的,根本就不用设问。

③ 教学目标的数量太多,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

如“(1)了解城市化、工业化的概念。”不宜把这个定为这节课的目标,因为这一内容在前面章节已经论述过。

2. 第二次改进课

集体研讨后将教学目标修改为:

① 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② 理解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并能结合某区域的实际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求解决的办法。

③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课堂统计

根据课堂实录,笔者作了如下的统计:

表3 问题类型和提问时机

表4 学生回答的方式与类型观察表

(2)亮点

① 设问简洁明了,引发学生讨论,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展示两张不同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图片,并设问“从图中可看出珠江三角洲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过程?”引发学生讨论,学习兴趣大增。通过学生讨论,最后由学生总结,这种形式较好。

② 有效提问,过渡比较自然。

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工业化和城市的关系,教师出示图片,马上提问“下图中箭头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什么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简洁、自然地过渡到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3)问题

① 导入部分,设问不当,时间把握不准。

第一次课中导入部分采用了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设问,用时大约5分钟就进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而这部分内容用时将近12分钟,原因是设问不当。展示图片,设问“从图中可看出珠江三角洲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这个设问目标不明确,让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所以大部分时间里,学生的回答都离预设的答案太远。

② 问题设计随意,难度太低,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师:那就是说市场不对,应该是劳动力和土地。那反过去,刚才我们是反过来,现在我们反过去,珠三角转出去是因为什么?

生:土地。

师:土地怎么样?

生:土地没了。

师:土地没了(笑)。会怎么样?如果它新建工厂又会怎么样?

生:紧张。

师:很紧张了,很贵。

这样的设问,学生是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的。而且,经过集体讨论这节课的重点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问题。因此,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有效性不足,导致教学难点的没有很好突破,没有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③ 对话式教学不利于教学目标达成。

课堂上,对话式提问太多,如:

师:为什么你们说像我们松阳刚开始工资还是蛮?

生:低的。

师:其实现在也很低,不过比以前已经?

生:多了。

师:高多了。那意思就是说它到一定程度工资水平就?

生:提高。

师:那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就……

生:没了。

同时,问题设置还是较多,整堂课有56个问题,而且大部分都是教师问,学生立即就能回答的,课堂看似热闹,其实效果是不好的。

(4)改进意见

① 导入部分可以再简洁,增加设问的有效性。比如针对两幅图片的对比,可以这样设问:对比这两幅图片,说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差异及原因;这样设问明确,学生知道如何去回答,不会漫无目的的回答,有利于目标达成。

② 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再进一步设计。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怎么去解决?通过这些问题,对于难点的突破应该更好。

③ 课堂动态生成,机智应对。

在课堂上,教师预设的情景和环节往往受到学生动态生成知识点干扰,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来进行应对。而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进行了较多的预设,但学生的回答超出教师的预设范围时,表现的比较慌乱,想引导,但实际表现出来的是控制,如:

师:如果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长江三角洲具有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市场、劳动力和教育等社会经济条件,也较珠江三角洲优越,但珠江三角洲却为什么在30年来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呢?

生:邓小平。

生:政策。

生:对外开放。

师:说明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有其独特优势。首先我们来看位置优势,珠江三角洲在哪儿,在课本上找……

此处,教师提出了一个水平较高的问题,创设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对比情景,得出长江三角洲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然后话锋一转,提问珠江三角洲在近30年来崛起的原因。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极大热情,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很多学生发现了“改革开放”对珠江三角洲崛起的意义。但教师没有理会学生的“发现”,而是按照预设的顺序,先讲位置优势,再阐述政策优势。事实上,教师完全可以顺着学生的思维首先讲述改革开放是崛起的关键,继而再追问为什么改革开放首先选择在珠江三角洲而不是长江三角洲。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差异。但此处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难免会遇到这种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矛盾,它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来化解课堂危机。

二、结论与探讨

1. 立足学情,分层设问,注意问题的深广度。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认知程度、并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就不致于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回答,甚至无从回答,或齐刷刷式的表演性回答。

比如:在进行城市化的教学时,第一次课执教老师看教材第66页两幅图,并提问:1983年、2002年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学生从图表中分析答案,课堂中绝大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回答。这说明这样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主要是设问的范围太大,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肯定是不利的。在第二次改进课中,执教老师,同样出示了这两幅图,但把设问改成:对比两幅图,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再来让学生从图表中分析,这样的问题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这样立足学情,层层深入的提问,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掌握。

2. 充分预设,机智生成,紧扣教学目标。

既然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那么在课前设计课堂提问时就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做充分的预设,做到依标施教,而不是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相脱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在教学中,事先预设的教学方案再周密,教学中总会碰到新的“非预期性”问题,如出现教具 “异常”、学生探究活动超过预期时间、学生的回答超出教师预设等。一旦问题出现,这时就要灵活地根据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情况,教师应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从而灵活地提出针对性强的新问题。又或者,对学生没有答到要点的回答,可以及时追问,引导出教师预设的答案。

如:B老师在讲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提高时,提供了两幅图,并设问:对比两幅图,看看有什么变化?学生的回答:建筑多了,高楼大厦多了,经济发展了……学生的答案远离教师的预设;因此,可以追问:对比两幅图,概括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数量、城市行政区划的变化特点。这样的设问明确,学生能够较清晰的回答。

3. 创设情境,有效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而根据创设情境的有效提问,更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无疑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比如,在第一次常态课中,设计了情境并提问:“请同学们完成探究二,鲁尔区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采取措施的?”这一情境体验环节中,学生的思想被激发,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本课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但由于时间不足,没有及时把握机会,这个环节很匆忙的就过去了,学生的这种情感激发被压制下去,但情境中的有效提问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在课后的研讨中,我们都认为这一情境设问应该保留,但必须有效把握学生情感激发。所以,在后面的改进课中我们都保留了这一情境体验,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它对教学目标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4. 转变角色,学生提问,突出课堂主体性。

课堂提问最常见的形式是师问生答,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者,那么把教学目标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应该会更明显。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学生回答,师生通过互换角色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合作交流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例如,在讲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时,可以设置讨论主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学会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珠江三角洲口袋公园设计探究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