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娜, 王敬先
(1.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经贸系,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2.海林市柴河林业局,黑龙江 柴河 157131)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从事外贸业务的人员与日俱增。而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整个外贸市场充满了机遇及挑战。因此,企业在需要大量外贸人员的同时,也对新形势下外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单位,应当将知识对接岗位,派出人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外贸人才需求,针对行业、企业进行培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出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不相符的情况,这就为高职院校如何成为企业真正的人才输入机构提出了思考。
本课题研究人员针对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外向型生产企业、国际劳务输出机构、外资企业、报关行、货运代理公司、进出口公司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所需要的外贸毕业生应具备的资质。
2009年,黑龙江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对外贸易受到挫折,面对危机黑龙江省积极调整战略,2011年以来加大招商力度,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1-9月份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32.5亿美元,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3.1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3亿美元。大量应用型和技能性较强的岗位将需要较多的国际贸易专业性人才,从而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国际贸易的活跃性又决定着所涉及的岗位多样化,这必将导致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
外贸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设置及需求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对黑龙江省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可以分析出:中小型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较多,也多数面向高职院校。其岗位主要为:外销员、报关员、货代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工作,这些岗位的共性就是要求人员不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或者是最好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报关员要求大专学历并持证上岗。
(1)部分外贸企业希望自己的聘用人员具备英语等级证书,但更多的企业则更关注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在外贸业务中,可以处理贸易往来所需要的各种单据,而且能与海外的客户进行语言及书面上的沟通,熟练地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结合起来是当今外贸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2)当外贸人员可以熟练的运用外语进行单据的缮制以及函电的往来时,则很多工作不能脱离计算机的操作,因此,企业要求员工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以及可以使用搜索引擎寻找客户或者是产品的信息。(3)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除了要求学生懂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比较希望自己招聘的员工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可以直接胜任公司的工作,无需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4)国际贸易涉及的环节较多,其中包括运输、商检、海关、银行等机构,人员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协调好关系。因此,能够随时关注经济的变化形势,关注不同国家的信息变化,善于分析、思考以及解决在国际贸易中所遇到问题的人员较为受到企业的青睐。
在调研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提出,可以接受对员工进行从零培养,但绝不接受职业素养低的人员。因此,在招聘员工时,通常那些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人员会较快地度过试用期,并得到企业的重用,哪怕是试用期过后,没有留在企业,也绝不透漏企业的机密。除此之外,外贸业务复杂多变,因此需要人员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等。
通过分析,企业期望招聘的员工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够随时胜任岗位工作,但很多外贸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不能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这也说明了部分高职院校对专业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没能真正做到专业与岗位对接,不能体现出企业的真正需求,让学生产生迷惑,不能在校期间弄清自己的目标定位。
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外贸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外语设置较少,不能将专业知识与外语有效地结合;口语以及听力没有较好的环境或外教;外贸专业科偏重于国际贸易方向;学生的实践课程较少,几乎没有到企业去参观或实习的机会;没有专业的实训室供学生进行技能锻炼。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这就需要学校有双师型教师,否则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片面地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实际技能的应用。
国际贸易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用人制度也越发严格,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除了要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职业素养对于培养外贸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引进人才时,更关注的是人的职业道德。学校应将诚信教育与外贸职业道德规范相结合,并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让学生成为外贸企业所看重的具备较高道德素质人员。
高职院校可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将老师派到企业进行实践或者聘请企业的专家与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小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致力于从事国际贸易的高职层次外贸人才,使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其具备寻找目标客户、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备货、租船订舱、办理保险、清关以及单证缮制的能力。另外,还要求对学生的培养在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更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有针对的培养适合本省外贸企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课程应为学生搭建技能型平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要求学生以国际贸易岗位操作的知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岗位要求。将部分专业课的讲解进行特色改革,以企业需求和职业资格的要求制定课程讲授计划,根据职业能力搭建以理论讲授为基础,实践培养为主导,让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的专业技能。在每学期期末或大三对课程进行串联实训,在学校仿真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演练,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另外,学校可以关注国家教育部或行业委员会举办的职业大赛,带领学生参加相关大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阅历。
在本次调研中得到一个信息,随着黑龙江省外贸业务的增加,对持有如外销员、报关员等资格证的人员需求与日俱增。因此,高职院校在考虑到培养企业所需要人员的同时,应考虑将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专业相关课学习,让学生有能力参加“外销员”、“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关的证书。学校也可以制定政策,对于外贸类专业实行双证毕业,即学生既可以在毕业时得到体现专业理论的毕业证,还可以得到具备职业技能的格证书。
各企业对外贸人员要求的主要特点就是英语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于所聘用外贸人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要求较高,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的特点是英语水平较低,这就尤其要注重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英语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外贸单证、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外经贸英语等课程可以重点讲授,双语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听得懂、记得住。而在实务训练中,可以将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英语词汇,带入实践技能的应用中,使学生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英语的运用能力,能够准确、熟练地分析、撰写英文合同、处理国际贸易环节涉及的商务函电、外贸单证等事宜。此外,加强学校语音室的建设,聘请外教对学生的口语进行强化,模拟真实环境进行演练,营造较好的商务环境氛围。
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在企业实践的经验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人生定位,因此,学校需要鼓励教师在假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自身在企业工作的经验,结合理论进行教学,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充实师资力量。另外,也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开设知识讲座,与学生探讨互动,将最新的经济形势传递给学生。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相互联系的,而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针对企业对外贸人才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应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创建仿真实训环境,以任务为导向,树立责任意识,提升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完善资格认证制度,做好就业指导,培养出适合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企业需要的对外贸易人才。
[1]王雪玲,包红芳,隋玉明.振兴龙江经济与黑龙江省外语外贸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65-67.
[2]钟旭机.浅谈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J].技术与市场,2011(9):35-36.
[3]宋丽娜.外贸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6):70-71.
[4]钟旭机.浅谈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J].技术与市场,2011(9):81-83.
[5]易兰华,林国安.论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的缺失[J].教育与职业,2011(5):55-56.
[6]杨人镜.培养外贸人才的迫切性[J].上海科技翻译,1986(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