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味 辛
拜读《文学自由谈》今年第四期陈冲先生《谁动了批评家的生活智慧》长文,真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一直读到文章第三节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之所以用占全文近五分之三的篇幅“论证”(引号内系原文,下同),其目的是“正题”,亦即对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继续进行更“具体”的“挑剔”。文章极尽其详地针对小说中“打电话”这一“荒诞不经的细节”予以驳斥——我虽然没有读过严歌芩女士的这部作品,但从文章“转录原作”的有关文字看来,陈冲先生关于这方面的“生活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令人费解的是,作者偏偏画了个蛇足:“即使……陆焉识真收到了那张汇款单,他能把那一百元巨款取出来吗?”作者认为绝不可能的理由是,因为身为逃犯的陆没有领取汇款必须出示的“证件”。这话一点也不假。然而恰恰是陈冲先生“再进一步”的这一说法,暴露了自己的“破绽”——他居然忘记前面才“以尽可能节省篇幅的方式转录原作”中至关重要的一句:“他(指陆)一到这个县城就用十块钱买通了一家草药铺的铺主,让他作为婉喻寄信的接受方”。显而易见,婉喻是把钱汇给“接受方”铺主的,而铺主则凭着自己的证件领取了汇款,然后转交给陆焉识。既然有此前提,小说还有必要交代以后的一系列细节吗?
参照陈冲先生文章所言,他看到某某学会的2011年排行榜,他本来并不看好的“《陆犯焉识》居然高居榜首”,让他“感到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在愕然良久之后产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耻辱感”。他“把这看作是作家与批评家之间的一场……搏弈,而结果是批评家惨败”。他“想做一次……努力,看能不能为批评界挽回一点面子”。这似乎冠冕堂皇的话倒令人“愕然”了。我怎么觉得陈冲先生这是要为自己挽回“面子”呢!莫非某某学会没有了此公参与就乱来了?莫非此公可以代表整个批评界?莫非……
前面说了,我没有读过《陆犯焉识》,绝无条件评其优劣,即便读过,以己寡闻陋见,也不敢妄断它是否够格荣登排行榜榜首。但起码懂得,评价一部作品,决不是单凭其中某些细节的不“真实”便抹煞整体的。否则,“瑕不掩瑜”这成语从何讲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