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萍
(广西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一种方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中心任务,教师应根据各个环节的教学侧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提问策略,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四环节来探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技巧.
新课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序幕,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在新旧知识中寻找链接点,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引领学生踏进探索新知的大门,为学生牢固地掌握该课的内容打下基础.根据这一特点,这一阶段教师的提问要在“激趣”和“铺垫”上下功夫,应通过悬念性、激趣性、铺垫性的提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里,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和一种急切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进行“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一课的导入时,教师播放孙悟空穿过“盘丝洞”的视频后,进行如下提问.
师:有一天孙悟空拿着金箍棒来到一个洞口,发现这个洞是金属丝做的,他费了很大的劲才穿过这个洞,觉得很奇怪.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是谁给了他阻力?
生:孙悟空拿着金箍棒穿过盘丝洞时可能使金属线圈产生了电流,电流又产生了磁场,从而给了他阻力.
师:好,可能是.那么金属线圈中产生了什么电流呢?
生:感应电流.
师:那么感应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金箍棒可能是一个磁体.
师:原来这个金箍棒不是普通的钢棒,而是磁体!现在我们的问题是:金属丝产生了什么方向的感应电流致使阻碍金箍棒的运动?学习了这节课,这个谜底就将被揭开了.
在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文学形象“孙悟空”设计问题情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设置的问题既不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也不是学生完全理解的,学生应用原有的知识电磁感应现象进行分析时,遇到了困难,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明白一个新的知识点——感应电流的方向,因此,这段对话为学生的旧知和新知铺设了桥梁,“趣味”和“铺垫”是这段对话的精妙之处.
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感悟、发现出来的,这是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观.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教学的任务是要引领学生探索知识本质,教师应通过问题的指引,引导学生对现有材料展开观察、思考、讨论,从而将新知识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一阶段的提问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的认知水平分为3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补充并最终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例如,在进行“超重和失重”教学时,教师展示了3个实验演示,让学生从中讨论、归纳什么是超重、失重现象,进行如下提问.
师:讨论好了吗?谁能总结一下超重、失重的定义?
生: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
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变了吗?是不是超重时物体重力增加,失重时物体重力减小?
生:重力没变.因为质量没变,因而重力不会变化.
师:那么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是由什么决定的?也就是有何条件?
生:由物体的加速度决定.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生:由刚才的3个实验总结出来,物体加速度向上时,支持力大于重力,此时超重;物体加速度向下时,支持力小于重力,此时失重.
师: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分2个概念,一个是实重,一个是视重.实重是实际重力,由质量决定,与运动状态无关;视重是显示重力,这里实际就是支持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在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最开始对超重失重现象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不一定都理解了其中的真正内涵,教师通过步步设问,层层剥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本质,变难为易,变深为浅,构建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新知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发现”.
当学生对物理新知基本理解后,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对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应用.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拓展应用环节,应与生活情境链接、与科技成果挂钩,设计应用性的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化认识、思维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时,在学生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后,进行如下提问.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建筑物——上海的金茂大厦,你知道它的高度吗?请设计一个实验估测楼房的高度.
生1:出太阳的时候量出影子的长度,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即可.
师:很好,他用的是数学方法,有用物理方法的吗?
生2:根据气体压强与高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利用气压计改成的高度计.
师:它把气压计改成了高度计,非常有创意.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你用什么方法测时间?
生:两位同学约定在同一时间,一位同学在楼顶放球,另一位同学在楼下开始计时,球落地结束计时.球落地的时间为t2-t1.
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后一位同学利用了今天学习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个方案的设计虽小,但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一种物理思想:那就是物理量之间可以通过实验来互相转化.例如:楼房的高度难测量,可以通过测定时间来转化(板书:h←t).反过来,如果时间难测,可以通过测定什么来转化?
生:位移(板书:h→t)
师:(板书:h→t)课前的小实验测定反应时间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把小游戏的书签换成尺子,如果参与游戏的同学抓住了尺子,请问:尺子下落的时间跟人的反应时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等.
师:因此测定反应时间只需测出谁的时间就可以?
生:尺子的下落时间.
师:但是尺子下落很快,不方便测,怎么办?
生:先读出位移,通过计算得出对应的时间.
这段谈话式的提问教学涉及了2个应用性问题.教学的思路是先提出第一个应用问题,放飞思路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然后老师归纳问题解决的核心方法是刚学过的,再将这个核心方法迁移到第二个应用问题解决上.整个过程教师的提问引导着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很好的实现了“巩固”和“深化”知识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结课环节是学生认知升华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整合,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习方法得到提炼,从而实现知识与方法的有效迁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这一阶段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有效引领学生展开总结提炼、反思升华的作用.
例如,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后,可进行如下提问:(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2)你会用多少种方法判断物体是否机械能守恒,会写几种机械能守恒表达式?(3)机械能守恒表达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4)如果物体机械能不守恒,什么情况下机械能增加,什么情况下机械能减少?(5)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前两节课学习过的动能定理相比有何联系与区别?(6)回顾一下整节课的学习,我们是怎样学习这节课的,可以为以后学习积累那些成功经验?吸取哪些失败教训?通过上述提问,不仅引导学生反思了本节课内容,还整合了所学过的相近知识,提炼了物理规律和方法.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愿教师们能问出“学问”,问出“精彩”,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时刻充满着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