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芹
(集美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逻辑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又称“逻辑联系语”(黄国文,1988:36)。通过使用各种连接词语,句子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可以明确表示出来。连接词语既可以是连词,或是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及其短语,也可以是分句。逻辑性思维的语言表现在连贯的语篇中,而连贯的语篇体现在逻辑性的连接。建构和理解语篇的根本在于逻辑,一切语篇无不深藏着思维的逻辑。由于逻辑的普遍性,“尽管中西文化和语言不同,但人类所共有的社会文化系统和语言的意义系统及其特征的相同和相似,……其内在的逻辑是一致的;中西逻辑形式的多样性和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的共性使得异质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可以实现”(黄国文,1988:36-37)。语篇的逻辑性决定语篇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连贯的逻辑性体现于逻辑关系的连接,这一特性为所有语言共有,否则便无篇章可言。逻辑连接是语篇内深层次的最普遍的连接,语篇可以没有语法或词汇衔接(两者皆无即为隐性连贯),但决不可以没有逻辑连接,“逻辑上语义的连贯才是语篇的实质”,否则便无完整的语义整体,也就无所谓语篇了。因此我们要讨论的不仅包括显性(explicit)的逻辑连接或衔接(即有 and、but、because、therefore、when 等联结语标记的衔接),也包括隐性(implicit)的衔接(即没有使用衔接语而要依靠语用实现的衔接)。
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于语言形式之中,语言的使用又体现思维的选择和创造。英汉语在逻辑连接使用上的不同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悟性思维借助形象,运用直觉、灵感、联想、想像等思维形式,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理的知识,具有直觉性、形象性、主观性、整体性、模糊性等特征。悟性往往导致语言中过度的模糊化(刘宓庆,2006:493),语段多以“形散而神聚”为特征,汉语重悟性的突出表现是意合(parataxis),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从词的形态上看不出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语段中可以连续出现文字上的跳脱,让读者和听者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关系。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内在、隐含在字里行间;言简意赅,“意尽为界”,呈“流水句”,多取意合法,即少用或不用逻辑连接词,属于高语境依赖(high-context)语言。要正确理解句义和语意,必须从词语的意义、功能甚至句段、篇章和语境中去分析、领悟、体味。“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王力,1984:141),这个“弹性”,体现了汉语意合法的特点。
英语的哲学背景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严密的形式逻辑,即理性思维。其特点是重逻辑推理。理性思维借助逻辑,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探索、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客观性、分析性、确定性等特征。表现在语言形式上的严谨的组织化程度,即英语的最大特点是形合法,重形式结构协调,让读者和听者分析其中的意义和关系。常用各种形式手段逻辑连接词(如and、but、or、because、so、however、not□but also、either□or、therefore、if、as、since、unless、while 等)、关系词(如 that、which、who、how、what等),注重形式接应、“前呼后应”、显性衔接,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结构,以形显义,注重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对语境依赖较少。语法和逻辑决定句义,要正确理解句义和语意,必须分析词的形式、句子的结构和前后的逻辑关系。“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王建国,2005:141),这个“硬性”,体现了英语多用逻辑连接词的形合特点。
通过下列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多用逻辑连接词,汉语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翻译成多个短句的特点:
The research work is being done by a small group of dedicated and imaginative scientists who specialize in extracting from various sea animals substances that may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human race.
一群人数不多,专心致志、富有想像力的科学家,正在研究这项工作,专门研究从各种海洋动物中提取增进人类健康的物质。
英语原句是一个含有由关系词who与that引导的从句的复合句,而汉语翻译则翻译成数个短句,省译了逻辑连接词。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表达同样的意思,英语的句子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就体现出变异性。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然而语言的商讨性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因此,在对逻辑连接词进行翻译时,汉语不一定必须满足意合的特征,有时也可以转换为形合,英语也一样,有时可以出现意合的特征。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用顺应论去探讨逻辑连接词中的形合与意合翻译时的互换情况,有时根据特殊的语言结构选择的顺应,有时可以根据语境因素的顺应,以此达到翻译的对等。
顺应性是指语言能够“使人们得以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点位”(Verschueren,1999:56-58)。Verschueren(1999)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种种适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是决定语言可能选择的范围。这里的变异并不局限于社会语言学中常说的语言,而是泛指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特定信息时可以进行选择的各种可能表达。商讨性是指所有的语言选择都不是按机械的方式或按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间的固定关系做出的,而是根据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做出的。顺应性是使人类能够从各种变异可能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需求,这里的“基本”并不是指“一般的”,而是指相关的交际需求总是在语境中产生,往往是非常具体的(Verschueren,1999:56-58)。因此,它们三者的关系并不同属于一个层面,而是呈现出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层层递进的关系。
Verschueren(1999)认为,对于语言的顺应来说,还需要考察顺应的语境的相关因素,即对语境因素的顺应;顺应的结构对象,即语言结构选择的顺应;顺应的动态过程;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语言结构顺应指语言结构和结构构成原则的选择,包括四个方面的选择: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话语构建成分的选择;话语和语段的选择;以及话语构建原则的选择。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顺应可以从时间顺应、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和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等三个方面得到体现。而语境又可分为交际语境(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语言语境,后者也称为语言信息通道,即信道(linguistic channel),即我们常说的上下文,它主要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三个主要方面。篇内衔接指利用连接词、前指、自指、逻辑关系、省略、数目、对比、重复、代替和结构相似等方式实现语篇语意相关。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因此,顺应的阶段涉及交际的时间维度或动态过程。顺应的动态过程指的是语言过程在时间维度上发生、展开、结束。而顺应过程必须考虑顺应对象、顺应层次、顺应程度和顺应功能。
在翻译过程中,因为目的语与源发语同样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翻译过程中的语境会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如果引进顺应性理论,译者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在多种翻译方法中进行选择,找到适合目标读者的表达方式,更恰当地传递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以促进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王建国,2005)。
语言顺应论认为,意义的生成是语言使用的全部内容,制约话语(及话语群集)产出和解释的主要的话语构筑原则,应该和内容的组织有关,这种组织在形式上主要体现在连接和连贯话语构筑原则之中。
连接和连贯是超语句层面上组句成篇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依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衔接和连贯不是孤立的文本现象,而是实际交际活动中确立的与交际目的、场合、对象等密切相关的信息传达手段。衔接和连贯是信息发出者进行一系列选择和决策的结果,同时也是信息接受者在解码过程中必须加以识别和依赖的语篇特征。”(Verschueren,1999:189)翻译时,在使用目的语文化阐释源发语文化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使自己的思维运作动态顺应源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思维模式,以便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相互转换的机制。
就逻辑连接词本身的特性而言,英语连接词的翻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连接词本身的语义翻译,一个是其连接关系的翻译。连接词体现着词与词、句与句乃至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挥着承接转换、前后映衬的作用,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语法和逻辑分析、把握作者思路、正确理解原文的重要依据。翻译的形意转化,关键也在连接词的动态顺应。只有逻辑连接词才能充分体现出英汉两种语言形合与意合的差别。尽管两种语言的句法手段有雷同之处,但如果一味生搬硬套,必然翻译腔十足,有时甚至不能达意。同样,连接句子的词汇手段也不应一一照搬。我们在判断连接词的词义或连接关系时,必须紧紧抓住顺应前后信息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不应只顾其字面意思,想当然地对号入座。译错逻辑连接词往往可能使整个句子意思都被译错。任何一部译作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逻辑连接词的上下文及具体情景中其作用的透彻理解和经过再创造后的恰到好处的顺应表达。
毛荣贵(2002)言简意赅地解释了形合与意合的含义,他说:“所谓形合与意合,主要指句与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成分是保留还是省略的一个句法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原文中的逻辑连接词只起语法作用,不宜译出,而汉语又是重意合语言,译文也不应该像原文那样连接词比比皆是。因此,把英语译成汉语往往需要顺应汉语的句法结构,减少逻辑连接词。
例(1):While the prospects are bright,the road has twists and turns.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英语中的While起着空间的连接作用,直译中文为“在……同时”。汉语译文却把原文中While明示的时空关系隐含了起来,顺应了汉语意合的句法特点,形成了“递进”修辞格,话语从一个情节推向另一个情节,语流顺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例(2):His greatness is attributed by his biographers and critics not alone to his profound medical knowledge and insight but to his broad general education,for he was a very cultured man.
他的传记作家和评论者认为,他的伟大不仅在于医学造诣深,而且在于知识面广。他是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人。
英文中for这个典型的因果关系联结词,中文译文却将此省译隐含起来,译笔不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的束缚,活泼轻巧,挥洒自如,顺应了汉语句法结构的特点。若照译为“因为……”,逻辑反而不通了。
例(3):It’s like landing from your plane on a great plateau in the mountains.Solitude,and an air so pure that it goes to your head like wine and you feel like a million dollars.
就像乘一架飞机降落在巍峨的群山中的一片高原上。四周万籁俱寂,而且空气清新,像佳酿一样沁人心脾;自己感到像个百万富翁。
英语中含有因果关系的so□that,在汉语译文里省译了。译文结构紧凑,行文练达。
例(4):The trunks of trees too were dusty and the leaves fell early that year and we saw the troops marching along the road and the dust rising and leaves,stirred by the breeze,falling and the soldiers marching and afterwards the road bare and white except for the leaves.
树干也是积满尘土,树叶早落,军队一走过,微风一吹,树叶儿就坠。军队走完之后,路上除落叶外,空无一物。
英语原文全靠and衔接五个并举关系的句子。译成汉语,中间连续省译了五个连接词and,完全靠词语和句子内含意义的意合逻辑联系连贯成章。假如翻译时不去掉连接词and,不单单是破坏声韵与和谐,读起来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效果?
例(5):由于他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机器出了故障。
His failure to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results in an accident to the machinery.
英译句中,result in本身已表明前因后果,连接词“由于”自然就省译了。虽然英语为形合句,多用逻辑连接词,汉语为意合句,少用逻辑连接词。但翻译实践中,更多情况下,需要译者分析上下文语境,英汉互译时动态地顺应句法结构,适时增补连接词。
例(6):The wind was so strong that he found it difficult to keep on his feet.
风太大了,他很难站稳。(刘英凯,1994)
英语句子中有“so□that”的结构,如果汉译句按字面意思翻译则为“风太大了,以致他发现很难去站稳”。则显得很生硬,而且不符合汉语意合的特点,因此要顺应汉语的意合,省译“以致”这个逻辑连词。
然而,并不是说只有英语译成汉语时,为了达到汉语的意合的目的,才会省略逻辑连接词的翻译。事实上,我们在汉语翻译成英语时,也不难发现,汉语中的逻辑连接词在翻译成英语时也有必要省译,因为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也不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具有商讨性的。所以在翻译时,形合与意合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和商讨性,但是最后的目标还是顺应性。因此在翻译逻辑连接词时,虽然出现了形合和意合的变化,但是最终仍然会达到顺应的目的。
例(7):水手们多讲迷信,所以他们不愿在星期五出海。
Sailors,who are usually superstitious,are not willing to leave port on Friday.
汉语原句中有表示因果关系的逻辑连接词“所以”,翻译成英语时省译了这一逻辑连接词,而是把这种因果关系转化为一种常态(或那一类人公认的常识),译成分句形式作为插入语。然而,汉语句子结构的焦点侧重于结果上,也就是后半句的新信息上。而英译正好也满足了这一条件,而且由于插入语的作用,使“水手”与“不愿星期五出海”的联系更加密切,更好地突显后面的新信息,因此,在变异性和商讨性的基础上达到顺应性,以此更好地顺应汉语句法结构中的焦点信息。
与省译相反,增补则需顺应英语句法增加逻辑连接词,译文风格才能令人满意。而所有语言都有省略形式,但省略的方式却各不相同。因此翻译时必须酌情把原文中的省略成分增补出来。语言形式的增补是达到动态对等的主要方法。毛荣贵(2002)也说过:不要以为汉语重意合,就产生一种误解,好像汉语不如英语那么在形式上讲究行文的连贯性。其实,汉语的表达十分讲究启转承合。当对照阅读一些优秀的汉译时,我们便不难发现,许多英语的意合句竟被“反其道而行之”地译成了汉语的形合句。因此,与省译一样,翻译时进行增补也应基于变异性和商讨性之上产生顺应,所以,增补便是情理之中必不可少的事了。
例(8):The undersea world is well known as source of natural beauty and a stimulus to human fantasy.The importance of oceanography as a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our planet is seldom as well appreciated.
海底世界是自然美的源泉和人类幻想的动力,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而作为考察地球的钥匙的海洋学,其重要性人们就认识不足了。
英文中前后两句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逻辑连接词。但句子中:The undersea world与oceanography、well-known与appreciated之间语义相关,是词汇语义同现,表面上像是并举关系,但实际上却是对比关系,所以译成中文时增译了“而”字明确顺应这种关系,使中文的前后句得到了很好的衔接与连贯。
例(9):The saga of the White Star liner Titanic,which struck an iceberg and sank on its maiden voyage in 1912,carrying more than 1,500 passengers to their deaths,has been celebrated in print and on film,in poetry and song.
白星级定期班轮泰坦尼克号在1912年的处女航中因撞上冰山而沉没,船上1500多名乘客几乎全部罹难。此╋后╋关于它的种种传说就一直成为各种刊物、电影以及诗歌、歌曲的内容而广为流传。
汉译中增补了“此后”表时间的逻辑连接词,英语中根本没有,而是全靠谓语动词的时体形式struck和sank与has been celebrated来标记时间的先后。
例(10):Look at the sample questions,and make 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how answers are marked.If the test is to be machine-scored,be particularly careful in marking answers.There will be no human scorer to help you by trying to make out what you mean.
请看例题,弄清如何标明答案。要是机器评分,划答案时就要特别小心,因为不会有阅卷人来分辨你的意思。
英语中第2、3两句之间的衔接主要靠词汇语义的同现(machine scored与human scorer的语义对照),而其内容的因果性联系还得结合语用知识。为顺应汉语习惯,汉译时加上“因为”这个明示因果的逻辑连接词,若不加上,末句便会显得突然。当然,与之相反的情况,即汉译时由意合转化为形合,英译时由形合转化为意合,也是屡见不鲜的。
例(11):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转引自于刘宓庆,1999)
The room was so cluttered up with dishes and bowls and filled with smoke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work steadily there.
例(12):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为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茅盾,《白杨礼赞》)
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es.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However,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张培基译)
从例(11)、例(12)译文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出,在翻译这两句的过程中,译者很好地注意了英语和汉语在逻辑表现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英语句群的逻辑层次多呈显性,汉语句群的逻辑层次则多呈隐性。显性与隐性虽然是一对矛盾,但译者处理得恰到好处。原文没有使用一个逻辑连接词,各词组、小句、句间的逻辑关系全凭读者自己领会。在译文中译者各用一、两个逻辑连接词,“so□ t hat”、“But”、“However”,把原文的逻辑层次很清晰地表达了出来。这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吃透原文作者意图的前提下,不仅在原文的字面含意方面、在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作出了很好的顺应,而且在结构层次方面,根据英语逻辑表达的显性特点作出了灵活的变异性顺应。
例(13):Elizabeth is putting on a lot of weight.She smokes very heavily.
a.由于伊丽莎白吸烟吸的多,因此胖了不少。
b.由于伊丽莎白的体重猛增,所以她拼命地吸烟。
c.尽管伊丽莎白吸烟过多,他的体重还是增加了。
d.伊丽莎白体重猛增,而且还不断地吸烟。(引自王丽硕士论文《口译中逻辑连接词的处理》)
从英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两个简单句,其中并没有逻辑连接词进行连接,而翻译时得到四种不同的汉译版本,这四个版本的意思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译文中都增补了逻辑连接词,英语句子没有使用连接词但可以读出句子的连贯性,而如果汉语不用连接词加以连接,并不能说明两个句子的连贯。在变异性和商讨性的基础之上,为了契合英语句子结构的连贯性,汉语译文必须增补逻辑连接词达到顺应的目的,以此顺应英语句子结构的连贯性。
然而,从例(13)也可以看出,顺应时只考虑语句结构的顺应并不能完全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容易产生歧义,因此,在翻译逻辑连接词时,还需要考虑对语境因素的顺应。
从局部来看,形合与意合似乎是一个逻辑连接词的翻译与否的问题。其实从句子的全局来看,连接词的处理牵涉到整个句子的总体安排。因此,连接词在翻译中被视为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单纯的概念意义在有些复杂的情况中往往无法完全满足逻辑连接词翻译的要求,容易产生歧义,单纯的省译和增补并不能恰当地翻译出对等的效果,因此,需要译者在全句乃至全段的上下文语境中经过仔细的推敲、联想引申,需要把源语中的逻辑连接词译成不同的逻辑连接词,即改译后才能得出。这种情况多见于英语译成汉语中从句的逻辑连接词的翻译中。
例(14):In Thailand,back-seat passengers are advised not to rest their feet on the seat in front of
them,which drivers consider rude as feet are considered the lowest,dirtiest part of the body.
在泰国,坐在后坐的乘客被劝告不要把脚搁在自己身前的座位上,因为司机觉得这很粗鲁(脚被认为是身体上最低等、最肮脏的部分)。
英语用which引导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限定前句内容,实质暗含着因果关系;汉语翻译中却改译为“因为”明示因果的逻辑关系,显然是因上下文语境的要求,译文做了变异性的顺应。
例(15):When you are entertaining some stylish guests at dinner,you can,for appearance’s sake,refer to the table set you have just bought for the occasion by saying,“We’ve been using it for as long as ten years.”
When your friends invite you to join them in a mahjong game,you,though worth only one silver dollar in your pocket,can tell them,“All my money is in a bank.I’ve no time today to go there to draw money.”
你家里因为要请几个漂亮的客人吃饭,现买了一副碗碟,你便可以说:“这些东西十年前就有”,以表示你并不因为请客受窘。假如你荷包里只剩下一块大洋,朋友要邀你坐下来入圈,你就可以说:“我的钱都放在银行里,今天竟匀不出工夫去取!”
英语用when这个典型的时间关系连接词起逻辑连接作用,汉语翻译却改译成了“因为”的因果逻辑关系和“假如”的假设泛论因果关系来顺应上下文语境。
例(16):The policy change on snowmobiles and bears highlights a harsh reality for the parks:While lauded and loved by the American public,they lack a forceful lobby to fight their cause in Congress against competing interests.
在雪地机动车和灰熊问题上的政策变动将严酷的现实摆在了国家公园面前:国家公园虽然深受美国民众的赞誉和喜爱,但他们缺乏强有力的游说团体击败利益竞争对手,促成他们的方案在国会上获得通过。
英语用表示时间关系的while起上下文的逻辑连接作用,汉语翻译顺应上下文语境,改译为“虽然……但是……”,明示并突出了原文实质隐含的转折关系。
例(17):They were back on earth,where they had nothing—no homes,no farms,no food,no money.
他们又回到尘世中,却已一无所有了——没有了家园,没有了农场,没有了食物,没有了钱财。
英语靠where衔接,明示空间关系,而汉语译文则用白话常用的限制词“却”字,顺应上下文语境,表示为转折关系。
例(18):He lent me the umbrella when it is raining.
虽然天正在下雨,但是他还是借给我伞。
英语用“when”来表示当时天气的情况,在天下雨的情况下,他可能宁可自己淋湿也愿意把伞借给我用,可见他的慷慨,因此为了顺应这一语境,汉语用转折关系更好顺应了“他”的这种慷慨。
英语逻辑连接词或连接关系的转译在翻译中是很常见的情况,在此不必一一列举,上面例证足以说明英语逻辑连接词的复杂性,这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必须吃透上下文的意思,根据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进行遣词造句,并善于利用相关因素使上下文语义连贯顺应。
英语重形合,汉语多意合。英汉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别实质就是逻辑连接词的差别。汉语具有较强的依赖上下文展示复句内涵逻辑的表意功能,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则需借助于不同的逻辑连接词以明示其内涵逻辑,译好逻辑连接词是形合意合相互转化的关键。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因素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黄国文,1988:56-58)。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就语言的顺应性而言,逻辑连接词在具体的语篇翻译中,就要对句法结构、上下文语境做出不同程度的顺应,并适时地省译、增补或改译,在英汉互译中我们就会令译笔趋于自如,译文趋于洒脱。从语用顺应理论角度出发探讨的逻辑连接词的翻译方法是一次新的尝试,是笔者几年来翻译实践的一点体会,许多方面可能不尽完善,希望同仁不吝批评指正。
[1]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1999.
[2]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7]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8]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9]苗兴伟.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外语学刊,2006(1):44-49.
[10]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1]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5(4).